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谈论20%所得税的问题,可以遵从以下逻辑思考几个问题:
1、税收能否转嫁?一般来讲,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的商品的课税更易转嫁,通俗的讲,就是卖方市场中税收更易转嫁。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来看,显然仍然属于卖方市场,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大规模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供应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短期内的卖方市场格局不会改变。因此,20%所得税会转嫁给消费者。最终的结果就是二手房价格上涨。
2、对新房价格有怎样的影响呢?首先,人们对房子的需求有新房和二手房两种。二手房价格上涨,会对二手房需求形成一定挤压,导致需求向新房转移。在新房供应量不变的前提下,新房价格必然上升。如此,这个20%的所得税就不能实现降低或者稳定房价的初衷。
3、新房供应量会增加么?应该看到,新房供应量增加的一个前提是土地供给增加。那么,土地供给会增加么?目前,中国地方ZF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对等的现状已经决定地方ZF不会大幅降低土地价格,或者说不会减少土地收入。因此,可预期的是ZF会通过限制土地供给来增加土地收入。
4、以上分析还或略另外一块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保障房建设。保障房的建设对房价的影响,一般来说都是负相关的。从全国的层面来看,保障房的增加会降低商品房市场的需求,从而导致商品房价格的下跌。但是,对于一线城市而言,这一规律似乎并不起作用。因为,各收入阶层之间出现严重的断层。对于具备享用保障房资格的人群来说,目前商品房的价格是他们不能够接受的。经济学上所讲的需求指的是“有意愿且有能力的购买”。因此,他们并不形成对商品房的需求。保障房供给的增加,可以缓解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但对中国的“中产阶级”的住房需求似乎鞭长莫及。
5、究竟应该如何控制商品房价格呢?20%所得税的初衷是为了抑制投机性需求。但是由于卖方市场的特性,这一税收可以被转嫁给消费者,因此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其实,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路,更多的从存量上思考出路。诸如对于拥有2套、3套、4套房子的人按累进税率征收存量税(如房产税等),直接提高其拥有住房的成本。这样既可以保护刚性需求,也能够真正抑制投机性需求,从而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
当然,控制房价也是一个体系性的工作,任何单一的手段都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抑制房地产的投机性需求的同时 ,更应该为这些资金寻找其他投资途径,诸如股市、实业产业、民间金融等。正确引导资金流向,有堵有疏,这样方可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