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xharea在2007-8-23 0:24:00的发言:新华社讯: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日前,中国传媒大学星光校区组织学生进行了2006—2007第二学期初评教师的活动。根据规定,满意度低于80%的教师将予以撤换。学校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了师资队伍。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此次初评采用无记名方式,学生对教师精神状态、语言表达、讲课方法、师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最终结果为:王灏老师的满意度为88.6%,王四新老师的满意度为96.9%,吴秋雅老师的满意度为100%,刘健贺老师的满意度为88%,张洁老师的满意度为100%,徐竞涵老师的满意度为97.4%,李艳老师的满意度为94%,冀文涛老师的满意度为100%。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老师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喜爱。个别老师满意度低于80%,学校进行了调整,淘汰率为11%。
学生打分考评教师,掌握教师的教职命运,此话乍听很刺耳,其实不然,公务员能下岗,工人能下岗,教师凭什么就得抱着铁饭碗?现在教师上岗不光看学历,不具备能力下岗也难免。优胜劣汰,教师下岗,势在必行。
其实,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首先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谁最有说话的权力?当然是学生了,“铁饭碗”的机制,致使学校管理松弛,部分教师养尊处优不思进取,从而阻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或许,“鲶鱼效应”能给我们一点启示。挪威的一渔港,渔民所捕的不少沙丁鱼很快就奄奄一息,他们只有忍痛低价卖出。但渔民汉斯的鱼却个个活蹦乱跳,能卖个高价。原来,汉斯每次都把一条窜来窜去的鲶鱼放进鱼槽,沙丁鱼感到惶恐不安,四处游动,因而保全了性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所以,如果能恰当引进竞争这条“鲶鱼”,学生这条鲶鱼最能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兄的观点有些不对哟 。
第一, 公务员有因为来办事的人评价不高 而下岗的吗?请你提供调查资料。
第二, 你对公用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也不够了解哟 。我不想多说了。:)
第三, “教师队伍的素质,谁最有说话的权力?当然是学生了”这显然是十分片面的了。师生关系与市场买卖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希望老兄不要把这两种关系混淆了。学生是因为不懂,所以才是学生。一个不懂的人怎么会是对懂的人最有评价权力的人呢?看来,你老兄对教育这一行太不了解了。估计你不是教师。你一点都不了解教师。对某个老师的课好不好懂、是否容易接受、是否有吸引力,学生是最有说话权力的。但对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学生就不是最有说话权力的了。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与教师的素质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听不懂老师课,就说教师的素质不高吗?或者,学生对老师的严格或严厉要求不满意了,就说教师的素质不高了吗?
第四,“如果能恰当引进竞争这条“鲶鱼”,学生这条鲶鱼最能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主人翁,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请你看看当今的“小皇上”,哪个不是主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吗?你老兄为什么不看看现实呢?
老兄的推理是完全错误的。我仅仅指出上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