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权力与社会变革:基于博弈论的经济史理论》-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1月1日)
- 外文书名: Public Power and Social Evolution——Economic History Theory Based on Game Theor
- 丛书名: “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后续研究:2
- 平装: 294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7509739012, 9787509739013
- 条形码: 9787509739013
- 商品尺寸: 24 x 16.6 x 1.6 cm
- 商品重量: 499 g
- 品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简介
- 朱全涛,男,1970年生,湖北黄冈人:中山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数学硕士,师从著名数学家姜伯驹院士和段海豹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董辅初教授和厉以宁教授: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color=#444444 !important]管理学院教授:英国科学院(British Acadernv)客座研究员、研究项目负责人:伦敦大学SOAS金融与管理系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与经济史方面的研究:研究还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在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hal of IndustiralOrganization(SSCI来源期刊)上发有竞争理论方面的文章;出版的专著有《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
吴欣望 , 女,1974年生,湖北京山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师从厉以宁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师从辜胜阻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师从文建东和郭熙保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曾从北京大学赴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顾问;英国伦敦大学SOAS金融与管理系访问学者(一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知识产权、创新经济学和经济史等。在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Organization(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竞争理论方面的论文。出版的专著有《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知识产权:经济、规则与政策》《专利经济学》《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等。
读完此书,我自己写了一些对作者观点的总结,并受到了一些启发,有了一些感想。姑且简单称其为 “市场结构经济史观 ”吧 。
无论对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对大量现象进行统一的理论解释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思路,也是产生具有重要价值的新理论的前提。从“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中可以再更进一步地提炼出最为核心和本质的东西——市场结构。从而提出“市场结构经济史观”,用纯经济学的概念“市场结构”代替“制度”来解释历史。“市场结构”是一种更一般化的分析框架,是一种更具有统一解释力的理论和视角。
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数学)研究中,对大量现象进行统一的理论解释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思路,也是产生具有重要价值的新理论的前提。
例如:物理学中爱因斯坦对“统一场理论”的探索。数学中泛函分析使代数学和分析学在方法上的统一和更一般化。
而回顾数学史,数系的扩充,N,Z,Q,R,C。也是在追求更一般的统一分析框架,解释和方法。而克莱因则用“变换群”的观点内在地统一各种几何学理论。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于20世纪初发起了公理化运动,提出以“公理系统”作为统一各门数学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美国数学家伯克霍夫提出用“格”来统一代数系统的理论;其后,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继承公理化运动,提出“数学结构”的思想,把数学的核心部分统一在结构概念之下,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些都是统一性思想和方法在数学领域获得的成功。
同样,追求对历史现象的统一解释也应该是我们从事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一般性和统一性的历史理论框架,使之不同于之前大量历史学家对不同国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细节及其具体的演变过程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学者们对“统一理论”的尝试
实际上,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尝试。
按照诺斯等人(2006)的观点:有记录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从“限制介入”秩序演化到“开放介入”秩序的过程。这可以解释实现人类社会自我规范的制度结构是如何演化的。诺斯等人尝试用“限制介入”和“开放介入”这种概念框架统一解释有记录之人类历史。即:有记录之人类历史就是从限制介入演化到开放介入的历史。
“限制介入”秩序通过使用政治系统来限制经济的进入从而创造经济租值,并使用经济租值来实现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对暴力的控制。
“开放介入”秩序通过向全社会开放对经济和政治组织形式的介入来保持经济和政治上的竞争,并通过竞争来保持社会秩序的自持性。
而每一个精英群体中的成员都有排斥性的特权以控制某种资源或活动。这是精英们控制社会中有价值的经济,政治,教育和军事资源的基本模式。精英成员都能够从对其资源的垄断特权中得到租值。租值是塑造精英统治联盟的重要机制。特权能够形成对进入某领域的限制。而发达国家总是具有开放的竞争性民主制度和竞争性市场经济制度。
这和朱全涛,吴欣望(2011)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按照朱全涛,吴欣望“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的观点:一个人或一个新组建的企业能否有资格自由进入一个市场获取超额利润是社会是否公平的一个关键。
但是,在传统社会,在绝大多数市场上,这种资格并没有赋予每一个人,甚至也没有赋予多数人,而是仅仅赋予极少数人,而这些人通常也是传统社会的统治阶层。甚至在现代社会里。许多市场也设置了很高的进入门槛。一些人为这些门槛的设置辩护,但许多辩护无疑是谎言。
传统社会,常爆发战争,故用封侯作为激励手段鼓励军人建立功业,使之获得爵位,获得特权垄断。通过赋予一个人一定地域的垄断权来激励他建立功勋。与之相配套的还有郡县制,科举制度。科举取士这种精英政治模式也是一种给平民子弟以希望,激励其通过自我努力奋斗,十年寒窗苦读而实现其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渠道。
特权垄断可以获取超额利润。政治市场结构,经济市场结构,国家的兴衰演变史就是这些市场结构的演变史。一般说来,市场结构朝竞争性方向演变通常与社会进步的方向一致。
而在现实中,传统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大多数市场是垄断(或接近垄断)的社会,最常见的垄断方式是区域分割。而社会进步就是不断打破这些市场垄断的过程。特权阶层拥有一些市场垄断权,这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历史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通过打破特权垄断,建立起社会公平,因而实现公平和正义。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市场有更多的竞争者,降低市场准入。
而在现代社会,主要是通过创新获得垄断特权,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来保障其实现。
而市场结构是考察经济是否有效率的出发点。内部贸易壁垒越高,统一的市场被分割的越严重,则经济效率越低。
与新制度史学研究社会从空泛的概念“制度”开始相比,“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认为:研究社会的出发点是市场结构(包括政治市场结构和经济市场结构);在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有非常明确的内涵,它包括三类:接近完全竞争、寡占和垄断。
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应该用市场结构的变迁来描述;政治市场结构的变迁是法律和制度变迁的基础;产权能够改变市场结构,从而影响社会变迁;激励创新和反特权垄断(或者说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是社会进步的方向,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
因此,从“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中可以再更进一步地提炼出最为核心和本质的东西——市场结构。从而提出“市场结构经济史观”,用纯经济学的概念“市场结构”代替“制度”来解释历史。
实际上,市场结构是本质,制度是表象,更具有纯粹,正统经济学血统的“市场结构”是一种更一般化的分析框架,是一种更具有统一解释力的理论和视角。
古代史书为帝王将相作传,讲的是历史的发肤,现代史书为著者立说,讲历史的骨骼。而尝试用“市场结构经济史观”找到历史的基因,则是想解释历史不断重复的原因,找到历史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规律。对古今中外历史演变给出统一的解释和分析。
历史有基因,能遗传,当然也能变异。市场结构就是历史的基因。剔除光怪陆离的外表,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神之间,本质就是交易;差别仅仅在于交易双方获利的大小;而这些差别主要由市场结构决定。暴力服务市场的市场结构是最关键的基因.只有在其之上才能完整地理解宪法、立法和司法,乃至宗教等公共权力。
也就是说,暴力服务市场理论是“市场结构经济史观”历史理论的基石;宪法、立法和司法方面的理论是建立在暴力服务市场理论基础上的,这四个方面的理论是政治市场的核心。而宗教市场,还有新闻市场只是与政治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