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3-7-10 23:53:33
关注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5 17:33:44
统计局今天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GDP增长7.6,新增就业超过700万,城乡
居民收入增长率略高于GDP。从整体上看经济平稳发展,但如果单看六月经济
数据则不太令人乐观,零售工业和投资同比增长率都有小幅下滑,这无疑与银行
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短期内大幅上涨有关。对此次利率大幅上涨笔者有两点疑惑。

第一:按照人民银行的说法“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
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
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所以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
不短缺。”(http://www.pbc.gov.cn/publish/go ... 2009056961206_.html
但是利率却大幅上涨,令人不解。

第二是钱到哪里去了。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72.87万亿元,
同比增长15.1%。人民币贷款余额6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社会融资规模
为10.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8万亿元。其中,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5.08
万亿元,同比多增2217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5791亿元,同比多增3026
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629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23万亿元,
同比多增895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164亿元,同比少增932亿元;
企业债券净融资1.22万亿元,同比多396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48亿元,
同比少247亿元。从贷款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来看债务都呈高速增长态势。但根据
统计局的数据去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债务为404443.8亿,到今年5月对应的
数据为458075.1亿,增加27244.4亿,债务增长13.3%。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
经济学家马俊先生的研究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高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负债
同比增速。

1.jpg
从社会融资规模的数据来看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高利率贷款大增,笔者认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能够消化高利率的只有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房地产业,不能
排除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的可能。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但减债应该有重点,
如果同时压缩对房地产,周期性行业和地方政府平台的贷款,经济可能会快速
下降。笔者认为当前减债的重点应该放在房地产企业上,理由是房地产企业
资产负债率非常高超过70%,债务不减下来是非常危险的,压缩房地产企业
债务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促使房地产企业尽快推盘,短期内增加市场供应,
抑制房价上涨。二是促使房地产企业减少开工量,而这一点可以由政府增加
保障房投资来弥补,短期内对经济不会形成过度冲击,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
房价合理回归,释放住房潜在需求,增加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国务院最近决定
开展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无疑是一项很好的决策。如果同时增加对现有保障房
建设的资金供应,提高今年保障房竣工目标无疑对当下稳增长和平抑房价具有
积极意义。

此外,鲁政委先生的研究显示从资产负债率来看,主要是可贸易程度高的行业
负债率过高特别是工业。

4.jpg

这意味着,当前所谓“实体经济”困难、资金不支持的“实体经济”中所谓的
“实体经济”,更确切地其实应当是指可贸易性强的行业(特别是工业),这
其实正是在所有实际汇率高估经济体都出现过的“产业空心化” 现象。人民币
汇率的高估应该对经济的“脱实向虚”负有重大责任。

下图提供的数据支持了这种看法,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比升幅领先3个月
与整个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呈反比。

2.jpg

这决定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必然影响着整个经济增速,下图清晰显示出这一点:
中国工业增加值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比增速反向变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越高,
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越低。

3.jpg

人民币有序贬值值得决策层认真考虑。


补充内容 (2013-10-28 10:17):
最后一段关于人民币汇率和工业经济的关系全部引自兴业银行鲁政委先生的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16:12:15
由于大量贷款通过信托等渠道流入房地产业抬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有人呼吁放开房地产企业股市融资。但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2012年
非金融企业在国内股票市场上的股权融资额只有2507亿,根据统计
年鉴的数据2011年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总额为28.4万亿,资产负债率
超过70%,2507亿的股权融资额全部给房地产企业也不会解决问题,
只要房价依然上涨,房地产企业必定会出高价抢资金,笔者认为要
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下决心改变房地产畸形繁荣的局面,尽快调高
保障房竣工目标,选择一批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出台房产税,以此改变
人们对房价的预期。(值得注意的是6月新开工计划总投资狂飙
近50%,估计其中ZF投资项目偏多,短期内如果ZF上马项目过多,
也会对生产性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但是笔者认为任然可以支持一批
资产周转快的房地产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其目的不是为了制止房地产
企业同其他企业争抢资金,而是制造鲶鱼效应改变房地产企业囤地捂盘
等经营行为,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1年房地产企业资产总额为284359.44
亿。主营业务收入为44491.28亿,总资产周转率只有0.16,显示房地产
企业囤地捂盘等行为非常严重,而只靠行政处罚是难以改变现状的,鼓励
一批资产周转快的企业做大,无疑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6 22:50:06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0 11:26:15
统计局昨天公布了7月相关经济数据,其中工业经济增加值增速由
上月的8.9大幅上升到9.7,工业经济反弹的幅度超出了笔者的预期。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虽然由于ZF稳增长的努力,7月当月投资增速
从6月的19.9%上升到20.2%,出口交货值从6月的2.1%上升到2.5%,
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从上月的11.7%下降到11.3%,从
需求的角度来看7月工业反弹幅度明显偏高。笔者猜测工业企业在
6月可能受资金紧张的影响未能如期完成当月订单,部分订单顺转
到7月,使7月工业增速大增。通过计算发现6月的销售库存比从
5月的1.45下降到1.37,显示企业可能在生产受影响的情况下,只能
通过消化库存来应对交货任务。但细查历史数据发现6月库存销售比
下降受季节因素影响很大(https://bbs.pinggu.org/home.php?m ... forward=1&id=143853),
6月的下降幅度并没有超过历史水平,所以并不能下结论一定是因为
生产受影响而导致库存销售比下降,即便如此,这种可能也不能被排除,
因为库存销售比变化0.01将会影响生产变化0.7%。6月工业增速下降也许
只是受意外事件影响所致,当前总需求的变化幅度可能并不像最近两个月
工业增速变化所显示的那样大,下月工业增速可能会适当回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0 14:58:31
最近高盛出了一份报告对中国的债务问题表达了极度的担忧,国内
媒体在报道时选用了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

高盛:若中国信贷泡沫破裂或面临18.6万亿坏账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3-08-08/113143690.html

高盛的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企业债的规模相当于GDP的1.42倍,
与其他国家比较无疑是值得担忧的。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债务水平
会如此高?来看一下具体数据。2012年的GDP数据为519322.1亿,
企业债务为GDP的1.42倍,即为737437.4亿,根据统计局的数据
工业企业的负债为430830.7亿,房地产企业负债为214407亿,
那么其他企业的负债为92199.7亿。再看增加值数据,2012年工业
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99859.6亿,房地产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29005.5亿,
其他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290457亿。由此可知,房地产企业用一元债务
只能创造出0.135元附加价值,制造业企业用一元债务能创造出0.46元
附加价值,其他企业用一元债务可以创造出3.15元附加价值。所以中国
企业的债务问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也许同中国银行业偏爱
实物抵押,忽视现金流不无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2 15:41:31
但是,到目前为止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并没有出现大量违约。2012年几家
大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约为40%。即便在2008和2009年房地产
相关贷款也未出现大量违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来
看一下四大房企的相关财务指标
                  万科         保利地产    金地集团    招商地产       单位:百万
流动资产  362774     243128       98046        103072
固定资产 1612          1378          210             435
总资产     378802      254469      102521       109197

