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955 4
2007-09-04
多恩布什新著:《通往繁荣之路》

书名:通向繁荣之路
作者: 鲁迪•多恩布什(Rudi Dornbusch)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本书对当代有持久兴趣的问题作了极其鼓舞人心的评论。

多恩布什教授这些文章的主题思想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思想",即市场能最佳地解决问题,而大多数官僚机构,即使有良好的意图也不可能实现,它们或者因政治而分心,或者过分热衷于完美的解决方法。多恩布什试图对那些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人发起挑战,限制他们的野心。他把抨击目标对准来自巴西、日本、俄罗斯和其他发生经济危机的国家的中央银行管理者、政府机构、工会组织和空想的社会改良家。

本书从诸如《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等报刊杂志上收集了多恩布什教授最近发表的政策评论。这些文章集中论述了国际和国内的经济政策问题,包括通货膨胀和债务问题,汇率改革,贸易政策,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政治和经济的交叉。这些文章文笔生动,观点独特,颇有见地。

鲁迪•多恩布什(Rudi Dornbusc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和国际管理学教授。

【目录】
第1部分 宏伟的图景
第1章 一个无比繁荣的世纪
第2章 国家的来龙去脉
第2部分 增长和繁荣的宏观经济要素
第3章 新兴国家的长期增长
第4章 抑制高通货膨胀
第5章 自由市场运转得最好,但是需要少量的波动
第6章 你认为社会保险麻烦吗?
第7章 永远增长
第8章 德国的经济前景
第3部分 全球金融市场
第9章 资本管制: 过时的概念
第10章 为什么紧急财政援助是一帖劣药
第11章 在向海外投资之前,检查一下法律
第12章 美联储如何驾驭疯狂的货币市场
第13章 汇率变化的效果
第14章 无法拯救美元:也不需要拯救
第15章 墨西哥危机的教训
第16章 亚洲危机之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新方向
第17章 目标区域的争论
第18章 世界金融市场的新挑战
第4部分 不用为自由贸易辩解
第19章 自由贸易处在十字路口吗?
第20章 2005年,贸易自由化的漫长历程
第21章 美国—墨西哥的自由贸易:高工资好工作
第22章 珍珠港事件后美日关系五十年
第23章 与中国的贸易,对美国的狂吠咬上一口
第5部分 欧洲联盟:幻想、问题和冲击
第24章 欧元的现实、幻想和问题
第25章 欧洲货币联盟:会不会出现? 会有什么差别?
第26章 如果法郎垮了,欧洲的共同货币之梦也将破灭
第27章 为何强大的马克会成为抨击的目标
第28章 欧洲的货币:对美元的意义
第29章 德国马克五十年
第30章 欧洲的前景
第6部分 拉丁美洲的三角形
第31章 拉丁美洲的三角形
第32章 墨西哥:蠢事,崩溃及以后
第33章 另一场比索危机在伺机而动
第34章 巴西已无借口可寻
第35章 阿根廷的货币政策给墨西哥的教训
第36章 如何不捍卫南非的民主
第37章 墨西哥应该弃比索而用美元
第38章 总统第二个任期的巴西政策选择
第39章 热烈幻想之后的巴西
第7部分 东亚奇迹,未必如此
第40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资本市场是“纸老虎”
第41章 日本为什么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42章 世界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日本
第43章 墨西哥吸取了教训,然而东亚会吗?
第44章 紧急财政援助在韩国难以奏效
第45章 可能使中国瘫痪的阿基里斯之踵
第46章 下一个,中国吗?
第8部分 好人坏主意
第47章 给科尔总理的一首安魂曲
第48章 奥斯卡是个麻烦人物
第49章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毁誉参半的索罗斯

【书摘】
全球化
19世纪后半叶,蒸汽轮船、铁路和电报作为重大的突破,将世界的外围与中心国家联结起来。全球化成为贸易、移民和资本自由流动中的一项规则。金本位制是使开放的世界经济正常运转的部分因素。富裕的国家决定了规则,它们拥有炮艇去催收债款,它们在保持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它们搜刮殖民地,分享自由贸易的好处。这是美国迅速崛起并达到繁荣的年代,也是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进入世界经济前列的时期。向新世界移民以及资本的流动,使世界的外围得到迅速发展。如果对全球化有什么担心的话,那就是它还没有重要到足以使人们难以忘怀的地步。

