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0468 82
2007-08-22

倡导社会责任,呼吁网络实名制立法

--价值中国网创办人林永青致全国人大公开信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数百年不遇的重新崛起的巨大机遇。然而,长期以来,一些网络运营商,为追求网站点击率,对互联网暴力、庸俗、黄色等不良内容推波助澜,导致很多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不健康现象。我们看到,网络上欺诈行为时有发生!网络上所充斥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毒害时有发生!网络上不负责任的言论对社会舆论的误导时有发生!

近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互联网协会所倡导的《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号召博客自律,改善网络环境。我们也感到特别欣慰的事,价值中国网在实践实名制三年之后,我们将不再孤军作战,我们也有了同盟军。但是,我个人对于《自律公约》的举措表示置疑。自有互联网络以来,就有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但至今收效甚微。我认为,只有通过立法,才能实质性地解决相关问题。

“股市带头大哥事件”、“厦门网络谣言事件”我们还记忆犹新!美国年均GDP总额大约是中国的6倍左右,而电子商务总额却是中国的数千倍!韩国正在积极建设一个实名制的网络社会!

显而易见,就中国日益成长的国际地位而言,中国互联网还远未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足够的积极作用。这是网络诚信和社会责任的缺失,而造成的巨大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我们的整个社会,是不是要继续承担诚信缺失所带来的损失?

在此,我们大声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尽早将网络实名制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尽快改善和净化网络环境,鼓励社会责任和诚信,尽快让互联网发挥出更为积极重要的作用,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成立于20045月的价值中国网,是中国最早的一家全站实名制的网站。自创办以来,网站就以实施实名制,倡导专业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杜绝低级庸俗的内容作为已任。三年多的实践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坚持了实名制,每一位我们网站的专业人士都为自己的言论负责,都以传播和交流各个行业的专业化内容作为文章的主要定位,承担了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通过这几年的知识交流、专业分享,广大网友和读者们也充分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更加规范、健康的网络环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相信每一位关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人,都将认识到网络责任和网络诚信的重要意义,我们责无旁贷!每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公民们,让我们共同呼吁实名制相关法律尽快出台!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诚信、健康、美好的网络社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2 23:24:16编辑过]

多选投票, 共有 78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3351 天9 小时9 分钟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22 17:16:00

网络实名制有利有弊,围绕它的争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赞成网络实名制,认为实名制:规范网络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秩序;提升网络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预防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减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现在一些高校校园网BBS对校内网络用户,已经实行“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实名注册制度。

有人反对网络实名制,认为实名制:不方便,不利于自由交流,可能泄漏公民的个人资料,损害公民匿名发布观点的权力等。

郑磊博士向大家强烈推荐价值中国网创办人林永青关于网络实名制的提议,欢迎大家参加调查或发表高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2 18:40: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7:31:00
支持!后台实名,前台匿名,这样效果应该很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7:35:00
我支持实名制,但我认为,网络是否实名与社会责任没有直接的关联,未实名的人未必不具有社会责任.

实名使网络话语权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实名发表见解,特别是对于敏感话题,将会让一部分人有所顾忌,这客观上达到了限制话语权的效果.但是,也要意识到,匿名的话语权本身就不一定具备很强的影响社会的力量,人微言轻的话语权可能并不是发言人本身所愿,应该认识到在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一些话语权自由的范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将有好转和改观,不能因噎废食地因此而否认实名制的优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20:25:00
坚决反对实名,匿名并不意味着没有社会责任感!相反,匿名的人有些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一个言论不自由的社会,匿名使得某些信息的传播和大众的知情权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保障,也使得一个社会更加自由!谁最喜欢实名,专权者,因为他们往往可以用暴力或者潜在的暴力威胁垄断话语权,威胁和恫吓无权无势的升斗小民,使他们住口,最后导致压力无法忍受的火山似的爆发!而匿名使得他们至少可以有渠道有些微安全感地倾泻一些情绪和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4 16:17:00
价值中国网倡议实名制立法,作为价值中国网的专栏作者,我也简略表达过一些个人意见。实名制由官方正式提出大概是去年,但引起了不少反对意见,之后似乎没有再大张旗鼓地推进。其实,早在2003年,清华教授李希光就率先喊出网络实名概念,而国内网站采用实名的也有不少,比如经济学家网、价值中国网等。现在的舆论趋向似乎是以倡导为主,并不主张强制性地执行。

对实名制的顾虑

所谓实名制,一般是指网民在网络必须用身份证上的真名注册。之前有笑话说“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话有些恶搞的意味,也影射了网络生存的现实状态,肆意谩骂、谣言和诋毁盛行,人性缺点得到充分放大,一些人披着不为人知的马甲,不再顾忌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对于网上的“不良”言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我认为从大的方面看,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别:一部分是涉及人身攻击、造谣中伤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言论,一部分是涉及到个人隐私和情感的宣泄,还有一部分是对社会问题的谴责、披露甚至是建言。这些言论背后的人大抵都有“实名恐惧症”,但“病因”却不相同。

考虑到第一类人的情况,我们无疑会赞成采用实名制,但这样是否真地能让“恶人”停止其恶行呢?我猜测,可以起到阻止一些本性不恶的人改变不良做法,但不能让真正的恶人收手。如果期望实名制彻底地净化互联网的环境,提升网民的素质,这是不太现实的要求。对于第二类人,鉴于本人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泄露,而是把网络作为一个发泄情绪的通道,实名制可能会大大增加其隐私被泄密的可能性,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还不够完善之时,实名制将侵犯他们的拥有和行使隐私权。而第三类人严格地讲,多数是善良和有社会正义感的群众,他们希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的话语权,希望对社会尽义务,实名制是否会让他们因言获罪或者受到打击报复,在当前的国内法制环境下,确实是个不小的疑问。

