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908 9
2007-09-03

P482关于价格调整的外部性的逻辑是:
一个企业降低其产品价格==>平均物价水平略微降低==>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总需求进而总收入增加==>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增加.  结论是:一个企业的价格下降有利于经济中的其他企业.

而我对一个企业价格调整的第一反应是:
一个企业降低其产品价格==>平均物价水平略微降低==>实际工资上涨==>企业对劳动需求降低==>(在粘性工资模型下)产出下降.  结论是:一个企业的价格下降提高了经济中其它企业的成本,降低了利润,所以是负的外部性.(或者,叫"总供给的外部性")

另外,对同类企业而言,一个企业首先降低价格的话,一个合意的推理是其他同类企业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吧(尽管这对书上的逻辑并没有什么影响)

我的疑问是:
1,第二个逻辑和第一个比难道不是更合意的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如果是,那第一个逻辑的结论有问题吗?或者,作者仅仅是就"总需求"进行了抽取式论证,而完全忽略了其它方面?如果是的话,那仅就这一个方面就可以说"有利于经济中其它企业"吗?

2,"当存在这种总需求的外部性时,小菜单成本就会使价格有黏性"(P482倒数第一段第一句.人大出版社,第五版)是什么意思?难道当没有这种外部性时,小菜单成本就不会使价格有黏性了吗?而且,我对作者从整体上用"总需求的外部性"来证明菜单成本的重要性也不是很理解:只要能证明企业会因为区区一个小菜单成本就不进行价格调整不就足够说明问题了吗,为什么还需要外部性这一步呢?

请同学帮忙解惑,不胜感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8 12:53:2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3 22:10:00

哦,我可能明白他为什么要用外部性来论证菜单成本的重要性了:

他可能是要和潜在的产出比: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地调整价格,那,因为有那么大的正的外部性,所以产量应该怎样怎样,现在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菜单成本,使这些本来应该有的正外部性(产出增加)没有出现,所以是巨大的损失......

但,问题是:这和菜单成本有什么关系?任何一个妨碍企业及时调整价格的因素都可以有这样的影响吧?说白了,单个企业价格调整的外部性---哦,我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了.....的确,所有妨碍一个企业及时调整价格的因素都可以这样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4 09:15:00

我觉得“实际工资上涨==>企业对劳动需求降低”,这个不一定成立。例如:(产出增长导致的)实际工资上涨==>企业对劳动需求不变或增加。

另外,我猜想(我只是学前班水平,很多事情只能靠猜的,别见怪),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一下,实际工资的增长应该小于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或总需求进而总收入的增加)。

还有,我觉得“菜单成本”是不是就等于,一个企业在囚徒博弈中改变价格而其他企业不改变价格的“预期损失”啊.

我给高手们出了一道改错题,希望高手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4 14:51:00
以下是引用sbns在2007-9-4 9:15:00的发言:

我觉得“实际工资上涨==>企业对劳动需求降低”,这个不一定成立。例如:(产出增长导致的)实际工资上涨==>企业对劳动需求不变或增加。

另外,我猜想(我只是学前班水平,很多事情只能靠猜的,别见怪),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一下,实际工资的增长应该小于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或总需求进而总收入的增加)。

还有,我觉得“菜单成本”是不是就等于,一个企业在囚徒博弈中改变价格而其他企业不改变价格的“预期损失”啊.

我给高手们出了一道改错题,希望高手指教。

1,关于 "我觉得“实际工资上涨==>企业对劳动需求降低”,这个不一定成立。"

经济学里所有逻辑都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进行论证的(即所谓抽取式论证).我的切入点是价格,意思是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上,所以实际工资上涨==>企业对劳动需求降低(在粘性工资模型下)是一定正确的.这个和你的说法并没有矛盾.

2,关于 "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一下,实际工资的增长应该小于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或总需求进而总收入的增加)"。

实际工资的变动是通过劳动市场对经济起作用的,所以是对供给的直接冲击.实际货币余额则是通过需求(移动LM)对经济起作用的.这里不妨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来理解一下,这样我们可以暂时把问题集中到我的疑问上.谢谢

3,关于 "菜单成本”是不是就等于,一个企业在囚徒博弈中改变价格而其他企业不改变价格的“预期损失”啊."

菜单成本就是一个很现实的影响企业频繁改变价格的成本因素.而企业改变价格时面临的博弈则是另外的影响决策的因素.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6 10:51:00

我这两天又想了想可能是这样,你看看对不对:

利用AS-AD模型,倾斜的AS曲线。现在某个企业降价(假设这个企业不改变产量。当然这显得这个企业主有点傻帽,因为现在他正在亏本经营。但是我想本来就是这样,因为从微观经济学上看,无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现在市场已经均衡了,经济利润已经为零了,实在想不出他为什么还降价,所以就假设产量不变。另外,如果他真的降低产量,那么从微观经济学上看,对他商品的需求会增大,这使得他的产量和价格还会恢复,这样就对宏观没有影响),这就相当于总供给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平均价格降低。也就是AS曲线下移。这样当经济再次平衡时,就是价格下降、总需求量增加了。

曼昆宏经第五版我没看过,我这里闭塞,买书很困难,以上只是猜想的,你参考以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6 14:39:00

我想补充一点,如果这个企业主真的降价减产,而且面对对他商品需求的增大,毫无反应,也就是不增产也不加价。那么他不会对其他企业造成任何降价的压力,相反,由于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总需求进而总收入增加==>对其他企业产品的需求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