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藏经阁
1372 3
2013-03-30

MBA课堂经典管理定律及案例790页.doc
大小:(5.05 MB)

只需: 2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本文件时本人多年前在MBA网花费很长时间整理一些管理规律,共计790页,word文档。

非常有意思,但不是一本什么书籍,只是无数个管理法则、各种规律、管理效应的总结,说明,企业案例分析等。供大家学习。小dollor一下,聚划算。

范例如下第一页

阿尔布莱特法则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无论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令仍未能完全理解。[1]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 (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 (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安慰剂对照研究

·         毕阙博士的研究 (1955年)

  有报告[3]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测试结果不单要证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证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由于医生对有关疗程实用性的观感会影响其表现,亦可影响病人对疗程的观感。因此,此药物测试必须以双盲(double-blind)方式进行:医生及病人都不会知道该药物是否安慰剂。

  最近亦发现,模拟手术亦会出现相似的现象,所以,有部份的外科手术技术必须进行安慰剂对照研究(极少会以双盲方式进行,原因很明显)。为了使测试得到支持,药物测试群组会比安慰剂对照群组获得更好的待遇。

  几乎所有以这个对照方式进行的研究都显示安慰剂对可改善病情。举例:Kahn公布了一项有关抗抑忧药的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发现服用安慰剂的群组中出现自杀或企图自杀的情况下降了30%,而服用抗抑忧剂的群组则下降40%。

  [4] 但是,一般研究项目都没有加设一个不接受任何治疗的群组作对照,因此很难推算出安慰剂效应实际的影响程度。

    “安慰剂效应”与“反安慰剂效应”是的提出,到现在已超过五十年了,却仍然很明确地时常出现在实验的医疗情境里。而这种效应之所以会存在,就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医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因此“人性关怀”绝不能在医病沟通中缺席,医疗生态应该用心经营一个“信任及安心”的区块。

阿尔巴德定理

阿尔巴德定理

阿尔巴德定理的含义

  阿尔巴德定理是指: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全靠对顾客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该定理是由匈牙利全面质量管理国际有限公司顾问波尔加•韦雷什•阿尔巴德提出的。

阿尔巴德定理操作实务

  了解、需求、相信和满意是客户采购的四个要素。当这四个要素具备的时候,就意味着客户将会进行采购。全方位了解、掌控顾客的需求,其实就是倡导以客户为导向的生产和营销模式。所谓以客户为导向的生产和营销模式,就是生产和销售活动紧紧围绕着客户采购的四个要素,而不是只按某一个要素而进行的,这样就能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客户基本需求可以大致概括如下:点受欢迎的需求。点及时服务的需求。点感觉舒适的需求。点有序服务的需求。点被理解的需求。点被帮助的需求。点受重视的需求。点被称赞的需求。点被识别或记住的需求。点受尊重的需求。被信任的需求。安全及隐私的需求。

经典案例分析

  1983年,在美国奥斯汀的德州大学里,有一个十七八岁学医的叫戴尔的大学生,他当时很喜欢计算机。一段时间后,他决定用计算机赚钱。戴尔买来一些旧计算机,然后把计算机升级后卖给同学、教授。这种旧计算机的升级"生意"使他第一年就赚了50 000美元。戴尔感觉自己的事业要开始了,他决定休学创业。

  戴尔成功的秘诀就是以客户为导向,就是实行全方位覆盖客户购买要素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生产和销售人员就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对于生产商来讲,就是"以销定产"。

  戴尔在早期开办公司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传统的"4P"模式。戴尔说: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同的:学生可能钱比较少,要的内存比较小;教授相对比较有钱,他要的内存可能比较大,所以应该是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我们来看看戴尔是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的:

  一是突破了以往那种透过大批量生产来降低价格的观念,提出了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产品。

  二是透过分销渠道虽然有好处,可以让产品广泛分布,但是代理 商一定要赚得到钱,产品价格相应就会提高。如果采用直接销售,消费者会因为产品价格便宜,又能够得到直接的服务,而愿意直接从他这里买,而不从分销商那里买。抛弃代理商,直接进行销售,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三是直接给客户提供上门的服务。以前戴尔在大学时就是这样做的,客户有问题给他打个电话,他马上就上门修好了,而不需要把计算机送过来。提供上门的服务,解决了客户维修的问题。

暗箱模式解释

  暗箱模式,就是将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整理和处理在各种各样的暗箱中,然后运用各种机制共享暗箱中的资源。

[编辑]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31 23:55:23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 08:47:1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 02:17:01
我也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