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401 0
2013-03-05
中国社科院2013年2月22日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近50倍。调查显示,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
图表1:养老金待遇最高差50倍
调查发现,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待遇差别较大。福建厦门的被访者在2011年8月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50倍。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中,75.4%的老人养老金在2000元以内,有的甚至低至200元,仅有1位老人的养老金高于4000元;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3位老人养老金都低于2000元;而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高于4000元,并且无一低于2000元。调查人员特别说明,厦门市养老金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事实上全国的养老金双轨制或许更甚于厦门市。
中国社科院在河南、福建、陕西、内蒙古、重庆五省市的2000份调查问卷显示,在领取了养老金的人中,近40%的人都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其中参加新农保的人认为不能满足需要的感受最强烈,占78.9%;其次是居民占56%;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只有3.8%认为不能满足需要,但却有53.8%的人认为完全能满足需要。
《绿皮书》指出,目前我国以养老、医疗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多种制度,急需整合管理体制,增强社保在实践操作中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1.专家建议
改革中努力让人们缩小强烈的落差感
对于《报告》中发现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保中心主任王延中表示,政府对于减少社会不平等的责任需要从客观的不平等和民众的不平等两个方面努力。
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尤其对于农民,实现其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的接近,缩小基尼系数,努力达到客观上的不平等程度的减小,这是减少人们不公平感的基础。另一方面,对于主观态度,主要把握的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式和目标,努力让人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感觉与自己以前的状况相比,不会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同时,与周围的人群相比,不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
对于城市中不公平感较强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加大他们内部的再分配,缩小他们群体内养老金待遇的差距,也是减少他们不公平感的途径之一。
2.各方回应
(1)养老金缺口将达18万亿风险被夸大解决很简单
此前,有媒体报道,据专家推算并预测,我国养老金缺口到2013年将达到18.3万亿元。而关于养老金缺口的种种预测更是层出不穷。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曾表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总体收大于支,不存在基金缺口问题。
中国社保学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建伦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金昌均明确提出,社保资金缺口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养老保险无论实行资金积累制,还是现收现付制,只是制度设计问题。无论实行什么制度,只要是养老保险,一旦出现资金缺口,最终均会由政府出面解决。
出现资金短缺时,解决起来也非常简单。要么延长退休年龄,要么用财政收入支付养老金,要么提高缴费比例。具体来说,解决现收现付制出现养老金资金不足的问题,要比解决积累制出现的资金缺口问题,还要简单一些。
(2)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改革应实行“个人两项缴费”
人社部昨天透露,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提出,在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单位与个人缴费、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待遇与缴费长短和多少更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实行适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补充养老保险办法,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桂世勋教授表示,目前企业和职工必须同时缴纳一定年限的养老保险费,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职时个人却不用缴养老保险,退休后直接领取养老金。同时,现在退休人员计发养老金的办法不同,造成了现阶段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比城镇退休职工养老金要高1倍左右。
桂世勋认为,应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实行“个人两项缴费”和构建“过渡性退休补贴与职业年金消长互补机制”,这也是增加公平性的关键。“个人两项缴费”即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既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又缴纳职业年金保险费。“过渡性退休补贴与职业年金消长互补机制”将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收入,除基本养老金支出外的部分,补充到养老金中。
(3)建社保正常调整机制增税降费发国民养老金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我国应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研究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科学方法,实现社会保障待遇的正常调整,使保障水平持续、有序、合理增长。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坚持和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在全面实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并向高龄老人适当倾斜。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表示,目前我国养老金待遇水平确实较低。这突出表现在职工养老保险金虽然连涨8年,可仍未明确稳定的调整机制。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更低。
他认为,中国养老保险的问题与以工薪收入为基础的筹资方式密切相关,改变筹资方式才是治本之策。他建议,在当前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全面实施之后,应将增值税标准税率从17%增加到20%,同比提高增值税其他税率和消费税税率,并将这两类税收的20%建立国民养老计划,用于给所有老年人发放国民养老金。各地区城乡还可根据当地生活费用予以调整。
与之同步,将现有的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低到13%至18%,设置多档供企业、职工选择。这一改革更为适合国情,有利于缓解养老体系财务压力,也更适合中国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等特点。


我国养老金情况分析: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4492.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