从以上财务指标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的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而制造业企业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都在30%以上,所以制造业企业更容易因流动性
枯竭而破产,但由于房地产企业每一元债务创造的增加值之低,如果出现经济
长期低迷的情况,房地产业将会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那么中国将会出现经济
长期低迷的情况吗?在讨论这个问题以前先来看一下最近的黄金市场.虽然黄金
价格在今年4月大跌,但今年以来纽约金属交易所黄金库存却大幅下跌,从年初的
1100万盎司下跌到目前的约700万盎司,

COMEX-gold.png
按照这个速度一年以内纽约金属交易所将没有
黄金可以交易。市场人士都知道交易所的库存下降意味着现货商通过交易所来成交的
意愿下降,价格有可能会上升,但今年以来交易所黄金库存持续下降,但价格却是大幅
下跌。要理解这种反常现象不能不从年初德国要求从美联储运回黄金说起,最初德国只是
要求查看一下存放在美联储的黄金,但却被拒绝了。然后在德国议会的压力下,德国
要求运回300吨存放在美联储的黄金,美联储的答复是所有黄金将在2020年以前还给德国。
市场开始担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8000吨黄金并不真实,纽约金属交易所的黄金库存开始
下降,而黄金库存的下降主要集中在纳入纽约金属交易所统计的JPMORGAN的金库

JPM%20Total%20Gold%207_19_0.jpg
而JPMORGAN的金库与美联储的金库只有一街之隔,


fed vault.png
市场人士怀疑美联储通过JPMORGAN大量出借黄金
Why Is JPMorgan's Gold Vault,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Located Next To The New York Fed's?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 ... d-next-new-york-fed

而今年四月JPMORGAN在期货市场上用大单打压黄金价格,
JPMorgan Accounts For 99.3% Of The COMEX Gold Sales In The Last Three Months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3-04-26/jpmorgan-accounts-993-comex-gold-sales-last-three-months
但仍然未能阻止金库库存的继续下跌。目前JPMORGAN只能向其他金融机构借入黄金
来满足客户的现货提取需求。
"Hello Scotia Mocatta, This Is JPMorgan - We Urgently Need Some Of Your Gold"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3-08-08/hello-scotia-mocatta-jpmorgan-we-urgently-need-some-your-gold
JPMORGAN金库的黄金大幅下跌实际上是市场人士

对美联储投出的不信任票,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外国投资者从四月开始连续三个月减持
美国国债,减持金额高达1236亿美元(http://www.treasury.gov/resource-center/data-chart-center/tic/Documents/mfh.txt
从历史数据来看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即便在08年金融危机前后也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http://www.treasury.gov/resource-center/data-chart-center/tic/Documents/mfhhis01.txt
美元面临尼克松震荡以来最大的信用危机。但美元同黄金脱钩后美国通过劝说沙特在石油
交易中使用美元结算和一场石油危机仍然保住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所以今天发生在埃及
的一切都格外值得关注。

Is Egypt On The Verge Of Engineered Civil War?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 ... ngineered-civil-war

如果美国不能成功制造新一轮石油危机,美国为了保住储备货币地位只有退出QE
这一条路可走。而当前情况下美国退出QE 将会导致美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


treasury.png
Why the Federal Reserve will taper in September

http://www.zerohedge.com/contrib ... ill-taper-september

美国将陷入严重衰退,即将到来的危机将会使本轮金融危机渐入高潮,

而相比之下2008年的危机只不过是一场序曲。如果当前不能压缩对房企贷款,并采取征收
房产税和提高保障房竣工目标等措施平抑房价,届时中国房企将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3 11:01:13
wo zijiye zuoleyig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9 17:01:19
昨天统计局公布了7月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相关数据。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
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7月份,同比价格
上涨的城市中,最高涨幅为18.3%,涨幅比6月份回落的城市有7个。自年初
以来房价大幅上涨,明显超过了居民收入的涨幅,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幅
不断下降。从1-2月的77.6%下降到1-7月的37.8%。如果把统计局的数据换算
成月度数据下降幅度更大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2013   7361   6631  5855  6017  7512  3173
2012   4145   4527  3749  4511  6382  5385
增幅    77.6    46.5   56.2   33.4   17.7   14.6

7月当月销售增幅只有14.6%,随着房价继续上涨笔者预期销售将会进一步
萎缩。而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欲望却大幅高涨,这一点在投资数据中表现并
不明显,但新开工面积数据同比增幅却发出了强烈信号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2013  23001  15872  16633  18107  22288  16737
2012  20049  19897  14522  15091  19521  11525
增幅    14.7     -25.4    14.5      20       14.2     45.2

7月当月新开工面积同比大涨45.2%。从前面分析可知未来经济形势是比较
严峻的,房地产企业在销售增幅不断下降的形势下大幅增加新开工面积无疑
是对形势的严重误判,未来资金链将面临严峻考验。笔者再次建议ZF选择
6-7个城市同时开征房产税调高保障房竣工目标同时协调金融机构减少对房地产
企业贷款,向房地产企业发出房价不会只涨不跌的明确信号。促使房地产企业
收缩新开工投资,降低资产负债率。当前经济增速并不低,而且房地产企业投资
的下降可以由ZF增加保障房投资来对冲,(理想的保障房建设节奏是在经济低迷
时大量开工以拉动经济增长,景气高潮时大量完工以平抑房价,当前如果不加快
在建的保障房的施工进度,等到经济形势变差时大量保障房上市无疑会使房地产
企业受到更大冲击)。

笔者猜测ZF只所以迟迟不愿出台强烈措施的原因是担心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会
出问题,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房地产企业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短期危机并不容易出现
问题,销售长期萎缩才是大问题,而且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现金流明显改善,根据
统计局的数据1-7月投资44302亿,到位资金却高达66831亿,短期内房价小幅回调
并不会使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出大问题,相反房价继续高涨,销售进一步萎缩同时
房地产企业大幅增加投资才是可能出现的危机的根源。

也许有人会担心打压房价会影响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积极性,造成地方债务危机爆发。
但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2年全国缴入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28886.31亿元,成本补偿性
开支22624.9亿元,占支出总额79.6%;非成本补偿性开支5796.95亿元,占支出总额
20.4%(    2012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情况http://www.mof.gov.cn/pub/zonghesi/zhengwuxinxi/zonghexinxi/201303/t20130311_764426.html)。
假设打压房价会使非成本补偿性开支减少50%,也只有约3000亿元,对地方ZF偿债并
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当前有非常
强烈的住房需求,而且住户部门的资产负债率非常低房价下降将会降低购房门槛释放出
强烈的需求,从中期来看对稳增长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要度过即将到来的危机一定
要打好这张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7 11:12:51
最近最牵动全球经济界人士神经的经济数据无疑是大幅上涨的美国长期利率,
美国的长期利率走势不仅影响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也会产生重要
影响,但国内关注此事的人并不多,接下来笔者将对此展开分析希望引起更多
人的关注和讨论。

