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过大终将让中国经济摊上大事 、投资冲动、信贷松动、超额发行、缺乏约束
经历前几年高增速的M2后,
预计2013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预计2013年M2增长目标为13%左右;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我国广义货币余额M2将在2013年一季度达到100万亿元,这个原本很专业和小众的问题,竟成了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财经话题之一。中国印钞票太多,比美国、欧洲多好几倍,货币过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的结论,甚至有人认为“将引爆货币危机”。
2012年中国M2与GDP的比值达到历史新高:1.88倍。到2012年底,我国银行体系总资产接近130万亿,是GDP总额的250%,一半多的资产都是与实体经济无关的“非信贷资产”。
反方看法: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
2002年末我国M2余额18.5万亿,去年末为97.4万亿,10年增长了5.26倍。因此,期间央行行长理应为“M2先生”。非理性需求和价格信号错误只能也只会创造虚假繁荣——泡沫。
中国M2过大真实原因是经济由ZF主导和经济主体性质决定的。准确的说就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地方政府、国企和国有银行没有预算硬约束、缺乏自律野蛮扩张导致的货币需求紊乱,货币供应并非主因政策。
金融危机后,随着“四万亿元”拯救计划推出,新增信贷规模已从此前年均3万多亿元的常态激增至7万亿元以上,近年来则高达10万亿元左右。真正要重视的不是M2,而是M2飙涨背后的经济模式。ZF主导、投资拉动型的经济模式,不仅是中国此轮通胀的根源,也是未来真正的隐患所在。
根据2012年年初央行目标同比增长14%来衡量,到2012年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M2将突破97万亿元,而在2013年一季度末,该数据极有可能接近甚至超过100万亿元。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
刚刚完成换届的地方ZF,近八成省区市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两位数,部分省份甚至推出万亿投资规模,
隐现的地方“投资冲动”,数据显示,山西、辽宁、河南、陕西等19个省区市将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设定在20%及以上,贵州、黑龙江等省更将此目标设定在30%。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结构失衡问题,若继续加大投资,将使原本就阻力重重的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举措落实起来“难上加难”。
正方看法: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内生性所致。
巨量信贷投放跟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系。一方面,城市化正处于起飞进程中,高速公路网、铁路网、机场、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这些都需要中长期贷款来完成,M2随之被不断创造出来。此外,住房制度改革将土地和商品房推入了货币化进程,房地产成为全社会最热的议题,这也构成了信贷投放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化起飞、商品房进入市场,这都是信贷投放——M2飙涨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经济内生所致。
转载:http://www.infosyscapital.com/article.asp?id=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