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067 30
2007-09-01

私有财产悖论

在有发达分工的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几乎总是为了他人的未来需要而生产。而且,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甚至不向生产者交定金,所以正确判断消费者的未来需要成了一项艰巨、重要和有风险的任务。此类任务落在了勇敢、自信和有一些财产做担保的企业家身上。

企业家只不过是消费者的代办人。他们购买或租用生产资源(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品),组织生产,在未来某个时候出售产品,接受消费者用货币投票进行的裁决。如果他正确判断了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家利润即正的经济利润是对他的奖励,他的财产增加;如果他错误判断了消费者的需要,亏损是对他的惩罚,其名下的财产减少。

表面上看,是拥有财产的企业家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但事实上企业家必须服从消费者。他的财产是消费者在上一轮的投票中给他的。如果有一天他有意或无意地滥用了其名下的财产,没有将其用于生产消费者迫切需要的产品,消费者的拒绝购买将使他遭受亏损。如果他固执地拒不改正,其财产将会不断减少,并最终失去指挥生产的资格。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名义上财产是私有的,但财产所有者保有和增加财产的唯一办法是将其用于满足消费者最为迫切的需要。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有财产制度是多么精妙的一个骗局啊!它是谁设计的?肯定不是某个人设计的。我们不得不将其归于神,说它是神奇的。

不要太吝啬,请发表评论。

〔欢迎访问越学越糊涂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1 11:35:00

不知道这会不会卷入“需求创造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之争。

这里的“创造”,可以理解为“被(后者)自动满足”。

如果卷入,可能是一个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垄断)的问题。

“自由市场经济”包不包括垄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 11:38:00
以下是引用越学越糊涂在2007-9-1 11:13:00的发言:……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名义上财产是私有的,但财产所有者保有和增加财产的唯一办法是将其用于满足消费者最为迫切的需要。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有财产制度是多么精妙的一个骗局啊!它是谁设计的?肯定不是某个人设计的。我们不得不将其归于神,说它是神奇的……

财产私有,对应的是分散决策。

在某些条件下,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可以是等价(等效率)的。争论就是,“现实”是否具备这些条件,“现实”具备哪些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 11:51:00

以时装为例,消费者肯定穿衣服,这不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是,消费者自己是否明确知道自己喜欢哪种样式、面料的衣服。

每年各大国际时装展都会推出“新款”/“流行款”,带动当年的“流行风”,消费者如果不“跟风”,还穿着几年前的衣服,似乎会显得自己“土气”、“落伍”、“不合时宜”。“时髦”是消费者自己创造出来的,还是供给者创造出来的?

也许消费者需要的不是衣裳,而是时尚。于是各大能人积极生产着时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 12:13:00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还不曾出现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在英美的名义上的市场经济中有程度不等的政府干涉,而且在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中要么有黑市交易,要么有自留地。问题是,往那个方向前进才更有利于人类有限的才能发挥作用,符合人的本性。

你说的对,“在一定条件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有效率的,这个条件大致是完美信息。如果有一个全知(omniscience)来指挥经济活动,资源配置是有效的;同样,在信息完美的情况下,正如微观经济所证明的那样,价格机制即市场机制也能保证资源配置有效。但是,正如哈耶克在《社会中知识的利用》中所描述的那样,没有那样一个先知,知识是分散的且无法把不同质的知识及时和准确地汇合起来;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却可以依据价格信号所传递的有限知识做出决策。正如现实所表明的那样,这样一个分散的决策机制相当有效。

再者,假如人是自私的,那么,权力的集中是危险的,本来可以用于做好事的权力可以造成巨大破坏。然而,在市场中,个别商人滥用资源的做法很快会得到纠正。

感谢你的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 15:5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9-1 11:51:00的发言:

以时装为例,消费者肯定穿衣服,这不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是,消费者自己是否明确知道自己喜欢哪种样式、面料的衣服。

每年各大国际时装展都会推出“新款”/“流行款”,带动当年的“流行风”,消费者如果不“跟风”,还穿着几年前的衣服,似乎会显得自己“土气”、“落伍”、“不合时宜”。“时髦”是消费者自己创造出来的,还是供给者创造出来的?

也许消费者需要的不是衣裳,而是时尚。于是各大能人积极生产着时尚。

你这个思想很想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抱怨人们的很多需要是攀比和因他人的影响而产生的。

消费者自己是否明确知道自己喜欢哪种样式、面料的衣服”的问题是没有争论余地的。你只要把他们当看,而不把他们当作圈养的动物,需要什么的判断和选择就只能留给他们。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你或者一个独裁者又如何知道呢?除非你想充当他们的神。

当然,在购买衣服时,他们可能做出后悔的选择,就像早晨计划中午吃鱼,并买了一条鱼,可到了中午发现自己更想吃面条。但这是否是取消他们做出选择的资格的理由呢?如果你规定他们吃什么和穿什么,他们的确没有了后悔的机会,但他们还有人的尊严吗?

在自由市场中,是否赶时髦,赶什么样的时髦,那是消费者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生产者拿着刺刀强迫消费者购买自夸的时髦的东西,也没有人禁止你去生产时髦的东西。占到生产者的角度想一想,要想取得利润,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必须是消费者愿意花钱购买的东西。因此,生产者只能事前猜测消费者将会接受什么,并在生产出来之后接受消费者的裁决。固然,衣服是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但使其成为时尚的是众多消费者的购买,或者说成功的生产者唤醒了人们的某种需要。

埋怨自己若不赶时髦就会落伍是无用的,也是无正当理由的。一群人不想赶时髦,这是否是禁止另一些人穿出新花样的正当理由呢?如果是这样,等于说授予某个人一项霸权,规定人们如何穿戴。

你说得对,“也许消费者需要的不是衣裳,而是时尚。于是各大能人积极生产着时尚。”消费者需要的的确不是仅仅用于防风保暖的衣裳,而是时尚。能人们试图生产出时髦的东西,不过那要看消费者是否认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