首先来看两张图

treasurycharts7-8_clip_image003.gif

Fed-Funds-and-10-Year-Treasury-Yields-1975-2011.jpg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以三月期美国国债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国债的利率走势同
美联储的公开市场基金利率走势基本保持一致,而以十年期国债利率为代表的
长期利率走势同美联储的基金利率虽不一致但基本方向在2004年以前是想同的,
但从2004年开始基金利率大幅上升长期利率却变化不大,难道美联储不能控制
美国长期利率?来看看相关数据
              公众持有的                       外国人持有的
               美国国债    净增减额          美国国债       净增减额
2001        3320                                  1040.1         
2002        3540           22                   1235.6           19.6
2003        3913           37.3                1523.1           28.8
2004        4296           38.3                1849.3           32.6
2005        4592           29.6                2033.9           18.5
2006        4829           23.7                2103.1           6.9
2007        5035           20.6                2353.2           25
2008        5803           76.8                3077.2           72.4


众所周知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取决于流量,从2004到2008年美国公众持有
的国债增加了1890亿美元,而其中1554亿美元被外国人买走,占比约为82.2%,
而在外国人持有的国债中主要以中长期为主(http://www.treasury.gov/resource-center/data-chart-center/tic/Documents/mfhhis01.txt在美国一年期以内的国债被称为
BILLS,2--9年期为NOTES,十年及以上国债被称为BONDS)所以虽然美联储连续
多次调高公开市场基金利率,但长期国债利率变化却不大。2004年正是美国经济
即将开始出现过热苗头的时候,美联储连续5次调高公开市场基金利率,但长期
利率却不见动静,大惊之下BERNANKE主席得出了全球储蓄过剩的结论
The Global Saving Glut and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boarddocs/speeches/2005/200503102/
转过身来即开始压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也由此走上了长达了数年的
升值之路。

renminbihuilv.jpg

那么最近美国的长期利率上涨是由于美联储宣布要缩小购买国债规模造成的吗?
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BERNANKE主席最早提出缩小购债规模是在5月22日
的国会答辩上匆忙提出的,并不是在经过FOMC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布的,
Bernanke: ‘Step down’ in QE could come soon
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bernanke-premature-tightening-could-end-growth-2013-05-22
那么在此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来看看美国财政部的数据
http://www.treasury.gov/resource-center/data-chart-center/tic/Documents/mfh.txt
外国投资者从四月开始减持美国国债,五月的减持速度明显加快,美国十年期
国债利率从五月初开始大涨,

bond yield.png
所以笔者认为BERNANKE的讲话是为了安抚投资者.事实上不仅是美联储美国国会预算
办公室也在5月调低了预算赤字
http://www.foxnews.com/politics/2013/05/15/2013-deficit-estimate-lowered-to-642-billion/
而现在看来这一预测无疑是过于乐观了,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虽然离本财政
年度(美国的财政年度从10月开始第二年9月结束)结束还有两个月,但美国
政府本年度的财政赤字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
http://www.fms.treas.gov/mts/mts0713.txt
为什么外国投资者会从四月开始净减持美国国债,这无疑与JPMORGAN4月大单打压黄金
市场使美联储的黄金问题引发更广泛市场关注有关。而如果外国投资者继续
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长期利率还将继续上升,展望未来日本由于国内储蓄枯竭
不久将加速抛售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目前约有28.5%为政府基金所持有

CurrentDebt Held by the PublicIntragovernmental HoldingsTotal Public Debt Outstanding
08/23/2013

11,946,036,670,912.59

4,792,413,724,458.54

16,738,450,395,371.13


但相关养老和医疗基金的现金流将很快由正转负,减持美国国债在所难免,美国的国债
危机即将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0 17:00:51
今天统计局公布了8月相关经济数据,来看一下房地产开发数据
房地产投资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3  6670   6463   6047  7618  10030  7474  7818
2012  5431   5496   4908  6378   8397   6164  6914     
增幅   22.8    17.6     23.2  19.4    19.4    21.3   13.1
房地产新开工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3  23001  15872  16633  18107  22288  16737  15202
2012  20049  19897  14522  15091  19521  11525  19035
增幅    14.7     -25.4    14.5      20       14.2     45.2     -20
房地产销售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3   7361   6631  5855  6017  7512  3173  6175
2012   4145   4527  3749  4511  6382  5385  5312
增幅    77.6    46.5   56.2   33.4   17.7   14.6   16.2
8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从7月的21.3%下降为13.1%,而新开工面积
从7月的45.2%下降为-20%,调整幅度很大。笔者根据沪深股市上市
房地产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计算发现,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
率在今年一季度已经从去年三季度的接近75%下降到74%,从目前的
情况来看到年底可能会下降到接近70%的水平,从而为危机到来时银行
增加贷款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打下良好基础。当前就业情况良好,房地产
投资增速下降对经济和社会稳定影响不大,应抓住危机来临前的最后机会,
尽快推出房产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如果拖到10月地方债务审计结果
出来后再推出,同时压地方债和房地产企业债,是否会导致经济大幅下滑是
不能不考虑的问题),为顺利渡过危机打下良好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0 17:08:39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0 19:05:22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1 14:46:40
看一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1 23:41:30
房价有的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2 00:40:23
真给力,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7 14:43:48
与市场预期相反近日美联储决定维持购债规模不变,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大跌,

美联储的决定会改变未来美国长期国债利率的走向吗?在回答这个问题
以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次QE期间美国长期利率的走势


1.jpg

从上图可以看出美国长期利率在历次QE期间都有明显上涨,美联储购买、
美国长期国债的目的就是为了压低美国国债利率
为什么长期利率还会上涨,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相关数据不难看出外国
投资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bmp

上图是美联储实施QE的一张时间表,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https://bbs.pinggu.org/link.php?u ... ents%2Fmfhhis01.txt
从2008年11月到2010年3月底即QE1期间,外国投资者平均每月增持了526.2
亿美国国债。
从2010年4月到2010年10月底即QE1和QE2的间歇期间。外国投资者平均每月
增持了美国国债707亿。
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6月底即QE2期间。外国投资者平均每月增持了396.9亿
美国国债。
从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底即QE2和QE3间歇期间,外国投资者平均每月增持
了539.9亿美国国债。
从2012年9月到2013年7月即QE3期间,外国投资者平均每月增持了110.5亿美国
国债(http://www.treasury.gov/resource ... c/Documents/mfh.txt
即便不考虑JPMORGAN打压黄金产生的恶劣影响,到2013年3月外国投资者
平均每月增持393.3亿美国国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历次QE期间外国投资者增持美国国债的速度都大幅放缓。
笔者认为伯南克5月22日提出减少购债规模(Bernanke: ‘Step down’ in QE could come soon
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 ... d-growth-2013-05-22)
是为了减少外国投资者的顾虑,吸引外国投资者购买更多美国国债,假设美联储每月
减少100亿购债规模而因此增加的外国投资明显超过100亿,美国的长期利率在美联储
缩小购债规模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低位。围绕这一目标美国的外交攻势也几乎同时展开,
5月2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宣布,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将于5月26日
至28日访华,为将于6月初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做准备工作(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5/21/c_115840381.htm)。
那么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内容会包含中国投资美国国债吗?来看另外一则报道

