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 The 14th Cross-strait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 Resource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3年7月,云南昆明 征文通知(第一轮) 自2000年首届两岸三地水土资源保育与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以来,两岸三地的学者们先后在北京、台北、香港、乌鲁木齐、花莲、林芝、广州、武汉、南昌、花莲等地举办了十三届学术研讨会。借助这一学术交流平台,两岸三地的学者有机会进行更加广泛和密切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和提高了两岸三地水土资源保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学术水平,并培养和造就了大量年轻学者和科技工作者。 根据2012年第十三届研讨会组委会和全体代表的决议,决定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在云南召开。本次研讨会承办单位与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领导就会议的主题、规模、时间等内容进行了多次交流和协商,确定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中旬在云南昆明召开。有关会议征文和参会报名等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研讨会主题
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
二、会议专题
1. 资源合理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 环境变化监测与评价
3. 退化环境保护、恢复和重建
4. 灾害发生机制、监测预警与减灾
5. 流域综合开发与河流健康
6. 生态系统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7. 人地关系和谐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 (http://www.5thstudio.cn/huanjing/wordpress/)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四、会议承办单位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云南省地理学会
云南省生态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跨境流域与区域合作研究组
五、会议协办单位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地理学系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六、会议安排
会议地点:云南省昆明市 云南大学科学馆。
会议时间:2013年7月12-20日;12日报到,13—15日会议(其中15日为昆明市区及周边一带的会中考察),16—20日考察。
会议住宿:云南大学宾馆及校园周边宾馆。
会后考察:线路具体安排和报价等信息将在第二轮通知发布。
线路一:昆明(乘车)—大理(古城、洱海)—丽江(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束河古镇)—虎跳峡—香格里拉(松赞林寺、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等),返回昆明(飞机),5日考察。
线路二:昆明(飞机)—腾冲(火山国家公园、抗战遗址)—瑞丽(怒江—萨尔温江国际河流、沿边地带)—芒市,返回昆明(飞机),3日考察。
七、费用
会议注册费:参会代表900元/人,随行人员和学生(在校学生证)600元/人,主要用于会议资料、场地租用、会间餐饮等,不含住宿费和会后考察费用(自理)。
会后考察费:具体价格(含集体用车、餐饮、住宿、门票等)由承接考察的旅行社报价(待定),将在会议第二轮通知发布。
会议资助:为鼓励优秀学生参会,将资助20-25名来自台湾和香港做会议报告的在校学生,免除会议注册费用和会议期间住宿费。如参加会后考察,费用自理。
八、召集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蔡强国 | caiqg@igsnrr.ac.cn
|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 何大明 | dmhe@ynu.edu.cn
|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 欧晓昆 | xkou@ynu.edu.cn
|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地理学系
| 卢光辉 | andrewlo@faculty.pccu.edu.tw
|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 伍世良 | slng@cuhk.edu.hk
|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李定强 | dqli@soil.gd.cn
| 九、联系人
苟俊华:云南省地理学会;E-mail:jhgou@ynu.edu.cn;
电话:0871-5033733、13033341516(手机)
姚 惠:云南省生态学会;E-mail:yh@xtbg.ac.cn;
电话:0871-5160829(O)、13888473804(手机)
胡金明: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E-mail:jhuynu@163.com
电话:0871-5033185(O)、13700652269(手机);传真:0871-5034577
刘 静: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E-mail:liujing@soil.gd.cn
电话:020-87051806(O)、13560382805(手机)
十、会议通知及参会回执
第一轮通知:2012年11月30日;回执(含论文摘要)返回截止期:2013年03月30日。 第二轮通知:2013年04月30日;回执(含论文全文)返回截止期:2013年05月31日。 论文交流形式:会议宣读或墙报展示(自选)。会前编论文摘要集;会后拟选择优秀论文在CSCD学术期刊以专栏或专刊形式发表,具体期刊将在第二轮通知发布。 学生参会奖励:组委会将对进行报告发言学生的参会论文进行评奖并颁奖。 会议信息发布: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http://www.lancang-mekong.org/) 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http://www.5thstudio.cn/huanjing/wordpress/) 云南省生态学会(http://159.226.69.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