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民族品牌”的口号现在喊得很响,可是我要反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会相信我们自己的牌子呢?
这几天正在买手机,一般我们买电子的产品都会信任国外的“大”品牌,一谈到国外品牌觉得就会有保障。可是我却看上了一款国产的机器,从功能和价格上来看,我认为是款不错的机型。但是唯一犹豫的就是它的质量问题。于是我征求了同学的意见,“你也敢买国产品牌”,这是她给我的答复。我没有办法来真正的评价国产品牌,但是从支持国产品牌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应该买自己国家的产品。不过为了少给自己找麻烦,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国外的品牌,寄希望于花多一点的钱来换取一个方便和快捷的服务。买回家后,手机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国外品牌的服务和本国的是一样的,繁琐,不便捷,不能真正的为顾客着想,甚至会出一些霸王条款,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根本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那么民族品牌到底和国外品牌有什么差距呢,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宁愿花高价钱支持国外品牌呢?
所以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要义务的心甘情愿的为国外品牌做广告呢?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份信心留给民族品牌呢,为什么就不能给民族品牌一个机会呢?我想每一个国人都应该反思这个问题。民族品牌为什么就不值得大家的信任?难道真的就那么难做好吗?
首先,无论从技术还是人才方面,中国并不比任何国家差,尤其是人才。我们有些东西也许技术问题还达不到标准,但是一些小的产品难道我们也做不好么,也不能和国外的品牌来竞争么,也要被国外的品牌所挤占么?比如说饼干、饮料之类的食品,很多都是国外的品牌,很多人都喜欢买国外的品牌。
其次,我认为提高品质是民族品牌振兴的必由之路。技术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只要把产品的质量再把把关,只要我们的员工能够用“心”去做产品,做到标准和专业,民族品牌还是很棒的,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差距。
民族感、爱国这些字眼人们常常会觉得是很高尚、很伟大的,其实恰恰相反。有句话说“子不嫌母丑”,不知自己的比喻是否恰当,但是我认为一个人就应当爱自己的国家,就像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一样。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同样国家只是一个范畴扩大了的父母,一个广义的家。可能往往那些最朴实、最真切、最基本的情感反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这也许就是一些人觉得爱国伟大的原因吧。
同学在一家韩国公司工作,他的最大体会就是企业的民族感很强。无论是在人员的录用,和设备的采购上,都以韩国为优先选择的条件。例如,人员的重用会选择朝鲜族人,会选择保持韩国文化和懂语言的人。公司虽然在中国设立,但电脑全部是韩国的品牌。甚至他们的午餐都是韩国人开的饭馆专门来提供的,吃的是韩国的口味。听到这,我在想我们自己。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我们的民族感哪去了,我们自己的家怎么就没人来爱护了呢?
在改革开放,在向别国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请不要丢掉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优势,不要盲目崇外。作为学经济的我们,我在思考,我们究竟能为中国产业做些什么呢?我们有必要来弘扬自己的优良传统。呼唤民族意识,打造民族品牌,希望大家都能够行动起来。
一篇随笔,个人拙见,敬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