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流大事记
1990年,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以吴清一教授为首的"物流研究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物流"为学科名称的正式研究机构。
1990年7月,中国物流研究会撤销,合并到新成立的中国物资流通学会之中,中国物资流通学会以"物流技术经济委员会"名义,继续进行物流的学术研究活动。
1991年下半年,王之泰在中央电视台主讲13讲《现代物流及配送》,教材发行和学员几十万计,是我国首次全国性的现代物流配送教育普及活动。
1992年,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为企业服务的原材料配送中心"。这是在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配送"这种现代物流的形态。
1993年,高等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
1994年,我国第一个民间资本创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宝供物流公司在广州成立,并成功地承担美国宝洁公司产品在中国大陆的分销物流。
1995年6月,国家第八个五年计划重点出版物,王之泰著的《现代物流学》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
1996年,北方交通大学在我国首次招收物流管理工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1999年11月,由中国航务周刊承办,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与世界银行联合主办,邀集中国与物流相关主要部门和领域,在北京联合召开"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国家领导人吴邦国在大会上讲话,强调要重视发展现代物流,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公开讲话谈及现代物流。
2002 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
一、江泽民同志、朱镕基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上指出:要大力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正式颁布。
三、国家首次以国债资金支持物流业发展。
四、“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确定现代物流是流通现代化的三大发展重点之一。
五、外经贸部下发《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国物流企业加速进入中国。
六、科技部批准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七、首部《中国物流年鉴》出版发行。
八、物流人才教育工程全面启动,在学历教育、证书培训、师资培养、实验条件和学科建设方面都有进展。
九、“宝供物流”等4家企业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别授予“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和“中国物流实验基地”。
十、中国物流学会举行首届年会,集中探讨物流“热点”问题。这次评选活动有30 多家媒体参加。
2003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 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全面启动。 二、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三、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
四、温家宝总理在中日韩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晤时,分别提出减少物流环节非关税壁垒,建立物流合作机制。
五、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首次开评,2003年评审结果揭晓。
六、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指导推动下,我国物流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开始建立,全国物流行业统计信息数据首次发布。
七、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对现代物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并向国务院提交调研报告。
八、中国经济经受非典严峻考验,物流系统建设特别是应急物流机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九、“中国物流发展专项基金”设立。
十、中央政府分别与港澳地区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港澳加快物流合作步伐。
200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一、 国家九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二、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批准建立“全国社会物流统计调查制度”。
三、“物流服务业”首次纳入《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四、我国履行入世承诺,12月11日起物流市场进一步放开。
五、 全国集中治理道路运输超载超限。
六、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首开考试,年内获证超万人。
七、 国务院批准取消国际货代企业经营资格审批。
八、 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1月1日起实施,港资物流企业加快进入内地步伐。
九、 物流园区列入国家清理固定资产投资范围。
十、 海关总署批准七个城市的保税区与邻近的港区开展联动试点。
2005 年中国物流与采购业10 件大事一、“十一五”规划首次把“物流”列入要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二、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建立。
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颁布《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 年发展规划》。
四、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次联合发布我国物流经济运行统计数据。
五、国家标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开始实施。
六、首次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召开。
七、第14届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大会在北京召开。
八、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37家物流企业列入营业税改革试点名单。
九、跨国物流巨头并购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物流行业重组整合步伐加快。
十、中国首次定期发布采购经理指数(PMI)。
2006 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一、“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
二、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出《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正式建立。
三、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四、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和天津东疆两个保税港区,批准西安、昆山、宁波、上海松江、北京天竺、烟台、重庆等7个出口加工区进行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试点。
五、新修订的《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和新制定的《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两个国家标准颁布。
六、联邦快递以4 亿美元收购大田集团合资公司中50% 的快递股份,成为物流行业最大外资并购案。
七、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设立。
八、 国内油价两次大幅上调,物流运输成本明显上升。
九、“全国普通货物公路运价指数”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次发布。
十、 原国家邮政局实行政企分开,重新组建新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2007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10件大事 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组织召开“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三、人事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开展首次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
四、经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办公室和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物流行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启动,首批A级信用物流企业产生。
五、我国“五纵七横”公路国道主干线基本贯通,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六、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七、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亿标准箱,连续5年列世界第一。
八、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铁路货运能力提高12%。
九、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十、国际油价一度突破100美元,我国自11月1日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
另: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tanzhixiong,关注物流与流通领域,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