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44034 15
2005-05-17
国际经济学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届国际直接投资的是( )   A.购买外国政府债券   B.购买外国企业债券   C.向外国企业提供商业贷款   D.在国外开设合资企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干( )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17年   3.在以下货币中,不包括在特别提款权篮子中的货币是( )   A.英镑   B.美元   C.瑞士法郎区   D.日元   4.引发1982年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国家是( )   A.墨西哥   B.委内瑞拉   C.泰国   D.波兰   5.蒙代尔等人提出的国际收支的货币调整洁是以下述哪一种理论为基础( )   A.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   B.利息平价理论   C.资产选择理论   D.理性预期理论   6.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是( )   A.产品差异理论   B.重叠需求理论   C.相互倾销理论   D.嗜好理论   7·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以   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   8.国际收支统计的记帐方法是( )   A·借贷记帐法   B.复式簿记法   C.收付记帐法   D.流水帐   9.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影响   10.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列不是其假设条件的( )   A.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B.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   C.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D.不存在贸易障碍和运输费用   11.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价保持不变,一 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这称为( )   A.要素比例学说   B.产品周期理论   C.悲惨的增长理论   D.罗伯津斯基定理   12.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持续地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这种倾销称为( )   A.掠夺性倾销   B.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   D.进攻性倾销   13.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4.战略性贸易政策不适宜在哪一种市场条件下运用( )   A.完全竞争   B.自然垄断   C.垄断竞争   D.寡头垄断   15.国际卡特尔定价的最基本出发点是( )   A.产品的需求弹性   B.卡特尔市场占有率   c.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   16.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 略是( )   A.坚定外向型战略   B.一般外向型战略   C.一般内向型战略   D.坚定内向型战略   17.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字以来,在其组织下进行了多少轮多边贸易谈判( )   A.6 B.7 C.8 D.9   18.银行即期汇率报价为1USD=l.7889~1.7899DM,远期汇水为400~360,则银行远期汇价为( )   A.1USD=(1.7889-0.04)~(1.7899-0.036)DM   B.1USD=(1.7889-0.036)~(1.7899-0.04)DM   C.1USD=(1.7889一0 4)~(1.7899-0.36)DM   D.1USD=(1.7889-0.36)~(1.7899-0.4)DM   19.按照国际收支对“居民”的界定,对于美国而言,下述哪一种不属于美国居民   A.美国驻日本使馆人员   B.通用汽车中国分公司   C.美国在线公司   D.微软公司   20.当出现需求无弹性时,一国货币贬值可以导致( )   A.贸易收支改善   B.贸易收支恶化   C.出口数量下降   D.出口换汇增加   21.在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中,如果考虑到国外收入的影响后,本国外贸乘数与未考虑国外收入影响时的外贸乘数之 间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确定   22.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取决于国内消安、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 )   A.入国内进口   B.国内出口   C.国内净出口   D.国内净资本流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3.国际贸易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 )   A.国际贸易的技术差异   B.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差异   C.国际贸易的原因   D.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E.国际贸易的结构   24.悲惨经济增长的条件一般认为有( )   A.产品需求弹性较高   B.产品需求弹性较低   c.贸易条件恶化   D.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小份额E.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   25.厂商要采取倾销战略,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   A.垄断国际市场   B.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弹性不同   C.国际国内市场联通   D.国际国内市场完全分割   E.自由竞争   26.影响国外企业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如下哪几种( )   A.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   B.消费者对来自国外厂商的产品的依赖程度   c.进口国对国外产品的替代程度   D.进口国对本国产品的依赖程度   E.出口国对进口国产品的依赖程度   27.货币贬值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包括( )   A.货币余额效应   B.收入再分配效应   C.货币幻觉效应   D.引致支出效应   E.价格变动效应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倾销   29.重商主义   30.进口配额   31.最惠国待遇   32.J型曲线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于后的括号内打"√"错误 的打“×”,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3.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一种自动调节机制。( )   说明:   34.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使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不变.( )   说明:   35.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一般会使国际贸易的规模缩小。( )   说明:   36.从动态角度看,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技术等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改变一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   说明:   37.关税同盟的建立不利于吸收来自第三国的直接投资。( )   说明:   38.高估本国货币对外价值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一个战略措施( )   说明:   39.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维持世界贸易秩序的国际组织。( )   说明:   40.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汇率固定,不会发生波动。( )   说明:   41.汇率变动通常会对一国的贸易条件产生重大影响,货币贬值时贸易条件改善,货币升值时贸易条件恶化。( )   说明:   42.新贸易理论表明,尽管各国之间有相同的生产要素禀赋,但并不构成它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条件,相反各国之间 可以通过产业内部贸易形成互补的差异产品贸易关系。( )   说明: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3.简述李嘉图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基本内容。   44.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45.简述购买力平价论。   46.最佳关税是如何确定的?   47.什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它有几种主要形式?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8分)   48.试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17 21:57:00