“我预计两国元首会晤将在朝鲜及网络问题上出现进展,而奥巴马总统将在经济问题上,
尤其是支持中国对美投资方面表达支持。”不久前刚刚卸任的一位美国资深外交官日
前在华盛顿表示。
                              奥巴马备课“习奥会”
http://news.sina.com.cn/c/2013-06-06/061927326049.shtml

但6月中美元首会晤结束后并未见相关报道,而且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6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超过200亿美元,显然事情进展与美国人的预期有明显
差异。

7月初基辛格到上海与江泽民会谈,由于双方代表均已退出领导岗位所以媒体几乎
没有报道,直到8月下旬外交部网站才有简短介绍,只提到会谈对中美双方很重要,
内容则没有介绍,所以无从得知。但从时间上推测,美国在6月会晤不如意后,迅速
派出重量级代表到中国谈判而不是在钓鱼岛或者南海给中国出难题,显示美方压力
很大,寻求妥协的心理迫切,对中国必有让步,在此情况下根据美国财政部
的数据中国7月增持了美国国债约15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超过12000亿,假设
平均利率为2%,一年的利息收入将超240亿,15亿这个数字甚至低于每月的利息,
即在美方让步的前提下中国只是礼节性地增持美国国债.9月6日,习近平在圣彼得堡
会见奥巴马,从相关报道来看中方关于投资的表述为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美方的
表述为美方相信,签署一项强有力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两国都有利(习近平会见奥巴马
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3/0907/c25408-22838176.html)。双方表述存在明显
温度差。以此来看未来中国大幅增持美国国债的可能性很小。

再看日本,目前持有美国国债11354亿,日本的外汇储备总额为12542亿,而且日本
由于贸易出现赤字最近外汇储备出现下降趋势

3.bmp

日本增持美国国债的潜力很小,而中日两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占外国投资者持有
的美国国债总额的比例约为43%,再加上市场对美联储的黄金问题疑惑很深,
美联储缩小购债规模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的目的很难达到,美联储缩小购债规模
只会使美国长期利率继续上涨,这才是美联储做出出人意料决定的真正原因。

未来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很可能会持续上升,自希腊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各国
就开始削减政府开支,

4.png

各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贸易盈余,像欧元区这样大的经济体削减政府开支,
必然会影响世界各国总和的外汇储备增长下降

5.bmp

而根据IMF的数据美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

6.bmp
从以上可以看出未来外国投资者投资美国国债的金额会明显减少。

但美国是否能像欧元区各国一样大力削减赤字,从而减少国债发行
规模,以减轻长期国债利率上涨的压力?

7.bmp

根据OECD的数据,美国的基尼系数在危机前在OECD各国中排第三位仅次于墨西哥
和土耳其,美国的关押率排世界第一(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 ... _incarceration_rate
美国的政府开支中各项社会福利开支占比约为60%,如果大幅削减政府
开支社会稳定是一个极为令人担忧的问题。所以,自危机发生以来美国和欧元区分别
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欧元去主要以大幅削减政府开支来应对,而美国则大幅增加
了政府支出以此刺激增长,只要GDP增速快过政府债务增速,债务比就会下降,债务问题
就能得到缓解,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美国的策略完全失败


8.png

随着美国政府开支的大幅上升GDP/债务比也迅速上升,美国未来不得不以削减政府开支
来应对,而自08年以来由于量化宽松政策大幅推高股市,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William Domhoff教授的研究显示高收入阶层占有绝大部分金融资产

9.bmp
而与此同时由于失业率较高,工资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10.bmp

其结果是基尼系数继续明显上升

11.bmp
美国今后靠削减政府开支以重整经济将会面临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8 21:24:01
好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5 15:40:32
据媒体报道日本上周狂抛230亿美国国债,原因是担心美国债务上限谈判
不能按期达成协议。

美日投资机构狂抛美债 中国坚守成维稳美国中坚力量
http://www.sinovision.net/portal.php?mod=view&aid=269427

但笔者在查阅了日本财务省的相关数据后发现与富达和摩根大通抛售短期债券
不同日本抛售的是长期债券,短期债券持有量反而小幅增加。

1.png

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即便不能在10月17日以前达成协议受影响的也主要是短期
债券,对长期债券影响并不大,日本大幅减持美国长期债券显然另有原因。


2.png
上面这张表是IMF公布的今年8月日本外汇储备的构成,在12542亿美元
的储备中外汇占11858亿,其他为特别提款权和黄金等。在外汇中,
在其他国家央行BIS 和IMF 的存款为125亿,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只有46亿,
其余11670亿为证券,其中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日本在7月持有美国
国债11354亿(http://www.treasury.gov/resource ... c/Documents/mfh.txt)。

日本当前贸易收支已经由盈余转为赤字

3.png
加上投资收益,勉强可以维持经常账户收支平衡

4.png
最近由于印尼和印度发生金融危机出现了资本流入的迹象,但由于日本
经济低迷,资本外流呈现出长期化的趋势。

5.png
(从种种迹象来看日本当前抛售美国国债可能与美国的矛盾有关,奥巴马放弃
亚洲之行并非完全是因为债务谈判)一旦日本再次恢复资本外流,日本必将抛售
美国国债以维持外汇平衡,自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大幅增加,
从2007年的5812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1354亿美元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7月)
  5812   6260    7657    8820   10581  11112   11354

日本由大幅增持美国国债转向减持美国国债必将推高美国国债利率,

6.png

美国2012年国债付息与2005年相近,但债务已经翻倍,利息上升将大幅增加美国政府
的利息负担引发美国国债危机,笔者预测美国在一年内爆发国债危机的可能性相当大!
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7 15:43:48
统计局今天公布了三季度的相关经济数据,首先来关注一下居民收入
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9元,同比名义增长9.5%,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同比
名义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综合计算居民收入
大致增长7.4,低于GDP的增速.中国经济要实现从出口和投资拉动向
消费拉动转型,工资占GDP的份额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人口结构的变化
也有利于实现工资份额的进一步提高。假设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
为二十岁,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为六十岁,根据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得出结果如下:

