以下是引用volkman在2007-8-18 16:40:00的发言:……笔者一向认为,外汇储备与高地价政策一样,是一种针对国民的特种税收。毫无疑问,这种特种税收可以迅速累积国家财富,增加国家实力。但是,作为一种隐蔽的税收,它会不断的侵蚀国民福利,削弱国民购买力,导致社会分化,使国民经济结构畸形化。大规模外汇储备,不仅仅是一种货币政策,也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当这一政策走向极端就成为一种残忍的掠夺国民福利的政策。只不过,这种通过货币政策进行的特种税收行为,具有隐蔽性和渐进性的特征,不易理解和不易被发觉。
重复一遍:外汇结余是一种国民收入。当这种国民收入不能转化为国民支出时,相当于政府向国民征收的税收。当所谓的外汇储备变成他国国债或境外投资时,就成为中国的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本质上是国民福利转移。当投资失败(贬值)时,构成国民福利损失。中国国民福利损失,可以视同为中国政府对外国国民的无偿补贴。……
这两段的逻辑不太明白。
强制结汇,也要换出相当的人民币吧,结汇过程,无非就是政府府信用关系变换而已。
另外,“外汇结余”一般是存量吧,“国民收入”一般是流量吧?两者何以“谁是谁”?
如果资本输出是国民福利转移,那么多跨国公司在干什么呢?
投资如果失败,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都构成国民福利损失,这里强调这一点的用意什么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 18:50:5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