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未来是创业,做职业经理人,或其他(像咨询就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思考者,你必须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未来企业的主战场到底在哪儿。
思考者就是用方法论作为自己的资本,来搏自己一生的人。你唯一付出的是你的青春、时间和方法论,你得到的分别是整个世界、较多,一点点和没有等多种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付出以后会得到,之所以他得不到,是因为往往是因为最初的选择比后来的努力更重要,这是很没办法的一件事情。
每天思考者都会接触若干流行理论,被搞得莫衷一是。
其实每一个国际管理观念流行的背后,是有一条产业链的:首先在哈佛商业评论或类似的刊物上发表文章,然后被邀请到冬季达沃斯论坛展开宏论,立即带动政商领袖们开始讨论该问题。不久后会出版相关著作,接下来会引爆若干场的演讲会,多个企业开始研讨该观点,一些财经杂志开始追踪报道,大家开始凑热闹,一些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开始推出基于该观点的咨询服务。等等。最终那个观点流行起来,它是一条由刻意的产业链条。
所有的这些链条背后,都是一种关注,本质上在研究组织这么一个玩意,到底在这么运作,未来它将会怎样运转。
最早我们认为,组织是机械的,是遵从牛顿定律和拉普拉斯妖魔效应的,像法约尔、泰勒等人。
后来我们认为组织是有机的,由此带出来很多柔性的观点,令到我们按照细胞,生物,基因,热带雨林,动物群,生态的观点去比照企业。
再到上世纪70年代以来,混沌理论横空出世以来,我们慢慢意识到,组织是一系列混沌的,非线性的事件的集结。
到80年代,复杂系统理论慢慢涌现,令到我们认知到,原来组织是一个复杂系统。(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