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两个关于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和效率性测定的模型,都是用的Shin和Stulz(1998)的模型以及敏感性现金流法。
看文献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向大家请教><~谢谢!
一、关于存在性的测定:
1.为什么投资和现金流的分母用的都是资产,而不选其他的变量(比如销售收入)?(因为投资和现金流都是现金流量表上的变量,不知道这么和资产对比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预期的财务杠杆(LEV)与投资的关系是正相关?也就是说...为什么负债率越高,预期投资越高?
二、关于效率性的测定:
1.为什么这里选择的是销售收入作为权重?
2.现金流/销售收入 和 投资/销售收入 应该怎么理解?
3.现金流水平之差和投资水平之差的乘积有什么意义?
4.其实这整个模型是怎么证明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的我都不是很理解...有人能够帮我解释一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