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354 9
2013-03-26
最近在读一本组织和管理研究方法论的书,读完之后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管理学研究。如何发现、提出问题,构造假设,设计变量、测量、数学分析、结果讨论,等等。一项有意义的研究,需要的是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投入。我同学在港大交换生,导师带着在街边向行人发放问卷,每份200港币,这样的研究是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的。二手数据、实地调研,哪个不是费时费力呢?
反观我们的博士教育,尼玛一年级上来,一大堆的英语、精读、写作、听力、口语、国际会议,找些不知所谓的老师零敲碎打的分析句子结构,讲短语、讲语法,这跟初中生有毛区别?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就更别提了,除了浪费时间有毛线用?
正规上课学不到东西,导师也好不到哪儿去。跟旧社会的学徒有啥区别?学手艺?先干两年活儿再说吧。终于可以开始弄自己的东西了,交上去后被各种鄙视,创新度不足啦、论述不够深入啦,什么毛病都出来了。也是,不多挑点毛病,怎么显得人家水平高?问题是毛条件没有,外文数据库就个破springer,二手数据就个中国上市公司的,都被人翻得底儿朝天了。去企业调研有难度,整个座谈都没戏,问卷更是自己想办法吧。别说我拍数据,不拍我咋弄?
想起王小波一篇旧文,大意是说和一个江南造船厂的工程师(老曹?)一起在美国承包个小工程,貌似是室内装修?俩人基本啥工具没有,全是手工慢慢弄,别的老外看笑话,说你们这个没法弄。他俩硬着头皮干了几天,最后还是撤了,然后老外进场,专业工具一应俱全,三下五除二就干完了,干净利落。老曹说,他也是工程师出身,知道干活是啥样子的,自己干成那样太丢脸了。
现在领导们、博导们要成果,要顶级期刊,要思想深度,问题是你啥条件都不提供,给几块破木板、斧子、凿子啥的,就让我造宇宙飞船,也太瞧得起我了吧。。
吐槽完毕,也劝劝那些和我一样身处囧境的科研青年(中年),有句话说,人不能跟命争,你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地方,但你生活的时代背景谁也无法改变。有些事情,尽力就好,勿要强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26 11:42:13
支持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6 11:58:30
说得挺对,教育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好导师还是有的,稀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6 12:48:34
主要是体制和人才的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6 20:01:34
这个是体制的问题。稳定压倒一切,这是主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6 20:58:35
我一直认为管理学是学科,不是科学,至少在中国内地是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