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喜丸子被译成Fourgladmeatballs(四个高兴的肉团),木须肉被翻成Woodmustachemeat(木头胡子肉),醉蟹成了Drunkcrab(喝高了的螃蟹)……现在,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中餐英语菜名可能从北京市餐馆的菜单上消失。近日,北京市外办和市民讲外语办公室联合出版的《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为2158道中餐饭菜“正名”。
直译闹笑话 中餐菜名出统一规范
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市越来越多的餐馆开始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对照菜单。但中餐菜名一直没有规范的翻译方法,很多餐馆老板将中文菜名直译成英文,闹出不少笑话。
“中餐菜名,不仅包含了原材料的信息,还糅合了很多文化、历史事件、人名等,形成了独特的命名方式。”北京市外办有关负责人说,有些餐馆的英文菜单千奇百怪,不仅外国人看不懂,连熟悉“中式英语”的国内英语老师也云里雾里。
新出版的《美食译苑》基本涵盖了八大菜系的主流菜品,从家常菜到各式大餐菜品都被收入其中。该负责人表示,北京市餐馆可以参照书中标准译法印制菜单,但不会强制推行。
“春”意为初生 童子鸡更名为“春鸡”
在编制标准译法时,不少菜名都引发了编委会、专家团队内部激烈的争议。此前曾被翻译成Chickenwithoutsex(还没有性生活的鸡)的童子鸡此次被正名为Springchicken(直译为春鸡),引发了网友热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表示,将童子鸡的英文名称定为Springchicken是符合中英文语言特征的。童子鸡的中文含义是没有交配的小鸡,而英语中一般用春、夏、秋、冬来形容小动物的年龄特征,初生到性成熟前的鸡一般用Springchicken来表示。
陈琳介绍,翻译时,还考虑中国文化、国家政策法律、民族问题等。“东坡肘子、宫保鸡丁,翻译时,把历史人名保留了下来;乞丐鸡直接翻译,保留了一个故事;麻婆豆腐不能翻译成‘麻脸老太太做的豆腐’,这对妇女不尊重。”他称。
陈琳说,红烧狮子头不能译成Redburnedlionhead(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
译名循7规则 让外宾一眼就能看懂
陈琳表示,在进行中餐英译时,专家团队基本遵循了意译为主的7项翻译规则,力争让完全不懂中华文化的外国宾客一眼就能看懂。
多数中餐菜品遵循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还有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式;一些菜名遵循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此外,还规范了可数名词单复数使用原则。一些以人名、地名为主命名的中餐菜品也得以保存。
同时,体现中国餐饮文化的特有食品被改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饺子就从原来的dumpling变成了Jiaozi。而无法直译或翻译无法体现做法、原材料的,都使用了汉语拼音。
为了区分做法,专家还研究了英语介词in和with在汤汁、配料中的用法。主料是浸在汤汁或配料中时使用in连接,而汤汁或蘸料和主料是分开的或后浇在主菜上的则用with连接。
翻译中尽量使用音译
翻译团队带头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介绍,翻译团队在工作中,尽量遵循体现中国餐饮文化,使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的翻译原则,具体包括三种情况。
1.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
包子 Baozi 馒头 Mantou 花卷 Huajuan 烧麦 Shaomai
2.具有中国特色且已被国外主要英文字典收录的
豆腐 Tofu 宫保鸡丁 Kung Pao Chicken
馄饨 Wonton
3.中文菜肴名称无法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并在后标注英文注释
佛跳墙 Fotiaoqiang(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
锅贴 Guotie(Pan-Fried Dumplings)
窝头 Wotou(Steamed Corn/Black Rice Bun)
蒸饺 Steamed Jiaozi(Steamed Dumplings)
油条 Youtiao(Deep-Fried Dough Sticks)
汤圆 Tangyuan( Glutinous Rice Balls)
粽子 Zongzi(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元宵 Yuanxiao(Glutinous Rice Balls for Lantern Festival)
驴打滚儿 Lǘdagunr(Glutinous Rice Rolls Stuffed with Red Bean Paste)
艾窝窝 Aiwowo(Steamed Rice Cakes with Sweet Stufing)
豆汁儿 Douzhir(Fermented Bean Drink)(记者仲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