               新进入人口             退出人口              净增
2005       20429326人         10045173人       10384063
2006       23190076人         10858446人       12331630
2007       25282644人         11737540人       13545104
2008       24576191人         12083027人       12493164
2009       25137678人         13913927人       11223751
2010       26210044人         14711260人       11498764     
2011       20082026人         14413123人        5668903
2012       18752106人         17236621人        1515485
2013       17914756人         16745695人        1169061
2014       16470140人         18513434人       -2043294
2015       16933559人         18612172人       -1678613
2016       15224282人         17364027人       -2139745
2017       14454335人         18998424人       -4544089

人社部公布的全国103个城市三季度岗位空缺比为1.08,即相对于每一个
求职者有1.08个岗位空缺,就业形势是比较好的。收入增长暂时落后于
GDP除了周期性因素外,中国工会长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
关注的问题。自08年发生在美国的危机被称为金融危机或债务危机,但
笔者通过研究后发现美国的债务危机的根源是分配失衡。以美国国债为例
虽然美国的消费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为稳定美国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consumption as a percent of gdp.bmp
但实际美国的工资收入占GDP的比例在不断下降

100412d2mrfbf249bqmz22.bmp
消费的稳定增长主要是因为ZF的转移支付大幅增加所致

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s as percent of gdp.jpg
美国的国债危机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对美出口会因此受到影响,
如果现在不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将来会付出沉重代价。

来看一下房地产开发数据
房地产投资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2013  6670   6463   6047  7618  10030  7474  7818   9000
2012  5431   5496   4908  6378   8397   6164  6914   7358   
增幅   22.8    17.6     23.2  19.4    19.4    21.3   13.1    22.3
房地产新开工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2013  23001  15872  16633  18107  22288  16737  15202   17060
2012  20049  19897  14522  15091  19521  11525  19035   12074
增幅    14.7     -25.4    14.5      20       14.2     45.2     -20         41
房地产销售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2013   7361   6631  5855  6017  7512  3173  6175   8304
2012   4145   4527  3749  4511  6382  5385  5312   6343
增幅    77.6    46.5   56.2   33.4   17.7   14.6   16.2     31
9月房地产销售再次加速,同比增长31%,同时房价继续上涨,房地产需求之强有些出乎
笔者预料,受销售良好鼓舞新开工面积再次大幅增加,同比增长41%,房产开发企业资产
负债率调整的希望可能落空,从整体上来看,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很好的,但企业
资产负债表调整则几乎没有太大进展,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几乎没有变化。从最近披露
出来的情况看,地方ZF的负债情况也比笔者预想的要严重,后期减债不可避免,如果同时
压减房地产工业企业和地方债,经济下行压力会很大,笔者的建议仍然是首先压缩房地产
企业债,促进房价合理回落,释放潜在住房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压缩工业企业债务
和地方ZF债务。中国经济去杠杆是一件十分紧迫但又需要分外谨慎的棘手任务,对宏观
调控当局者的调控能力是一大考验。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长期超过70%是
极为不合理的,当前银监部门应该出台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回收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房地产
开发企业贷款,以避免出现危机来临时房地产企业出现连锁倒闭甚至祸及银行业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8 16:34:00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1 17:26:50
中国经济应对危机的第三张牌是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

扶持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今年以来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部门都出台了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对稳增长和增加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相关
政策主要集中在财务支持。中小企业当中最具活力的是高成长型中小企业,
从企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新的产业往往是由新的企业来引领的,以计算机产业
为例,在大型机的时代IBM是独占鳌头,但当个人计算机兴起后IBM由于种种原因
将这一领域让给了苹果,而苹果又将操作系统让给了微软,而当互联网兴起
后独领风骚的却是思科亚马逊和谷歌等企业,而这些企业在当初都是默默无名的
小企业,既有的大型企业很少能在新的领域中取得成功。促进高成长型中小企业
快速发展不仅能增加就业,同时也是增强经济活力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而
这些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多会面临资金技术营销人力资源法律
等方面的难题,企业的负责人往往缺乏解决相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面对这一难题
台湾在石滋宜博士领导下成立了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为台湾的中小企业提供辅导
服务,对台湾企业转型升级贡献良多。经过中心辅导的的鸿海、台积电、统一企业
等已成为著名的大型企业。中国应该借鉴台湾的经验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ZF
平台服务中小企业。此外,在08年危机来临时德国和日本等国都对中小企业提供了
工资补助以促使中小企业展开在职培训减少失业的压力,这一做法无疑值得中国ZF
相关部门仔细研究和借鉴学习。

调整教育结构

每年我国都面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岗位空缺比为1.08,为历史
最好水平,但大学生就业仍然是一个大家都担心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笔者查阅了相关数据后发现,今年大学生(不含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人数约为
640万,而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22岁年龄(假设6岁上小学,22岁正是大学毕业的年龄)
的人口为2154万,适龄人口大学毕业率约为30%,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德国等发达
国家。

1.png
可以说我国的大学教育在规模的发展上是大幅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所以不管中国整体
就业情况如何大学生就业都会是一个问题。笔者的建议是今后5年内大学应该停止扩大
招生规模,重点扩大职业技能教育。这一点在民族地区尤为重要,如果下一次危机来临
时在民族地区出现大量大学生就业难,难免会给一些希望中国大乱的外部势力以可乘之机 。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自2005年来历年就业率都在95%以上,即便在就业形式
最严峻的2009年中职教育的就业率也高于95%。
(2009年全国中职学校平均就业率95.99%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5/26/c_12145936.htm)
其原因在于即便在就业形势最严峻的2009年根据人社部对全国约100个城市的职业供求统计
结果,虽然就业市场整体上供过于求,求职者对应的岗位空缺低于1.但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却
远大于供给。

不仅就业形势好,收入上升也很快。
高职毕业生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就业三年后的收入比就业后半年的收入要翻一
番。2009届毕业生去年底的收入为4160元,比2009年底的1980元增加了
120%。(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
http://www.jyb.cn/zyjy/zyjyxw/201306/t20130630_543537.html)。即2009年毕业的
高职生年收入为49920元,而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4565元。
            
              岗位空缺与  求职者比例   
             全员                五级(初级技能)  四级(中级技能)
2009年
一季度   0.86                 1.27               1.28
二季度   0.88                 1.33               1.40
三季度   0.94                 1.43               1.46
四季度   0.97                 1.48               1.43

而相比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则要逊色很多。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大学生就业率 70%   73%  70%  75%  70%  70%  68%  72.2%  77.8% 75.3%   73.3%
大学教育应该更重视质量的提升。研究型大学无疑应该提高理论研究水平,而大量的普通
高校则应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此外,ZF相关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相关对策。

保护劳工权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
(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
2011年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5.4天,每天工作8.8小时。以此计算每个农民工
每月平均工作时间为223.5小时,而如果按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计算,每月的正常
工作时间应为171.6小时. <劳动法>第41条规定,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http://www.lawtime.cn/info/laodong/ldzygjfg/20110518102781.html)