官方大力推进实名制,让这些人怀疑其真实的动机和目的。而这是实名制由上而下推行所遇到的主要阻力。同时,由于西方国家没有出台这样的举措,而尽管同属儒家文化的韩国采取了实名制,但因为韩国几乎不存在言论话题的限制,所以第三类情况不是主要障碍,实际上推行的效果反映出主要是第二类人存在顾虑,而截止目前为止,网上恶意言论并未受到有效控制,说明对于寄予实名制最大希望的领域,这个制度尚未证实是有效的。

采取实名制应该具备基础条件

出于上述三类人的划分,我认为实名制的目标效果应该是限制和惩治第一类人,保护第二、三类人。

对于第一类人,光是实名是不够的,必须相应地将其与治安处罚法规联动操作,使其真正起到有法可依、惩治不良的作用。对于第二类人,如果不能在技术和操作上切实起到保证其隐私权不被侵犯,则不应强制采用实名制,目前国内的信息安全技术确实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同时,人为有意窃取个人信息用于牟利的案例并不少见,而法律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罚也未到位。对于第三类人,需要加以更充分的保护,在未形成全社会的自由话语权之前,实名制可能使得来自公众对社会的监督力量受到削弱,其负面效果大于正面意义。

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改善以及法律对于个人信息披露的保护程度不断加强,会逐步改善第二类人对于网络实名的信任,而一些地方政府最近出台的保护第三类人的规章,似乎显示了政治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如最近洛阳市的做法,似乎是走在了各地政府的前面,洛阳市政府专门出台通知,保护网民的真实身份信息不被泄露,禁止打击报复。该市政府认为网络言论“尤其对改进党政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关注民生解决民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知明确要求:“保障公民言论自由,严禁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追查网民真实资料进行所谓的“调查”,甚至打击报复。”“电信运营商、设立在我市范围内的各论坛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保护网民隐私权的各项政策、法律规定,严禁擅自向无关部门提供网民的一切真实资料。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受理和查处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追查网民真实资料进行打击报复的情况反映,对情况严重的,要迅速通知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必须承认,实名制会让部分人的网络话语权受到一些影响,实名发表见解,特别是对于敏感话题,会让一部分人有所顾忌,客观上限制了他们的言论自由。洛阳的做法是可取的,如果能够切实执行,确实能够解决令网民们最恐怖的因言获罪的担心,使得网络成为一个良好畅通的舆论监督通道。

支持网络实名的边缘理由

尽管我对采取实名制提出了前提条件,我仍然认为实名制有可取之处。我想从如何通过实名制来提升网民素质谈谈看法。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网民数量超过1.6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推算,在年底有望达到2-2.5亿人,这几乎已经超过了城市人口的一半。我们不必去计算这其中有多少“恶人”,实名制如果能使部分有不负责任想法的人停止恶意行为,也是一件净化社会空气,提升网民素质的好事。多数国人还是比较爱惜自己的面子,不太愿意抛头露面地做一些有违公序良俗的事情。

我支持实名的另一个理由是希望实名制能够对于改善个人诚信起到一些作用。实名制的一个初衷是带来责任、礼貌和信任。国人的缺乏诚信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造成了交易成本巨增,甚至影响到一些交易因为相互担心诚信问题而无法进行,也影响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如果为实名制的推广安排时间表的话,我认为凡与商务活动有关的网络应用,应该先行采用,建立网络信用制度,力求先在网络空间上取得诚信建设的成果。

推行实名制,应避免由上而下地推进,以避免带来行政机关以公权力介入私权利、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嫌疑,实名制应该是一种自愿的契约行为,网民也由权利要求网站防止隐私泄露的责任,有效地保护自身的隐私。对于采用实名制还不太成熟的领域,可以考虑在网站定位上进行细分,对于涉及个人隐私内容和社会政治内容的网站,可以暂不要求强制采用,由网站管理人员负责监管。

我认为实名制应该提倡,但不应该强制实行。在与社会责任密切相关的领域,应该认识到,匿名的话语权本身不具备很强的社会影响力,人微言轻的话语权可能也不是发言人本身所愿。这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在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一些话语权自由的范围,希望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将有好转和改观,在不久的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放下防卫的包袱,真心诚意地建设和谐的网络社会。



7月27日,韩国《促进使用信息通信网络及信息保护关联法》生效,1150家网站将按照政府要求开始实行实名制,要求注册时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发言则依然可以使用网名。目的是为了减少网络上的谩骂恶搞、虚假消息和色情暴力。韩国两家最大的门户网站,Daum和Naver则从7月1日就已经提前开始实行实名制,日前的统计结果显示,实行实名制后需要删除的帖子和实行前数量持平,恶意言论并未受到有效控制,如7月份,拥有韩国排名第一的检索门户网站Naver的NHN的新闻恶意帖子删除数量为30.5万个,占所有新闻帖子(636.3万个)的4.8%,这一数据与实施实名制的前一个月持平,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动。与NHN一同提前一个月引入实名制的Daum,也出现相同的情况。这些措施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因为每天无论是新闻版面还是论坛栏都被恶搞的帖子所淹没。但韩国官方的说法不同,韩国信息通信部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实名制测试之后,门户网站恶意帖子的数量本月急剧下降。”

  
作者:郑磊 http://charlielzheng.chinavalue.ne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