在接下来的20世纪里,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是大萧条——贸易流量暴跌,人们对开放贸易和自由市场经济的信仰完全崩溃。就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世纪中获得的经验教训统统名声扫地,丧失殆尽。仅从1929年到1932年的三年时间里,世界贸易以金额计算就下降了70,以实物计算下降了25。在世界贸易中,价格狂跌、全世界贸易壁垒盛行、“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政策成为通行的法则。关税不断升级,数量限制和选择偏好成为规则,很快,外汇管制就接踵而至。开放的经济已让位于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一个压倒大多数人意见的推断是,经济在其边界上止步。如果以上情况成为中心国家的政策,外围国家也会作出实际的回应。拖欠债务是家常便饭,以保护性壁垒作为后盾实行工业化,成为那些商品价格暴跌、无法再承受生活费用的国家通行的做法。拉丁美洲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但早在1934年,在极其重要的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案》的推动下,各国试图重新开展世界贸易。但是,要花数十年的时间逐渐打破这些壁垒。重建世界经济的一个关键部分是“马歇尔计划”,该计划鼓励欧洲人恢复贸易。建立一个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失败了,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0(简称《关贸总协定》,GATT)成为一条谈判开辟互惠的、非歧视性贸易的切实可行的途径。20世纪50年代末,外汇管制被逐渐取消,因为贸易首先并且越来越多地成为跨国界的交易。但是,所有这些仅仅是先进国家的情况,世界的外围地区和日本已经坚定地接受了保护主义和货币管制是唯一可行的途径的观点。对它们来说,开放需等到20世纪80年代。

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基本恢复到了大萧条之前的情况。当然,通信已经大大地改善,这更加有助于开放,也更加有利于贸易;交通运输所取得的引人注目的进步也是如此。但是,此时,在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中很难找到对全球化持明显怀疑态度的人。这似乎是一个新近出现的问题,主要由五种因素促成。第一,公司在追逐市场份额和成本削减的过程中学会了全球性的运作。诀窍很简单,资本是可以流动的,任何地方的工人都会很快感觉到来自其他地方的工人的竞争。第二,由于资本的流动性,发生了更多财务上的重大事件——不管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可以避免的,这些附带事件的巨大代价显然是对曾经允许货币随意进出国界的全球化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使全球化经济背上恶名的第三个原因是竞争的压力,它迫使政府从它们崇尚国家主权的政策中退缩。这使工人们产生了一种保护被削弱的感觉;国际协定排除了行业保护的某些标准做法,没有任何途径可以逃离全球化的包围圈。第四,由于杠杆作用和已经一体化了的世界资本市场,世界任何地方的一点扰动就会立即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随着世界经济和市场越来越变化无常,没有一天不在提醒人们对他们的经济生活实行不太可靠的小小的控制。第五,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以及赢家和输家的变化节奏远远超出了人们能够应付的能力。由于事情发生得太快,他们所能作出的反应就是简单地决定退出,他们只看到了威胁,而很少看到巨大的利益。他们肯定没有意识到,当工作岗位受到威胁时,多半是由于出现了更先进的技术。技术进步本身是一种福祉,而不是使人们失去工作的跨国界竞争。

全球化是20世纪末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为与在1900年时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已明显11加快了。像中国这样的竞争者,能够在一二十年的时间里,从入门水平的技术发展到中等水平的技术,不仅对新兴工业化国家,而且对位于中心的老牌工业化国家也构成了威胁。工人们认为全球化应该对造成贫困的日益下降的实际工资负责;而各国政府感觉到,它们控制事态的能力,或者至少在表面上如此,由于世界局势震荡对国内局势冲击的影响而明显地被削弱了。希望退出全球化,或者至少限制相互依存性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人们并不打算牺牲世界经济的开放性和相互依存性。我们也不能肯定金融市场的动荡会有所减弱,或者技术创新和实施的步伐会有所放慢。在大约一代人之后,当那些不了解其他世界,并且适应了不太稳定的世界的年轻人上台时,全球化将不再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但是,这仍然意味着全球化将会引起争议,还会有一段时间受到挑战,以及还会有赞同的声音。为了保持世界经济的开放性,并且以一种稳健的方式处理不必要的动荡局面,人们把这一重担放到了决策者们的肩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5 11: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4 11:16:00
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5 15:25:00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如果能与《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对比着看,更有一番新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4 16:01:38
顶起来。。。。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