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开放,刺激了中国这个巨大经济体的苏醒,可能到今天也无人能否定它对中国的巨大影响。对中国这个人口众多、土地辽阔、地域文化众多的国家来说,市场经济这条路注定了不好走。很难想象,当初邓公是如何统一思想,决然定下了这个影响中国未来的重要思想,他们当时对未来中国产生的问题又有什么样的预见和考虑。
对老百姓而言,政治问题离得太远,而经济问题直接关系自身利益,因此关注多点也属正常。在以前纸质媒体把控社会主流言论的时代,中国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各种问题能够被更广泛地关注、讨论,更迅速的了解、传播,其积极意义自不待言,但是其负面意义有多少人思考过?客观地说,对中国社会的各种负面报道量,绝对是与网络在中国普及的速度成正比。我不反对这个,我们都有权利知道真相,但知道了真相以后该怎么样,好像从没认真考虑过。仅仅通过谩骂发泄,就能够消除阴暗面、解决问题吗?我感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个国家的前途开始担忧,这就像一个家庭的教育,你仅仅告诉孩子社会光明的一面是不够的,因为他们总会遇到社会阴暗的一面。但问题是,教育的关键是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阴暗面,而不是一味否定,好像靠否定就能消除一样。报有这种思想的人,其实都是不健全的,偏激带来的后果就是社会的不稳定,这难道是我们的初衷?难道是我们了解真相的目的?
网络的参与人多,而人类都有盲从的习惯,不管是对真相也好,对谬误同样如此,这是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大家都知道,这点从经济学界从来未在一个经济问题上达成共识可以证明。这里暂且不去评论经济学家的立场、学术水平,我只想说,他们弄不明白的事,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其他人也未必弄得更明白。看看现在网上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哪一个不是以偏概全?因为本质上没有人能“全”,只有上帝才能。说得好听点是窥一斑知全豹,但没人知道全豹是什么样子的,这所有的一斑就和你摸的大象身体部位是一样的了。
本来通过把尽可能多的“一斑”集合起来,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接近这“全豹”,但是我们看到,这里有很多前提。大多借这“一斑”展开的,都是从点到面的推演,从一个现象就放大到整体,好像全部都是这样的,进而就上升到国家危难、国将不国的境界,这还是讨论吗?也许浮躁的年代,网络上的一鸣惊人比就事论事更重要,那么我们就要问,这种讨论的居心何在?是为自己牟利多点,还是真正在为国担忧。现实中,也许很多人原本的出发点是很简单的,但是在网络的放大作用下,出发点和实际效果的偏差就注定了是越来越大。
我有时想,这么多忧国忧民的人在网上发布言论,如果有一天中国真的遇到危机了,他们会以什么姿态出现?这个问题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考虑一下,你看到了现在社会上这么多不公,这么多阴暗的地方,如果中国真的遇到危机了,你会怎么办?想起以前韩国全民主动捐出所有黄金帮助国家渡过难关,以及全民抵制不进电影院看西方大片的举动,心里很不是滋味。韩国就到处都公正了?就没有恃强凌弱?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