每月合法的最长工作时限为207.6小时.现在平均每个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超过合法的最长
工作时限15.9个小时.这种超负荷的工作不仅给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损害,而且不
利于增加就业.据调查,现阶段农民工愿意多加班的原因在于基本工资偏低,多加班可以多
挣加班费,劳动监察部门调查超时加班并不能得到农民工的配合.所以现行劳动法虽然用
意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调查取证成本很高,难以落实,笔者认为现行每月加班不
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过于僵化,在实践中很难行得通,应该把每月超过36小时以上的
加班工资改为按正常工资的3倍补偿员工,以经济手段来节制资方要求农民工无限制加班
的冲动,可能会对农民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不仅如此,假设把每月超过36小时以上的
加班工资改为按正常工资的3倍补偿员工后,厂方由于不愿支付如此高的工资,将超过36
小时以上的加班工作中的一半改用新增雇工来完成,根据<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
报告>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约为2.5亿,仅此一项便可新增标准工作岗位1000万以上.
如果依次从沿海,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数年推进此项改革,将每年新增数百万岗位需求。

继续加强农民工培训


QQ截图20131023151646.png

根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除开16-20岁年龄组外,年龄越小的
农民工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越大。显示了近年来ZF各部门增加农民工培训
机会的努力成果。但仍然有很高比例的农民工没有得到任何培训,不利于产业升级。
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既是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危机缓解失业压力
的重要手段。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提前返乡农民工超过2000万,对社会稳定形成了很大压力。
这一幕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再次上演,而经过上一轮四万亿对策后,如今企业和ZF
负债都已经大幅攀升,继续以增加投资的方式来应对危机的空间非常有限。在这种
情况下做好对中小企业的在职培训工资补贴工作,同时抓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对缓解
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为1000万可能失业的中小
企业职工提供在职培训补贴,同时搞好1000万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压力就会小很多。
但我国并没有在危机时为中小在职培训提供工资补贴的先例,危机来临时为那些企业
提供补贴,如何补贴,补贴多少都是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向德日等国取经的基础上
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标准。而就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来讲,如何让农民工
愿意学,学什么,学了以后有出路也会有很多难题需要相关部门逐一解决。


在提高收入方面除了加强工会的作用外ZF可做的事并不多,给全体公务员加工资
ZF可能既缺钱在贪腐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以前也会顾虑民意反弹。不过03年
以来物价累计涨幅超过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03年的8472元大幅上涨
到2012年的24565元,笔者认为先给教师和军人加工资也是值得考虑的。据纽约
时报报道美国一位研究人员在对全球各国高校教师工资进行对比后发现中国高校
教师的工资水平位列倒数第三位


002544fa6uecd98rdv7aoz.jpg

如此低的工资水平显然不利于建设创新性国家。

Personal-Consumption-Expenditures-by-Major-Product-Type.jpg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美国的服务消费规模接近物品消费的两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
学家诸建芳先生的研究显示日韩等国在人均GDP超过5000USD后服务消费开始快速增长,
如何促进服务消费的发展无疑是十分值得关注话题(笔者在前面的文章中曾建议在夏天
增加休假,以促进旅游等服务消费,如果以省为单位自行确定假期协调成本太高,也可以
以地理区域为单位确定假期)。当然在危机来临时由于耐用物品消费下跌势头很猛,为了
避免企业出现连锁倒闭,出台一些补贴政策也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促进消费的重点应该
在服务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3 15:34:52
到底多大算宏观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30 10:19:13
中国应对危机的第二张牌是放开计划生育,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在山西翼城、甘肃酒泉、
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800多万人口的农村地区试点“二胎方案”,但是这些地区的
生育率都在1.6以下。所以放开计划生育会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的论点与现实并不相符。
反对放开计划生育的另一个观点是粮食问题,近日有研究转基因的院士称院士称粮食产需
矛盾大 中国无拒绝转基因资本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4,20131005327046353.html
2008年,中国批准了总金额高达200多亿人民币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资金,
但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孟山都等国外企业核心专利的基础之上,面对着跨国公司的专利垄断,
这些投入都很难产生经济效益
(中国转基因240亿经费或因国外专利垄断打水漂
http://www.edu.cn/zi_xun_1170/20130422/t20130422_933829.shtml),
但却培养了大量靠转基因技术吃饭的队伍,当前转基因争论日趋白热化,ZF应该拨款支持
卫生部门对此展开研究,尽快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归根到底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应该由
研究人体健康的卫生专家下结论。再看中国粮食的产需矛盾,

热量   植物   动物  蛋白质   植物   动物  脂肪    植物   动物
中国  3036  2342   694    93.8     56.8    37     96.1   39.2     56.8
日本  2723  2158   566    89.6     39       50.6  86.8   52.7     34.2
韩国  3200  2697   504    90.2     49.5    40.7  95.7   61.5     34.2
泰国  2862  2547   315    62.8     38.3    24.5  54.7   32.9     21.8
马莱  2902  2392   510    79        37.4    41.5  84.7    53.8    31
美国  3688  2675   1013  112.9    40.6   72.3  155.9  86.9    69
英国  3432  2425   1007  104.1    44.5   59.6  142.2  67       75.2
欧盟  3456  2453   1003  105.23  43.44  61.8 144.06 68.76 75.3

以上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各国2009年人均每日热量(千卡)和蛋白质脂肪(克)的
消费量极其来源(http://faostat.fao.org/site/368/default.aspx#ancor)。从以上数据可以
看出中国的人均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消费量虽然明显少于欧美各国,但和体重以及消费
习惯相近的国家比中国的消费量已经明显超过了泰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而与日本韩国
等发达国家居于同一水平。蛋白质和脂肪的人均消费量都超过了日本和韩国。关于中国的
粮食消耗美国有机构认为将持续增长到2022年,国内也有机构认为将持续增长到2032年。
在国内相关部门的网站上完全找不到每年粮食消耗数据,笔者只好去查看日本的相关数据。
发现虽然日本人口的峰值出现在2008年,但主要粮食品种的消耗量在90年代初即已见顶。
其原因在于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1995年见顶后,人均热量消耗在1996年见顶。  

