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实在有些,PIANJI,至少不严肃。另外,毕竟是他人自己的事情,而非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事情,在发帖“讨公道”之前,是否有与导师/老师/铁哥们事前的充分交流和沟通,以及他人真实的“授权”,不仅仅是方式方法的问题(实用主义的考虑),而是个对他人负责任的TAIDU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在中国,大多数理性人都明白。“内部人”的圈子其实很小,“谁都知道谁”——包括“底细”和YINSI。个人以为,如非正常情况,如评副教授都能遇到“看不见的天花板”阻拦,那么,还是要冷静下来反思并,仔细想想有实际意义的手段和方法,能够正面突破“天花板”最好,如不能“最小成本解决最大问题”,某些方面,让让步,低个头,也不过分。只是,一味搞标题党,一定不是最好的做法。至少在人大经济论坛上,个人所见,舆论多带来的负面后果。至少属于个人的很多“细节”被网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局部放大和扭曲后,效果一般都远离初衷——当然,如果心里仇恨一个人想暗黑一下搞点哗众的效果,或可除外。以上纯属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