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经济这一角度讲,农民在中国虽然人数众多,但还是一个弱势群体.从个人利益角度讲,有多少人会去为一个弱势群体服务??因为他们是经济学家,所以会选择为强势群体服务,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你说的这些算是对经济学家投身农业的简单经济学分析吗?
对于农业问题,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也都应该发言!
有些经济学家说;农民现在比以前富有多了,农民是自私自利的.再富也不谦富,也不说富.有些经济学家说:农民的素质太低了,以致于想让他们变一下生活方式都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根本问题!!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相信和我一样的人有很多,农民和其它人没有太本质上的不同,只是没有城市人有钱罢了.
现在政府以及关心农业的人们也都知道农村的最终目的是要和城市没有太大的差别,这里说的是基础设施方面,医疗卫生方面,以及基础教育方面.我们也同们能想到,即使是城市人也同样不知道最优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人们的素质具体怎样才算是个现代的人?所以,即使是农村全部城镇化之后,思想问题,生活观念问题,人生观的问题,也还是不能解觉,从我个人的观点看,也没必要解觉,也不能解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本上和马斯洛的观点没有太本质的不同,你如果想让一个穷困的或者是一个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经济学家来为农民服务,显然是让他们直接满足精神层次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对他们来说就好象我们一样不是最有利的,虽然事后有可能通过名利得到一些物质上的补尝.但他们还是没有这样子做的积极性.从某方面讲,也是激励机制的问题.
同样的,一些经济学家从大的方向分析了中国的农业,认为中国农业的出路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子既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又会发挥中国人农业人口多的优势.也能降低拥入大城市的剩余劳动力,从这方面看,我们只要这样子做这可以了,可是,要这样做就要先对耕地进行整体的规划,这样才能更大化产出,但是,即使是这样子做了,农民还是没有积极性按照政府的规划种植,这一定是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可是如果是要把配套设施做到位的化,一方面要钱,另一方面对基层领导的思想,以及效率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就涉用到体制的问题了.我国又是实行的渐进式改革,各方面不是一下子做到位,有体制空子,有法律盲区,这也是那些不了解政府的人一向骂的.我们只能说基层低效率体制对农业发展,农业整体规划,对提高我国农业竟争力有阻碍,但还是可能的.
通过对农业的整体统筹,渐渐的农民的钱袋子鼓了,也会关注更高层次的需求了.
对于医疗问题,这是一个在城市都有的问题,也就不能指望在农村全部解决,这要看国家有多大的财力和魄力拿出钱放在医疗卫生上面,现在放多了,人民医疗条件改善了,可是要从远期来看是不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如果不利,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还在呼渐进式的改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