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和买房哪个合算?(简单计算)
假定现房买价100万元。房子75年后报废,剩下房屋所对应的地皮费价值50万元,我们计算租金应当多少,才正好与100万元投资于债券(相当于储蓄利息)所获收益相等。
年利率按4%计算,则连本带利每25年增加一倍。100万到25年后成为200万,50年后成为400万,75年后成为800万。房价残值(即土地价)50万,那么在这75年中,还应收取租金750万元,正好每年10万元,月租金为8333元。
而现在一套这样的房子,月租金还不到4000元。房主经营房屋出租,还没有把资金储蓄起来坐享利息收入来得合算。
所以,假如房价、租金、币值稳定,现在的买房是不如租房合算的。
还可来个最简单的计算。储蓄资金每25年增加1倍。假定房屋不折旧,到25年后仍然是现在的价值100万元,那么25年中应收入租金100万元,每年4万元,每月3333元。
最简单地说,月租金等于房价的1/300,才正好平衡。考虑到房屋必然折旧,此后出租的租金会减少,那么新房子的租金应当还高才对……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民间原创经济理论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586056
你上面的计算中有两个关键数据:
1。年利率按4%计算,则连本带利每25年增加一倍。
2。月租金等于房价的1/300,
也就是说,如果将100万元存在银行里,25年的利息是100万元;如果将100万元买成房子出租,25年的租金也是100万元,这二者刚好相等。按这个算法,如果租售比小于1:300,租房有利;如果租售比大于1:300,购房有利。但是,如果考虑到房子的持有成本的话(如维修费等,通常由房主承担),1:300这个比例数可能还要上调不少。
但是,目前的租售比往往早就小于1;300,几年前有的地方就达到了1:600
,但还是有那末多的人要购房。对此现象的解释只能从两个方向去考虑:
(1)价格预期;如果购房者预期房价还会不断上涨,就会踊跃购房;如果购房者预期未来房价将下跌,手中有多余房子的人就会抛售房子;
目前ZF宏观调控政策打击对象就是房产市埸的投资者或投机者,但是,在现行的租售比下,一个投资者如果试图通过买了房子后出租给别人,靠收租金来获利,肯定不如将钱存银行;投资者之所以现在还要投资房产,主要就是预期大城市的房价还要上涨。这就象我国股市上的投资者,其获利的途径主要不是靠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而是靠博差价一样。另外,缺房者担心房价和房租不断上涨,也促使其买房。
2。购入的属于自己产权的房子能对消费者提供某些特殊的效用,是租来的房子所不能提供的。从这个角度说,租房不能代替买房。这个“特殊的效用”是什么?是值得我们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