《国际经济学》课程大纲

教学目的与要求:我们所处的时代正面临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种趋势。国际经济一体化不同于经济全球化,前者强调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他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赖加深的过程,而后者则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国界、资源的配置越来越以世界为范围这样一个过程。国际经济一体化虽然不同于经济全球化,但又不能将它们截然分开,它们相伴而生、互相促进。在这样一个时代,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经济发展问题时,要利用好两个市场,即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也要利用好两种资源,即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轻视甚至无视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关起门来搞建设,不仅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也是十分有害的;但反过来,不了解或无视国际经济活动的规律,盲目对外开放,也不见得一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时发生的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注脚。国际经济学既然研究与一国内部不同的国际范围的资源配置问题,既然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均衡发展问题,那么,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开设自然也就是非常必要的,对经济类专业来说则尤其如此。 但是,作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中,既有许多科学的成份,又有不少糟粕。因此,开设和学习国际经济学,首先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战后科学技术所促进的生产力大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必要性,而且更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辨别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去粗取精,为我所用。通过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和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交换的必然性以及国际交换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贸易理论而应该采取的贸易政策,此其一;其二,认识货币的本质尤其是货币在各国之间流动主要反映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上流动这样的本质,了解这种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的影响进而对该国经济均衡发展的影响;其三,认识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以及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四,认识和了解自资本原始积累以来以国际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即国际生产关系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未来,把握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前景;最后,通过国际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运用国际经济定性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工具,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一些方法论上的准备。

课程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其研究范围基本限定在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范围内,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为主。课程内容以国际经济学的本来面目框定,但要加上适当的分析与评述。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包括传统的、现代的和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以及贸易政策工具以及典型的贸易模型;第二部分为外汇与国际收支,包括:国际价值流动即商品流动与价值流动、资金流动与债权流动,外汇市场与汇率理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为国际经济关系,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国际转移,国际传导机制、宏观经济的对外对内均衡,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7 21:58:00

讲授大纲: 导论 一、经济增长的自然过程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 1、经济增长的自然过程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3、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二、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1、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 2、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 3、经济主体与经济福利 4、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5、国际经济学历史沿革 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国际资源配置 3、国际福利最大化 4、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5、国际经济秩序 四、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5、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传统理论 第一节劳动生产率与贸易利益 一、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1、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2、绝对利益学说的数学表述 3、绝对利益学说的图形表述 4、绝对利益学说评价 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1、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2、比较利益学说的数学表述 3、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表述 4、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影响 三、绝对利益学说与比较利益学说 1、基本假设的异同 2、劳动生产率、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 3、留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贸易利益分配与相互需求方程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方程 1、相互需求方程的涵义 2、相互需求方程的数学表述 3、相互需求方程的图形表述 二、比较利益学说与相互需求方程 1、比较利益学说与相互需求方程的一致性 2、比较利益学说与相互需求方程的基本区别 3、穆勒相互需求方程的启示 三、贸易利益及其分配 1、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 2、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 3、贸易参与国能否获益

第三节单要素模型与相对价格 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1、价格与货币 2、劳动生产率与相对劳动生产率 3、价格与相对价格 二、单要素国际贸易模型的理论前提 1、单要素与劳动价值论 2、相对劳动生产率与相对价格 3、机会成本与相对价格 4、生产可能性、供给与相对价格 三、贸易利益与交换比例 1、贸易利益及其分配 2、交换比例与获益大小 3、交换比例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扩展的国际贸易模型简述 一、理论与现实 1、纯理论与经济分析 2、生产与生产要素 3、生产与产品种类 二、单要素多产品贸易模型 1、模型的建立 2、相对工资与生产专业化 3、相对工资的确定 三、特定要素贸易模型 1、特定要素贸易模型的假定 2、生产可能性 3、价格、工资与劳动配置 4、贸易与收益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7 21:59:00

第二章现代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资源禀赋与俄林原理 一、资源与贸易 1、比较优势与资源禀赋 2、资源禀赋与国际分工 3、俄林原理 二、两要素经济模型 1、两要素经济模型的假定前提 2、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 3、资源与产出 三、两要素经济与国际贸易 1、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 2、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 3、要素价格均等化

第二节俄林原理的检验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列昂惕夫之谜 1、列昂惕夫的实证检验 2、列昂惕夫之谜 3、有关列昂惕夫之谜的争论 二、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1、人力资本说 2、研究发展说 3、信息贸易理论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国际贸易技术差距论 2、产品生命周期说的基本内容 3、产品生命周期说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1、当代产业内贸易 2、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3、产业内贸易的数学衡量 二、政策贸易理论 1、战略政策贸易理论 2、贸易扭曲理论 3、对策论与国际贸易 4、“荷兰病”

第四节标准贸易模型简述 一、开放经济的标准贸易模型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相对供给 2、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 3、相对价格的确定 二、经济增长与相对供给 1、经济增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2、相对供给与贸易条件 三、国际收入转移与相对需求 1、收入转移问题 2、收入转移与贸易条件 四、关税和出口补贴对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的影响 1、关税的影响 2、出口补贴的影响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一节贸易政策工具 一、贸易利益与政策工具 1、国际贸易行为主体 2、国家利益 3、国家利益的保护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工具 1、进口关税 2、出口补贴 3、进口配额 4、自愿出口限制 5、其它政策工具

