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欢迎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5 21:00:52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技术:交通及物流技术(例如高速铁路、公路技术)
制造技术:从制造产品到制造装备的转移
农业技术、节能技术等等……
这些问题确实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建议采用“人民战争”的思路。技术难题向全民招标,重奖有贡献的人员。
怎么掏啊 能否具体点
为什么现在成熟了?成熟的条件是什么?怎么判定现在成熟了?
1、已经形成在华外企产品市场
2、在华外企人才群已经完整配套地发育成长起来了
3、在华外企所用设备已经能够自己制造或确定进货渠道
4、市场化、信息化和资本社会化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机遇: 更多就业问题会解决,市场产品更多样化, 思维方式,工作,生活约与世界接轨等. 晚上都歌舞升平点, 老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起码现在.
挑战: 按现在招商引资的搞法, 一直搞下去的话, 越搞越不可控, 可以控制这些外资的手段越来越少,效果越来越差, 最后失控,失调, 如果这些是经济的主要成分的话, 会导致严重经济危机,乃至其他危机. 这个群体基本都不是宏观调空手段可以明显起作用的群体.
平衡点: 没有. 摸着石头过河.
世界制造中心难道就是外资企业中国制造中心?
曾听见过国内一特区的市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说过:“引进外资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命......”,就是说没有了外资,这个特区就没命了。这恐怕不单是这个特区的事情了,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外资依赖症。
为什么要把我们的事情都交给外国人来做?
同意!目前国内一提到“世界制造中心”和“世界工厂”,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引进外资企业,严重的“外资依赖症”!
应该怎么样,是一回事,
事实现状又是另外一回事.
米前"世界工厂"的事实,多是外资厂生产出口的东西数量,及覆盖范围之大,以及为此而进口的原料等 所引起的. 这是感觉,没有数据支持. 不过应该没多少不同意见!
今天可以这样说,没有外资,根本就没有世界工厂, 我们理想是怎么样,将来会怎么样,不是这里讨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