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555 8
2013-03-05
今天学英语的时候看见了这个second-round effects,出于好奇,谷歌一下好像是叫第二轮通胀效应。不知道什么意思,谁能解释下呢?本人对经济什么的一窍不通,最好来点通俗易懂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24 18:46:16
 中国第二次通胀

  投资和货币供应急刹车的结果,是经济发展放慢。不论是政府还是国民,在经历了10年的高发展后,谁也不能接受经济发展的放慢。于是,为了吸引投资,政府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更多的经济领域向民营开放,更多的吸引外资政策出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明确提出“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

  新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经济活力,中国经济再一次快速增涨。海南房地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百万、千万富翁的神话。股票这个新生事物,为中国资本市场造就了第一批“杨百万”。1993年,中央宣布,所有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翻翻”。人民收入的增长,进一步刺激了消费,消费刺激生产,生产刺激投资,大批新工业项目的投资建兴,加重了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的负担。基础产业的瓶颈造成了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急剧上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又引发了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中国第二次通胀到来。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原有的优势地位已经完全丧失,相反体制的矛盾突现。因此第二次通胀中受冲击的不再是民营企业,而是国营企业。大批国有企业的停产,使“下岗”一词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词汇。

  吸取第一次通胀后急刹车的教训,中国政府开始学着象西方国家一样,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存一万元钱,年利息2500元,这种高利率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见的。为了抑制股市的投机,“涨停板”、“T+1”、调高交易税数管齐下,最终导致了1995-1996年的两次大跳水,中国股市进入长达数年的“熊市”。中国股民用“血”的代价,明白了“套牢”一词的含义。

  一系列政策的结果是货币的回笼,通胀的消失,同时也造成经济发展的放慢。标志之一是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烂尾楼”成为一大景观。五、六年中GDP增涨率从11%以上的高峰,逐步下降到8%左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5 07:45:01
举个例子:最初的通胀是由于需求过多引起的,这次通胀引起物价上涨;接下来物价上涨会引起工人要求增加工资,那么工资增加就会再次造成通胀,这就是第二轮通胀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5 11:18:37
正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09:52:25
简单说,持续传导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8 22:10:28
落墨7 发表于 2013-3-24 18:46
 中国第二次通胀

  投资和货币供应急刹车的结果,是经济发展放慢。不论是政府还是国民,在经历了10年 ...
thank 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