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教育经济学
1956 8
2013-03-29

“民生教育学”彰显培养人的教育本体功能,重视教育改善民生的价值(教育是否有这个功能?如何鉴定?)。为此,要重新甄定教育的使命,教育以自我认识的完善为根本指向,从破碎的片段之中眺望自身的理想之光。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应试教育之所以愈演愈烈,其根源就在于教育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错位(到底教育的内在和外在价值是什么?如何区别,如何评价?)。更为严重的是,在素质教育变成基本国策后,应试教育 也从“第一代”转变成“第二代”,应试教育呈现出新特点,由竞争“升学率”转变为竞争“名牌大学升学率”,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与做法变成升学竞争的工 具。有学者指出,应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基础教育主要应该是育人,而不是选拔,其价值不应该依附于更高一级的教育(是否是教育经济学中的职业竞争模型,高等教育绑架了基础教育?)




凸显教育的本体功能,需要从评价体系的改革入手。目前,上海已率先构建绿色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把学生学习动力指数、身心健康指数、学业负担指数等纳 入评价指标体系中(这些指标就够绿色吗?),对于扭转应试教育有重要意义。对于高考而言,则需要脱去“社会性”的外衣,恢复教育性的本来面目,使其回归为单纯的学生升学考试,而不是承担“为国家选拔人才”、保障社会公平的公共性活动。




“民生教育学”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强调让学生接受平等而有差异的教育,使不同潜质的个体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需要教育的特色化、多样化发 展。当前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十分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但忽视了面向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均衡。要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怎么样的才是均衡的资源配置,指标?如何保证?),这两方面都要重视。另 外,从层类教育公平来看,要实现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代际效应如何缓解?),必须首先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平等,形成不同层次和类别教育公平相互促进的关系。


-------由《2012年度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力分析报告——基于“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的排名数据》想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30 09:20:02
“要重新甄定教育的使命,教育以自我认识的完善为根本指向,从破碎的片段之中眺望自身的理想之光。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应试教育之所以愈演愈烈,其根源就在于教育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错位”

这句话是典型的的“教育学式”研究句式。看了这段话,你总觉得是的好像对,又好像看不太懂。什么是“从破碎的片段中眺望自身的理想之光”?谁破碎?谁是理想之光?听起来像是一片散文而不是学术论文。

再有,所谓“教育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错位。”具体指的是什么?是什么价值和什么价值的错位?什么是教育的内在价值?什么是外在价值?这些概念内涵外延都没有,但是听起来很有道理,只因为你联想到了你头脑中的教育问题。
从习教育6年,越来越反对这样的教育学研究范式。应然状态的憧憬、散文诗式的叙述、毫无根据的社会批判、没有价值的建议,这样看似高深、优美的词句,实际没有一点营养,也不可能真正形成学术发展的有效积累!

没有批评楼主的意思,只是看到这些引语有感而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30 13:01:35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嘿嘿,ls好像对这些“教育学式”的语句很是感冒,说实话我对此类语句也不太适应,个人所受经济学训练本能地让自己会排斥这些语言,不过反过来说,这是不是也受到太多经济学训练”毒害“的后果。

    lz有一句话激起我的兴趣。“民生教育学是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其实在教育财政中有一个术语符合lz的定义,即教育财政充足,美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实践以充足为原则的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其中有许多做法很值得中国学习。如果lz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找一些介绍性文献来看看。例如:



另外,上海提出的所谓绿色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指标,我也曾参与过其中关于学生课业负担方面的问卷设计,说实话,问题不少,但乐观地想,无论如何,至少ZF还能尝试通过一定的调查来反思教育政策的成果,这应该是一种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30 22:13:44
sunkai_bick 发表于 2013-3-30 09:20
“要重新甄定教育的使命,教育以自我认识的完善为根本指向,从破碎的片段之中眺望自身的理想之光。我国基础 ...
很感谢评论,这个语句不是我的风格,是转载人大复印转载论文学术指数排名上的表述,这些语句显得华而不实,给人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是我觉得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30 22:18:10
james9609 发表于 2013-3-30 13:01
嘿嘿,ls好像对这些“教育学式”的语句很是感冒,说实话我对此类语句也不太适应,个人所受经济学 ...
教育学式 语句 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给人的感觉是很难反驳,我是工科,还是喜欢以事实说话。谢谢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在学业评价指标,上海走在前面,zf能关注已经是进步,也许我对现在的农村教育的不满,对这些说话很苛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4 13:39:50
教育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