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管理部门应该从战略角度认识到发展有机食品出口的重要意义。有机食品代表的是未来世界食品发展的方向,出口有机食品可以带来明显的综合效应(出口贸易增长,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优化以及社会效应)。
2.制定有机产品发展战略:争取将我国有名的一些传统出口食品转化为有机食品;大力发展现有的绿色食品,提升档次使它们跨入有机食品行列;树立我国自己的有机食品品牌。有机食品的开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寻找市场、先易后难、建立基地、逐步转变的开发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生产地点的选择上,应选择环境好、基本无污染的地区。如天然野生的土特产品,较少使用或不使用人工合成化学品的地点,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做到基础条件好的先开发,这样费力少、见效快。二是在气候条件上应选择气候比较凉爽的地区,这样病虫害会少些。三是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抗病性强、不用或很少用农药的作物,易栽培管理,经济效益好,有市场竞争力。四是在产品选择上应选择基础好、容易转换成有机食品和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发展精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五是在市场开发上应以发达国家和国内大中城市为主,销售对象应面向经济收入高、比较富裕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阶层,也可向宾馆、合资与独资企业、航空部门等销售。开发的重点是婴幼儿食品、大众饮料以及国际市场需要的种类。
3.我国应加强有机食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利用现有的大量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县;很多地区特别是山区、边远和贫困地区环境质量优良,农民一直保持传统农业生产,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地区相对比较容易转换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吸引利用外资来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外资来源多样化,如单边和多边官方援助,ZF或国际借贷,尤其重要的是外国直接投资。
4.ZF应当制订有利的政策鼓励农民投入生产和出口商出口,如减免所得税,提供补贴,向有机食品发展商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
5.应当设立有机食品及其出口发展基金,为希望获得银行贷款的有机食品出口商和生产商提供担保。
6.鼓励银行向有机食品出口提供出口信贷。
7.提出有利的政策促进有机食品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8.在我国建立起国际通行的有机食品认证机制,使我国有机食品走向世界。
发展有机食品出口的关键是按国际标准建立良好的认证体系。这种认证是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消费者、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共同认可的质量凭证。有机农业的认证严格,有效期短,如果远离产地,到欧美异地认证,认证成本无疑较高,这实际上限制了有机农业的生产和出口。建立认证体系有利于降低认证成本,便于大规模地组织生产。没有认证,我国的生产加工优势无从谈起,有机产品的生产出口体系无从建立。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的国际地位,必须与国际规范化的认证形式接轨。要让我们的“证书”既要符合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产品进口国家的要求,又要符合其它国家的要求,最终让我们的“证书”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要规范有机农业认证程序,从法律角度监督有机农业生产、销售及认证行为,发展 “有机农业行业标准”等具备法律效应的监督制度,以保持有机农业生产、经营及认证机构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向一些国家的潜在进口商和消费团体积极介绍环境标志项目,借此可以引起国际社会对我们环境标志发展情况的关注,引导我们认证系统与国际规范化的认证形式接轨。
【参考文献】
1. 欧阳喜辉: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指南.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9
2. 徐立青:关于可持续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 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 李永江:世界和中国食品贸易的现状和发展.
4. 黄莜声: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丰富食物构成.粮食与油脂,2002.4
5. 胡承,杨小柏,沈才洪,胡永松:对中国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提要).酿酒科技,2003.2
6. 袁伟峰,余思勤: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北方经贸, 2002.11
7.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SD workgroup, 1994.12
8 Final Report on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Supported by IISD, 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