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986 0
2013-03-11
行业整治不改产能过剩格局血铅事件诱发全国史上最严厉的铅蓄电池整治:2011年1-5月,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市血铅超标事件不断涌现,对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环保部、工信部等九部委联合全面启动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整治。5月18日环保部下发《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全面严厉整治铅蓄电池、再生铅行业,并于同年7月30日前公布辖区内铅蓄电池企业信息,接受公众监督,自此史上最为严厉的铅蓄电池行业整治拉开序幕。
截止2011年7月底,全国各地共排查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企业1930家,其中被取缔关闭583家、停产整治405家、停产610家、在建80家,仅有252家企业正常生产,占比仅13%。截止2011年11 月底,全国排查铅蓄电池企业1961家,其中被取缔关闭752家、停产整治552家、停产262家、在建56家、在建停建7家,正常生产企业增加80家,达到332家,占比仅17%左右。
图1: 截至2011年7月底铅蓄电池整治情况 图2: 截至2011年11月底铅蓄电池整治情况


铅蓄电池进入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名单:2011年12月26日工信部下达“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19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与“十一五”相比,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增加了铅蓄电池等7个行业。2012年工信部下发的铅蓄电池淘汰产能目标2000万kVAh,目前已公布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中的铅蓄电池产能约1600万kVAh,约占2011年铅蓄电池产量的11%左右。
《铅蓄电池准入条件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2012年3月工信部网站公布《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5月《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正式公布,并于7月1日实施。准入条件要求新建、改扩建铅蓄电池同一厂区产能不低于50万kVAh,现有铅蓄电池同一厂区产能不低于20万kVAh,现有商品极板同一厂区产能不低于100万kVAh,而且不允许极板、外购极板组装电池的改扩建,同时对生产工艺及设备提出明确要求,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
表1: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

消费税征收、合格企业名单公布将进一步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2012年11月底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金良透露,税务总局、财政部拟对铅蓄电池征收5%的消费税,据调研了解,征税对象并非所有铅蓄电池,而是针对落后产能,主要大厂均不在征税范围内。2012年12月工信部和环保部联合印发《铅蓄电池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将组织相关协会和专家审核申请准入公告的铅蓄电池企业名单及资料,并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名单,届时未进入准入公告名单的企业将在绿色信贷、上市、融资、绿色出口等方面面临压力。
产能过剩格局依旧
铅蓄电池行业整治已历时1年半,目前来看整治已接近尾声。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铅蓄电池产量数据来看,铅蓄电池产量增速已恢复至整治前的水平,说明铅蓄电池产能已快速恢复,行业供给大幅增加。
图3: 铅蓄电池月度产量 图4: 铅蓄电池年产量


铅蓄电池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根据环保部最新公布的各省铅蓄电池企业情况,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国铅蓄电池企业1151家,其中在产企业414家,占比36.0%,在建企业67家,取缔关闭242家,停产整治207家,停产20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铅蓄电池企业数量减少810家,但在产企业增加82家;与2012年7月底相比,企业数量仅减少16家,在产企业增加25家。由此可见,行业整治已导致大量不合格的铅蓄电池企业关闭,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但到2012年底,大规模的整治已基本接近尾声,未来将进入对铅蓄电池企业的持续、动态管理期。根据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协会预测,到2015年,铅蓄电池企业数量可能减少至300-500家左右。
图5: 铅蓄电池企业数量

产能快速恢复,过剩格局不改
在行业整治过程中,从总产能来看,全行业变化不大,极板和电池组装总产能分别维持在3亿kVAh和4亿kVAh左右,但在产产能变化较大。随着企业搬迁、整改的完成以及部分在建产能的释放,铅蓄电池在产企业数量稳步增加,在产产能快速增长。截止2012年11月底,电池组装在产企业350家,在产产能2.61亿kVAh,同比增长74.40%;电池极板在产企业224家,在产产能2.22亿kVAh,同比增长82.06%。截止2012年11月底,全国铅蓄电池产量约1.58亿kVAh,预计2012年全年产量在1.72亿kVAh左右,以在产电池组装及极板产能测算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66.06%和77.50%,行业产能的快速恢复导致铅蓄电池产能过剩的市场格局依旧。从上海有色金属网跟踪的铅蓄电池行业开工率数据来看,2012年行业整体开工率持续下降,2012年12月维持在56%左右,动力型电池开工率甚至低于50%,反映整个行业仍处于供过于求格局。
图6: 铅蓄电池行业总产能(万kVAh) 图7: 铅蓄电池行业开工率持续下降


图8: 截止2012.11月底极板加工企业整治情况 图9: 截止2012.11月电池组装企业整治情况(按产能算)
(按产能算)


图10:截止2011.11月底极板加工企业整治情 图11:截止2011.11月底电池组装企业整治情况(按产能算)
况(按产能算)




从在建产能来看,截止2012年11月底,极板在建产能仅2718万kVAh,电池组装在建产能约6169万kVAh ,分别占现有在产产能的12.26%和23.71%,未来极板的新增产能投放压力相对较小,电池组装新增产能投放压力较大。从行业分布来看,超过1/3的在建产能都是动力电池,在建产能规模超过1000万kVAh,2013年动力电池的新产能投放压力很大。
图12:铅蓄电池行业在产/在建产能情况(万kVAh) 图13:铅蓄电池在建产能分布


总体来看,经过1年多的行业整治,铅蓄电池行业淘汰了大量中小企业,但由于这些中小企业产能占比很低,因此铅蓄电池总体产能变化不大,而且随着企业的复产及大厂在建产能的释放,行业在产产能快速恢复,产能过剩格局重现,尤其以进入壁垒最低的动力电池市场为甚。从本质上来看,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还是行业技术壁垒低、进入门槛不高而且退出成本很低,如果未来不能执行严厉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和退出成本,行业供求失衡的格局很难改变。
大厂扩产积极,但市场集中度提升缓慢
趁行业整治之机,铅蓄电池大厂都在积极扩产,尤其是以市场非常分散的动力电池和起动电池为甚。动力电池两大龙头天能和超威计划2012年底产能分别达到8000万只和7500万只,同比增长33.93%和23.08%,两大龙头合计产能占动力电池总产能的比例估计提升至50%左右,2013年两家公司产能还将分别进一步扩张至1亿只。在起动领域,骆驼、风帆、江森自控等大厂都有扩产计划。2012年底骆驼的产能已扩至1500万kVAh,同比增长50%,未来两年内还将扩产800万kVAh;风帆提前投建增发项目,2012年底产能达到1300 万只,2013年将达到1500万只;江森自控则在重庆扩建600万只产能,最快明年投产,同时还在天津规划了600万只产能。相对于动力和起动电池市场,通信电池下游客户集中,市场进入壁垒较高,通信电池产能扩建相对较少。
图14:超威和天能的产能扩张(万个)


表2:起动电池大厂扩产情况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铅蓄电池企业数据,通过对各个细分市场龙头企业的在产产能进行统计,如表所示,截止2012年11月底这15家细分市场龙头企业的在产极板和电池组装总产能分别为5468万kVAh和7961万kVAh ,相比于去年同期,龙头企业总产能占行业在产产能的比例并没有明显上升,极板产能占比甚至略有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量企业复产导致在产产能大幅增加。
表3:各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在产产能统计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分析: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4605.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