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544 15
2005-05-16
轻核发电,中国应先人一步,这是二十一世纪这个中国世纪的重大秘诀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17 08:08:00
核能的释放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重核的裂变,即一个重原子
核(如铀、钚),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原子量的原子核,引起链式
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另一种是轻核的聚变,即两个轻原子
核(如氢的同位素氘),聚合成为一个较重的核,从而释放出巨大的
能量。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轻核聚变比重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要大得
多。
  利用重核裂变,人们已经制造出了原子弹,若通过反应堆对其加
以人工控制,就可实现原子能发电。利用轻核聚变原理,人们已经制
造出比原子弹杀伤力更大的氢弹,氢弹是无控制爆炸性核聚变。要实
现核聚变能的和平利用,即核聚变发电,必须对核聚变实行人工控制,
使核聚变反应按照人们的需要有序地进行,这就是受控核聚变。
重核裂变能源
  1938年,放射化学家奥托·哈恩和物理学家施特拉斯曼发现铀核
裂变。1942年12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核裂变反应堆在美国的芝加哥大
学建成,人类在这里首次实现了自持链式反应,从而开始了受控的核
能释放。
  1954年,前苏联在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
核电站,输出功率为5000千瓦。到60年代中期,核电站走向实用化和
商品化。工业发达国家核电发电成本已与燃煤火力发电站持平甚至略
低。
  常见的压水反应堆核电站,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
能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
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它是
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
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
蒸汽推动气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能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
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目前,全世界共有将近500座核电站,全年总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
量的17%。世界各国中,法国的核电站发展最快,有57座核电站,总
装机容量6200万千瓦,核电占总发电量的77.8%。1991年,中国自行
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启用(图1),继之大亚湾
核电站投产。世纪之交,中国正规划、兴建4座新的核电站,到2010
年核电总量有望达到2000万千瓦。
图1 秦山核电站
轻核聚变能源
  轻原子核聚变反应的研究, 可以追溯到30年代对太阳的研究。
1938年,物理学家证明,太阳里进行的氢核聚变成氮核的反应,使它
还能光芒万丈地燃烧几十亿年。
  受控核聚变反应的原理是:氘(氢同位素)原子核在上亿摄氏度
的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而释放出巨大能量。由于这种热核反应是人工
控制的,因此可用作能源。
  核聚变发电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
能量巨大
核聚变比核裂变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例如, 铀235的裂变反应,
将千分之一的物质变成了能量;而氘的聚变反应,将近千分之四的物
质变成了能量。
资源丰富
重核裂变使用的主要原料是铀,目前探明的储量仅够使用约1000
年;而轻核聚变使用的燃料是海水中的氘,1升海水能提取30毫克氘,
在聚变反应中能产生约等于300升汽油的能量,即"1升海水约等于300
升汽油",地球上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氘,足够人类使用百亿年。
成本低廉
1千克氘的价格只为1千克浓缩铀的1/40。
安全、无污染
核聚变不产生放射性污染物,万一发生事故,反应堆会自动冷却
而停止反应,不会发生爆炸。
  简言之,受控核聚变的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聚变能将是
21世纪最理想的"长寿"能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7 17:00:00
我们国家目前能源及其缺乏,寻找新颖的可替代能源是一个好的方向。但是我们的政府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及具体大算,就不得而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7 17:20:00
政府没有,大家一起推动呀。使个人意识上升到国家意识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7 21:32:00

发电新技术

1 回顾与现状

1831年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后,相继出现了三大发明:励磁电机、电灯、电话,从而引起电力技术革命。1882年世界第一座较正规的发电厂建成,容量671.5 kW,到1996年末全世界电力装机容量2.773 TW,发电量达11 601 TWh;我国1882年在上海建成第一个12 kW发电厂,到1998年装机容量277 GW,发电量1167 TWh。一个世纪以来,电力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是由于它在使用上的高效、清洁和方便,电不但给家庭带来光明、舒适,更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标志之一。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人们认识到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几亿年形成的矿物质燃料储量是有限的,地球自净化的环境容量也不是无限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人类过度消耗能源的同时,严重地污染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空间,能源与环境是进入21世纪必须考虑的四大难题之首——能源、环境、人口和粮食。节约能源,抑制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保护环境,净化人类生存的有限空间;开发与利用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带来在环境及价格上均有竞争能力的能源革命。既满足人类当前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当前和未来共同遵循的迫切问题。 1.1我国能源形势 我国是一次能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但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能源问题。 1.1.1人均能源不足,人均能耗低而单位产值能耗高我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为世界均值的51.3%,石油仅为11.3%,天然气只有3.78%。1996年,人均商品能源消费量为世界平均值的55%,为发达国家平均值的1/6;家庭人均用电量只有美国的2.4%;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耗强度)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值。 1.1.2一次能源分布不均 煤炭探明储量中,山西、内蒙古及陕西占65.2%;可开发水能资源中,近67.8%集中在西南地区;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的石油资源占全国的52.6%;天然气总储量中,2/3分布在中西部,而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则缺乏能源。 1.1.3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提供了70%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0%的化工原料。80%民用商品能源。由于煤炭耗量大,而烟气净化装置又不完善和低效,使得环境污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拦路虎。 1.1.4发电用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低电是优质。高效、可靠、清洁的二次能源,世界各国电力增长速度始终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发电用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逐年增大。1992年统计,这一比重为:加拿大60.8%、法国53.6%、英国36.3%、日本51.2%、德国36.9%、意大利32.2%、美国40.8%;但我国目前只有28.8%左右。 1.1.5能源利用效率低 初步分析表明,到2050年我国煤炭供应能力的极限为1857 Mtce、石油143Mtce、天然气239 Mtce;经济可开发水能全部开发利用为260 GW,年发电相当于229 Mtce;再加上核电装机200GW,年发电量相当于360 Mtce;可再生能源370 Mtce,于是一次能源总供应能力约3200 Mtce。但如果按目前大量增加能源消耗来支撑经济的增长,则2050年一次能源需求约为6000Mtce。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必须靠节约能源这“第六能源”和新能源来解决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要求。 我国能源系统效率很低,以1992年为例:能源系统的总效率=32%(开采效率)*70%加工、贮运、转换效率)*41%(终端利用效率)=9,2%,不到发达国家的1/2。为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2我国电力工业概况 我国电力工业,建国五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表1)。

