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中国的今天,经济学已进入“实践证伪”阶段,出现女经济学家的概率无限接近零~~~~~~~~~~~~除非,史上次个武则天或英式伊利莎白女皇再或印度女总统又或德国或韩国女掌门等等,可生存的政治和社会土壤的出现~~~~~~~~~~~~
P。S。回想工作N年来,沾了学术边的各种成果基本不可能靠前署名,甚至主动放弃署名;回想各类学术讨论会、政策宣讲会、千人以上规模ZF正式会议以及出版社选题/发布会议等场合,不戴眼镜根本没机会发言,面对不学无术者发出的非理性、“挑衅型”争鸣基本不可能回应;再想到连新东方“玉米糊”大师都认为:读过200本书、接受过本科教育者,即可成为社会顶级精英~~~~~~~~几千年来依靠农业出苦力粗暴武力和YU民政策周期性获得并维持国家ZHENGQUAN的我们的社会,沉淀了/并早已习惯于/如此厚重、近乎不可能改变的“逆向淘汰”机制——我们怎么可能去期待女性知识分子在经济学领域/以及其他很多需要运用“智慧威权”的领域/大放光彩,这与苛求我们的经济政策制订的历史进程具有可“证伪”的科学性类似,几乎等同于“在黑暗的房间里寻找一只不存在黑猫”,颇具一些黑色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