第二节保护贸易理论 一、国民财富与国际贸易 1、商业经济的发展与重商主义 2、早期重商主义 3、晚期重商主义 4、早期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作用 二、历史学派与新历史学派的保护贸易理论 1、历史学派保护贸易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的基本内容 3、新历史学派的贸易保护理论 三、“辛——普——缪论证” 1、发展中国家与“辛——普——缪论证” 2、普雷维什与贸易条件恶化说 3、辛格与缪尔达尔的理论观点

第三节关税分析 一、关税与福利 1、生产者剩余 2、消费者剩余 3、关税对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二、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1、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表述 2、进口关税局部均衡中的经济效应 3、进口关税局部均衡中的福利变动 三、进口关税一般均衡分析 1、进口关税一般均衡分析的图形表述 2、进口关税一般均衡的条件

第四节大国进口关税分析简述 一、国家大小与关税政策的不同影响 1、国家大小与价格确定 2、关税政策的不同影响 3、均衡分析的相似性 二、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1、贸易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 2、局部均衡的图形表述 3、大国关税的经济效应与福利 三、大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1、一般均衡的图形表述 2、一般均衡的贸易条件效应 3、一般均衡的消费效应 4、一般均衡的国际收支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7 22:00:00

第二篇外汇与国际收支 第一章国际价值流动 一、易货贸易 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般假定 三、商品流动与价值流动 四、资金流动与债权流动

第二章外汇市场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 一、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 1、国际经济中的货币 2、外汇的含义 3、外汇的供求 二、汇率与相对价格 1、汇率的基本含义 2、汇率变动与相对价格 3、汇率变动与商品价格

第二节外汇市场 一、外汇市场的构成 1、商业银行 2、公司 3、非银行金融机构 4、中央银行 二、外汇市场的特征 1、外汇市场的功能 2、外汇市场的效率

第三节汇率的决定 一、均衡汇率 1、均衡汇率的基本含义 2、均衡汇率模型 3、汇率变动因素分析 二、汇率理论概述 1、传统汇率理论 2、战后汇率理论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 1、一价定律 2、不同国家中的利率与通货膨胀 3、购买力平价的一般数学表述 4、利息平价与远期汇率的决定

第四节购买力平价理论评述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提出的问题 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假设前提 2、贸易障碍问题 3、消费方式的国别差异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数学表述的扩展 1、消费方式存在差异条件下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数学表述 2、贸易障碍存在条件下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数学表述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验证 1、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国际经济中的实际应用 2、购买力平价理论应用案例分析 3、购买力平价理论应用的评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7 22:02:00

第三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的含义 2、广义与狭义的国际收支 3、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有关定义 2、国际收支平衡表会计原理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帐户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分析 1、国际收支状况 2、国际收支状况的经济效应 3、国际收支状况与宏观经济

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失衡与调节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季节性和偶发性原因 2、商业周期 3、结构性原因 4、投机与资金外逃 二、国际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1、外汇市场与国际收支变动 2、国际收支与价格调节机制 3、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水平 4、货币供求与国际收支调节 三、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引导 1、国际收支与宏观政策 2、政策引导机制的主要措施与效应 3、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第三节汇率制度与国际货币体系 一、金本位制度 1、金本位制的起源 2、金本位制下的外部平衡 3、金本位制下的内部平衡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固定汇率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部平衡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政策选择 三、浮动汇率制与国际协调 1、世界性通货膨胀 2、浮动汇率制的基本特点 3、浮动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相互依赖的两国模型

第四节浮动汇率制度探讨 一、赞成浮动汇率制的观点 1、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2、货币政策的对称性 3、汇率自动稳定器 二、反对浮动汇率制的观点 1、纪律性 2、投机与货币市场动乱 3、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4、自主性的错觉 三、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1、历史回顾 2、未来方向

第三篇国际经济关系 第一章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资本的国际流动 一、资本国际流动概述 1、资本国际流动回顾 2、资本国际流动的形式 3、资本国际流动的构成 二、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 1、资本国际流动的一般原因 2、资本国际流动的图形表述 3、资本国际流动的利益分配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二节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概述 1、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回顾 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形式 3、劳动国际流动的方向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 1、劳动力供求状况 2、收入差异 3、国际经济合作 4、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图形表述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意义 1、分配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利益 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政策含义

第三节、技术的国际转移 一、技术国际转移概述 1、国际技术转移的含义 2、国际技术转移的历史回顾 3、国际技术转移的方向与形式 二、技术国际转移的原因 1、国家竞争力问题 2、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 三、国际技术转移模型 1、新古典价格刺激模型 2、中性技术进步说 3、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

第四节国际要素流动与引进外资 一、两缺口模型 1、缺口的含义 2、开放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 3、两缺口模型的意义 二、引进外资的经济分析 1、国际因素的恶性循环 2、最佳外资引进 3、债务指标 三、拉美债务危机 1、拉美债务危机概述 2、拉美债务危机的原因 3、拉美债务危机解决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