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642 13
2007-08-22
<P>能问大家一个概念理解上的问题吗?与经济学有关的。这个问题,我想了几个星期还是想不明白。</P>
<P>首先,得给出两个定义。<BR>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P>
<P>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P>
<P>接着有一道习题是检验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的。它要我把一些题目归入微观经济学或者宏观经济学,其中有一个使我比较困惑:ZF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P>
<P>大家认为这一项应该归入哪里?</P>
<P>我的问题如下:<BR>一、凡是与ZF有关的,就一定是宏观的吗?<BR>二、如果民众因环保意识的提高而拒绝买油耗大的汽车,使油耗大的汽车销量下降,这毫无疑问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里面的。但是,如果是ZF因为环保问题采取措施而导致相同的结果,那这是属于微观还是宏观?这一问题可以简化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判别到底是在于经济活动的过程还是经济活动的结果。</P>
<P>如果是过程的话,那么凡是ZF干的就都是宏观的了,那么给出的定义又好像不是这样。如果是结果,那么ZF动用国家资源来进行经济干预难道又不是宏观的吗?</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23 16:32:00

不客气的讲,什么宏观啊微观啊,人为分割,纯粹是脱裤子放屁,目的就是把你弄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8:46:00

答:

问题一:与政府有关的当然不一定是宏观的.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政府对企业税收,税收引起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净损失就是个微观的问题.

问题二:老实说,我也没想清楚,但是觉得,宏微观总有重合的部分,宏观蕴涵着微观,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关于这道题本身,个人认为既然它问的是:对废气的影响,那么你就不用过多考虑销售量的问题,因而是个 宏观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9:49:00
以下是引用讨人娴在2007-8-23 18:46:00的发言:

答:

问题一:与政府有关的当然不一定是宏观的.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政府对企业税收,税收引起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净损失就是个微观的问题.

问题二:老实说,我也没想清楚,但是觉得,宏微观总有重合的部分,宏观蕴涵着微观,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关于这道题本身,个人认为既然它问的是:对废气的影响,那么你就不用过多考虑销售量的问题,因而是个 宏观问题.

嗯,我考虑销售量主要是因为对废气的影响是销售量的变化所造成的,而且《经济学原理》的辅助用书对这题的答案是:这是个微观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21:01:00
宏观经济学分析总是把所有家庭看作是一个单位(家庭部分),把所有企业看作是一个单位(企业部分),把各级政府看作是一个单位(政府部分),力图研究整个经济的结构和行为。宏观经济学的关键因素包括全部产出、全部就业、全部收入、全部开支和全面价格水平等。


相应地,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经济的具体单位,而不是聚集单位。它企求解释个人、家庭、企业和工业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原则,并研究各种市场结构和表现。消费者和家庭的开支水平,具体企业和工业的价格、产出决策,工资率,竞争机制和作用,市场结构及社会效益等,都是它需要研究的变量。可以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树木,而不是森林。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不是相互对立的。过去西方经济学者对宏观经济学不很重视,因此,宏观与微观也就不是分得很清的。自亚当·斯密开始,一直到马歇尔,都比较注重于微观研究。在凯恩斯之后,也就是被西方称为经济学的一场“革命”发生之后,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才开始比较明确地分开了。这最初是由拉格纳·弗里希(Ragner Frisch)在一九三三年提出来的。后来,逐步形成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微观经济学。也正因为过去一段时间曾忽视宏观,偏重于微观,后又偏重于宏观,忽视了微观,所以现在西方经济学界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宏观和微观一样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21:03:00

现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实际上争论属于哪一门类没什么意义。现代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一体化。经济学家们热衷于从微观层面的经济当事人行为来解释宏观经济变量,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有“哈佛神童”之称得萨缪尔森认为,未来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新旧理论的综合已经开始启动。

其实楼住的问题归入管制经济学比较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