         在日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人均每日热量消耗
1991      12410          8656               2628.1
1992      12457          8685               2634.3
1993      12494          8702               2624
1994      12527          8703               2644.8
1995      12557          8717               2653.3   
1996      12586          8715               2670  
1997      12616          8704               2651.3     
1998      12647          8692               2602.4
1999      12667          8676               2619.7
2000      12693          8622               2642.1
2001      12732          8614               2630.3
2002      12749          8576               2599.6  
2003      12769          8540               2587
2004      12779          8512               2564
2005      12777          8462               2572.8
2006      12790          8404               2547.6
2007      12803          8333               
2008      12808          8276                  
2009      12803          8209                  
2010      12806          8170   

http://www.e-stat.go.jp/SG1/estat/List.do?lid=000001061131  

众所周知,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消耗的热量是不同的,5岁以下的新生儿消耗的热量不到成人
的一半,随着年龄的增长热量消耗逐渐增加,成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热量消耗逐渐减少。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目前正处于峰值阶段,从日本的经验看预示着粮食需求已经接近见顶。
有专家根据粮食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得出结论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了90%以下,但由于
中储粮的库存数据在我国属于保密数据,该项计算并没有考虑中储粮的库存增加。根据中储粮
的公开说法,近年库存增加量远超过粮食进口增加量.
(中储粮:中国粮食库存达历史最高水平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3-03/24/c_124495762.htm)
当前我国粮食还有增产的潜力,而且粮食在种子消耗粮食干燥储藏运输加工环节存在严重浪费
(节粮不能仅靠“饥饿”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0/264664.shtm),

消费当中浪费也十分巨大

(中科院院士武维华:中国年浪费食物可养活3亿人
http://news.163.com/11/0623/11/777U7GD60001124J.html),

不仅中国其他国家在粮食方面浪费也十分惊人,英国的研究机构发现全球有近一半的粮食
是被浪费了。

(Almost half of the world's food thrown away, reportfinds
http://www.theguardian.com/envir ... lf-world-food-waste),

美国有40%的食物是被扔掉了

Why 40% of U.S. food is thrown away
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 ... -compost-2013-06-18

综上所述,我国粮食自给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不能构成反对放开计划生育的理由。值得注意的是
根据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迪利安尼的研究显示中国居民的
高储蓄率完全是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的结果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home.wlu.edu/~smitkam/274/pdfs/​ModiglianiCao.pdf
放开计划生育对增加消费和防止危机来临时房地产崩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实现由以投资
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向内需拉动的经济转变的必由之路,由于各主要经济体的ZF债务和央行的资产
负债表都已在上一轮危机应对中扩张到了接近极限,即将到来的危机将会是异常寒冷而漫长的,其
严酷程度将远远超过08年的经济危机,如果不及时放开计划生育届时将会付出沉重代价。

人口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资源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显示人口问题更是异常重要的经济问题,
对经济增长、财政金融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下面以日本的财政为例来简单说明;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经济增速不断下降,其结果是税收总额不断下降,而ZF支出却不断上升

zhichulishi.png
ZF支出的上升并非是由于ZF投资大幅增加所致,ZF投资占GDP的比例实际不断下降

zhengfutouzi.png
社保收支的缺口大幅增加才是ZF支出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shebao.png
社保支出超过29万亿已为ZF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而且今后将以每年约壹万亿日元的速度上升

yusan.png
现在日本财政支出的约一半靠发债来解决

shuishou.png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储蓄率持续下降,日本ZF债务已经超过了家庭金融资产的90%,
不久后将不得不转向海外融资,

family financia asset.png
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的海外投资者完全可能会要求得到更高的回报,而国债融资利息的轻微
上升都将大幅增加付息支出,从而加速日本财政的破产。

lixifudan.png
从日本的例子可以管窥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和财政产生的巨大影响,笔者认为人口问题首先是一个
经济问题,人口问题的决策应该以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首要目的,而资源问题则可以通过经济和
科技手段来解决(当前中国的重要资源产品中对外依赖程度最大的无疑是石油,需要ZF采用经济
手段和增加节能和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投入来应对)。中国如果不能及时改变现行的
计划生育政策将来难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21:04:37
来看一下美国对中小企业提供帮助的ZF机构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ttp://www.sba.gov/

该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内容丰富的服务,从如何考虑创业,如何写商业
计划到如何付税和如何获得ZF合同等应有尽有。中国ZF在减少审批事项
之外,还应该整合各种资源丰富服务内容,设立类似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
ZF机构。

最近麦肯锡发布了一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报告,其中引用了一些美国的研究
数据来说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Restarting the US small-business growth engine
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 ... iness_growth_engine

1.美国的净增就业有3/2来自于小企业。
2.小企业平均每位员工创造的专利数是大企业的13倍。
3.不到1%的高成长型企业创造了40%的工作岗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1 16:21:04
上周末统计局公布了十月主要经济数据,首先还是来看一下房地产相关数据
房地产投资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2013  6670   6463   6047  7618  10030  7474  7818   9000    7573
2012  5431   5496   4908  6378   8397   6164  6914   7358    6583
增幅  22.8    17.6     23.2   19.4    19.4    21.3    13.1    22.3     15
房地产新开工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2013  23001  15872  16633  18107  22288  16737  15202   17060   11375
2012  20049  19897  14522  15091  19521  11525  19035   12074   11775
增幅    14.7     -25.4    14.5      20       14.2     45.2     -20         41        -3.5
房地产销售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2013   7361   6631  5855  6017  7512  3173  6175   8304      7210
2012   4145   4527  3749  4511  6382  5385  5312   6343      5947
增幅    77.6    46.5   56.2   33.4   17.7   14.6   16.2     31          21.2
到位资金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2013   18926  8036  8640  9513  12110  9606  10129  10868  9366
2012   14151  6696  5820  7504  9158    7503  8882    8518    8165
增幅    33.7     20       48.5   26.8  32.2     28      14         27.6     14.7

所有数据都显示房地产市场增长放缓,三中全会后可能会有一些新政策出台,
房价可能会有一个合理的调整,从长远来看房地产市场会更健康。

自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加快主要是由于制造业投资加快所致,资料显示,
2012年,我国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船舶等领域的产业产能
利用率分别为72%、73.7%、71.9%、73.1%和75%,39个行业中有21个
都属于产能严重过剩。再加上当前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如果制造业
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将来问题可能会更严重。最近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走高,
显示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控制这个问题,当前就业并没有问题,经济
增速适度回落更有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同时,
服务业供给不足的情况却较为常见,笔者在前面的文章中曾对中国企业债务
做过一些计算,根据高盛高华的数据企业债务为GDP的1.42倍,即为737437.4亿,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工业企业的负债为430830.7亿,房地产企业负债为214407亿,
那么其他企业(主要为服务类企业)的负债为92199.7亿。再看增加值数据,2012年
工业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99859.6亿,房地产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29005.5亿,其他
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290457亿。由此可知,房地产企业用一元债务只能创造出0.135元
附加价值,制造业企业用一元债务能创造出0.46元附加价值,其他企业用一元债务可以
创造出3.15元附加价值,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银行业对服务业的支持是严重不足的,
如何继续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7 18:03:58
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8 10:50:12
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新闻稿引述产业协调司官员称,根据统计局调查,
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点。
在各相关行业协会调查的39个产品中,有21个产能利用率低于75%,其中
光伏、电石等产品甚至不足60%。