项目\年代

1949

1989

1998

2005

2010

2015

电力装机

GW

1.85

126.6

277

350~355

436

540

世界顺位

21

2

 

 

发电量

TWh

4.3

584.6

1167

1614

 

世界顺位

25

2

 

 

 

但是与国外电力工业相比有很大差距。 1.2.1电气化程度很低 1998年我国人均装机 0.222 kW,人均发电量只有927 kWh,为世界平均值的1/3,为发达国家的1/6~1/10,还有6000万人左右没有用上电;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耗中的比例低,发电用煤炭消耗占煤类产量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 1.2.2单机容量小,供电煤耗高 我国200Mw以下机组占火电装机的58%,1997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408g/kWh,比世界先进水平高70~80g/kWh; 1.2.3电网薄弱,供电可靠性差 长期以来,投资结构不合理(表2),使主网尤其城网、农网薄弱,输配电容载比低、线路“瓶颈”处多;陈旧低效设备多,仅64、73型高耗能变压器全国有20GVA待更换;线损高,比先进国家高2~3个百分点。1995年全国电网线损率为8.77%,其中110 kV及以下配网损失占60%;供电可靠性与国际水平差距大(表3)。

表2主要国家发、输、配电工程投资比

国家

北美、英、日

法国EDF

中国“八五”期间

投资比例

1:(0.43~0.47): (0.6~0.8)

1:0.67:1.6

1:0.23: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7 21:33:00

表3各主要城市供电可靠性比较

国家(城市)

巴黎、伦敦

东京

英国

中国

大连、烟台

供电可靠性%

99.989~99.99

99.997

99.97

99.724

99.85

年平均停电时间分钟

50~58

10

157

1451

788

1.2.4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压力大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动力煤灰份高(28%~30%),含硫量大于)1%的煤炭占40%,发电能源构成中,煤电比例大,1995年为76.0%,由于经济、技术及环境标准等多方面原因,烟气除尘效率低,SO2排放处失控状况,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1997年统计,6MW及以上火电厂SO2排放约6.83 Mt约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30%。因此采取政策、技术、管理各方面的措施,实现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提高能效、控制污染的目标,成为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电力是通往强国富民、可持续发展的桥梁,虽然近几年,由于全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电力供需矛盾得以缓和,但这是用电低水平下的暂时缓和,进入21世纪后,为满足新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工业必将较快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9.28)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能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为实现这个目标,大力发展高效、洁净的“绿色电力”,必须成为下世纪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主旋律。

2 高效发电新技术

提高发电效率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是新建火电机组,改造在运发电机组的头等大事。 2.1发展超临界参数的大容量火电机组 为提高热效率,各国火力发电机组都积极采用超临界参数的大容量机组(表4、表5)。

表4全世界大容量火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及投运年份

项目\机组轴类型

单轴

双轴

单轴

容量MW

500

1000

1300

800

1200

投运年份

1960

1963

1973

1971

1980

表5我国火电机组单机容量变迁表

项目\投运年份

1956

1958

1958

1959

1967

1969

1972

1974

1978

1986

1999

容量MW

6

12

25

50

100

125

200

300

引进600

引进600

引进800

设计发电煤耗g/kWh

786

576

480

452

409

333

327

313

306

303

320.9

美国第一台试验性超临界(31MPa,621/566/566°C)125MW机组于1957年投入运行,到80年代初期美国超临界机组投运了170套,占总装机容量25%,单机最大容量为1300MW;原苏联到1985年投运了185台超临界机组,占当时原苏联火电装机的50.5%;日本、德国及英国、意大利等国也不甘示弱,相继投入超临界机组,经近四十年努力,超临界技术日趋成熟,可靠性与亚临界机组等同,热效率明显提高(表6、表7)。超临界汽轮机热耗比亚临界机组低192.559 kJ/kWh,相对热效率改善约为2.5%。特别是丹麦Vestkraft电厂1992年投运的407 MW机组(25.1Mk,560/560℃),经优化设计和改进,供电效率达45.3%(供电煤耗272g/kWh),为超临界机组树立了榜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