为什么近年来工业产能利用率会不断下降?来关注一下相关投资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2年制造业+采矿业投资为138100亿,而根据统计
局分行业工业主要指标的数据2011年12月上述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总资产为
657988.44亿,流动资产为323398.3亿,由此得出固定资产为334590.14亿,
假设折旧率为10%,一年折旧为33459亿,用总投资额减去折旧,工业企业
一年新增固定资产104641亿,增长率为31%,如果简单用固定资产增长率代替
产能增长率那么2012年新增产能高达31%,笔者对这个数据感到非常吃惊所以
又仔细的查看了分行业工业指标中企业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发现2012年12月
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为382546.3亿,增长17.8%,由于统计方式不同,笔者更
倾向于认为后者的数据更接近事实,在后者的统计中还包含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201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43315.36亿,2012年的主营业务
收入数据为915914.8亿,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增长率为8.6%,而固定资产增长17.8%,
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产能利用率必然下降。同样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
10月,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3%,固定资产增长18.2%,固定资产增长率依然明显
高于主营业务增长率。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企业盈利下降,金融风险上升。
刘海影先生的研究显示不仅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资本回报率大幅下降

281f47bf19ff38d9440414bbd2d19add.jpeg
更糟糕的是非金融上市公司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与债务规模之比降低到6%(高点20%),
甚至低于贷款成本,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笔者认为上述平均数据依然掩盖了问题的严重性,
当前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的资本回报是比较好的,工业中非周期性行业如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回报也是
不错的,问题集中在钢铁、水泥、造船等周期性行业,这些行业财务状况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以钢铁行业
为例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上半年会员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2.67亿元,虽然略有盈余,
但从利润构成情况看,上半年实现利润22.67亿元中包括投资收益43.21亿元、营业外收支
净额38.8亿元,扣除这些因素,钢铁主业仍然有较大亏损。如果不能从环保、信贷、土地等环节从严把关,
尽快降低周期性工业企业投资以提升产能利用率,同时发挥市场的淘汰机制淘汰一批亏损企业,持续下去
必然发生金融危机。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关统计显示在沪深两市35家以钢铁作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中,
仅去年1年,ZF对于钢铁企业的财政补助总额即达到61.457亿元,这一数目为2011年的两倍。
在淘汰周期性行业中的亏损企业这方面ZF和金融机构需要显示出当年关闭亏损国企的勇气与魄力。

当前,不仅需要压缩工业投资,房地产市场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而且笔者的研究显示美国本轮复苏
已经持续了53个月,长度超过了战后80%的经济复苏周期,

exp.png
而美国的居民支出和企业投资的年增长率都已出现下降的趋势,

pce.png


CAPEX-ND-YoY.gif

美国明年再陷衰退并引发新一轮危机的可能性不小,总体上看经济向下的压力较大 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笔者的建议是继续扩大放开生育范围,在放开单独二胎的基础上,放开城镇户籍人口的二胎生育,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城镇人均现金消费是农村人口的3.2倍,对促进消费有积极意义,不仅如此
城镇的房产绝大部分是被城镇户籍人口买走了,农民工进城买房的比例极低,放开城镇户籍人口
二胎生育对于在危机来临时防止房地产崩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城镇户籍人口只占总人口的约
35%,放开城镇户籍人口二胎生育造成人口反弹失控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鼓励服务业投资,今年前10月的投资中约54.9%为服务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增长21.6%,快于
整体投资增速,而民间投资中服务业投资的增速快于服务业整体投资增速,显示服务业投资的
效益是比较好的。

给公务员加工资,2001年公务员连续两次加薪后,零售占GDP的比例,明显上升对内需的促进
作用非常明显,自2006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59元上涨到2012年的24565元,
翻了倍还多。如果不能给全体公务员加工资也应先给教师和军人等先加工资。






附件列表
CAPEX-ND-YoY.gif

原图尺寸 76.56 KB

CAPEX-ND-YoY.gif

pce.png

原图尺寸 41.92 KB

pce.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0 10:18:22
xiexi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0 17:00:32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了11月份相关经济数据,首先还是来看看房地产开发
相关数据

房地产投资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2013  6670   6463   6047  7618  10030  7474  7818   9000    7573   8719
2012  5431   5496   4908  6378   8397   6164  6914   7358    6583   7143
增幅  22.8    17.6    23.2   19.4    19.4    21.3    13.1    22.3      15      22.1
房地产新开工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2013  23001  15872  16633  18107  22288  16737  15202   17060   11375  24780
2012  20049  19897  14522  15091  19521  11525  19035   12074   11775  15621
增幅  14.7     -25.4     14.5      20       14.2      45.2     -20        41         -3.5      58.6
房地产销售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2013   7361   6631  5855  6017  7512  3173  6175   8304   7210  8708
2012   4145   4527  3749  4511  6382  5385  5312   6343   5947  7225
增幅    77.6   46.5    56.2   33.4   17.7   14.6   16.2     31      21.2    20.5
到位资金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2013   18926  8036  8640  9513  12110  9606  10129  10868   9366  12281
2012   14151  6696  5820  7504  9158    7503  8882    8518    8165   9405
增幅     33.7     20     48.5   26.8   32.2      28      14        27.6     14.7   30.6

随着到位资金增幅大幅反弹房地产新开工和投资增幅同时大幅反弹。但仔细分析
到位资金发现反映销售情况的其他资金增幅逐月下降,11月到位资金反弹主要是由于
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大幅反弹带动的,也许同热钱大量流入有关。

               国内贷款     增幅      自筹资金      增幅      其他资金    增幅   
            2013   2012              2013    2012            2013  2012  
1--2月 3938   3116    26.4   7331    5995  22.3   7570  4933   53.5
3月      1234   1203    2.6     2789    2915  -4.3              2573   
4月      1446   902      60.3   2832    2234  26.8             2670   
5月      1433   1075    33.3   3636    3374  7.8     4408  3012   46.3
6月      1850   1296    42.7   5042    4073  23.8   5183  3756   38
7月      1532   1131    35.5   3521    2693  30.7   4517  3652   23.7
8月      1450   1163    24.7   4065    3756  8.2     4540  3899   16.4
9月      1685   1122    50.2   4458    3398  31.2   4678  3974   17.7
10月   1128   1098    2.7     3422    3077  11.2   4519  3971   13.8
11月   1971   1102    78.9   5646    3859  46.3   4878  4409   10.6

房地产企业历年来以极高的资产负债率在运营,即便在08年金融危机时也没有
像样的调整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房地产企业   75.4  74.5  73.5  72.3  74.4  74.1  72.7  74.1  75.8  74.9  75.0
资产负债率
当前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4%其中蕴含着极大的风险,笔者建议金融
监管部门及时出台措施指导金融机构对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其
超过70%的部分到期收回,不再续贷,以减少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同时减轻
房价上涨的压力。以目前的情况看金融机构对制造业的贷款必然会出不少问题,坐视
房地产大幅上涨,如果明年内忧外患一起发作,房地产崩盘会给金融系统带来极大的
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