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市场营销
1590 1
2013-04-01
凤凰汽车评论 奇瑞初创于1997年,2002年起开始出名(此时奇瑞风云逐渐全国开销),由于处于中国汽车井喷发展的初期岁月,自主品牌能够撑得起场面的实在太少(彼时的吉利夏利都太低端,比亚迪汽车尚未成立,长城汽车才刚刚试水SUV),奇瑞在公众视线出现正当其时,它代表着自主品牌的一种力量。当初的风云由于价格相比同级的捷达便宜很多,造型和技术又都不落伍很是被国人看好,其品牌形象也颇为正面,而且当时汽车产品远不如今天发达,很多品牌还没发力,奇瑞汽车在当时的档次感并不低,处于中等水准,2003年随着奇瑞QQ的亮相,奇瑞又被注入了时尚的标签,形象更是大好,有那么几年奇瑞一直是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可以说奇瑞诞生的时机和开局都非常不错,只可惜此后奇瑞陷于严重的战略错误。
在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理念下忙于开发新车型、忽视产品质量,奇瑞出现两个较大的品牌负面,一个是品质不可靠降低了品牌美誉度,另一个是各种怪异丑陋车型出现进一步拉低了品牌形象。此后奇瑞汽车又莫名其妙推出多品牌战略,瑞麒威麟等品牌进一步将奇瑞品牌降低,同时由于多品牌战略产品被分割,奇瑞品牌旗下重量级产品匮乏,这导致奇瑞品牌彻底失去了清晰的品牌印象。
当然好在奇瑞已经承认多品牌战略错误。往事就不深究了。下面还是来说说,我个人对于奇瑞汽车未来之路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吧。
一:放弃多品牌还不够,奇瑞做事情需要彻底的专注
奇瑞汽车的错失自主品牌头把交易很显然并不仅仅是多品牌战略造成,仔细研究奇瑞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奇瑞做事情太不专注了。奇瑞这些年涉足的产业太多了,单就乘用车业务来说了,奇瑞不仅搞涉足轿车、SUV还搞自己不擅长的MPV、面包车业务,此外还与路虎捷豹搞合资,与以色列企业搞合作建立观致汽车。而在别的方面奇瑞投机心态和花心程度就更严重了,奇瑞涉及多个产业和方向,比如重卡、面包车、造船、港口、工业机器人甚至房地产、卖红酒这种完全不沾边的带投机主义的生意都做,问题很明白,奇瑞做了很多事情,但每一样都没做好做大。
经济观察报汽车版主编张耀东在《奇瑞卖酒》 一文中指出“卖酒,或许不会影响奇瑞做主业的精力,甚至还会帮其赚点钱。大名鼎鼎的丰田通商也是多元化的。但问题不在于该不该卖酒,而是奇瑞们做任何产业,有没有必须做好、做精的决心。否则,只能是个灵活的投机生意。”
就奇瑞现有的多方向来看,与路虎捷豹的合资、与以色列企业搞合作建立观致汽车都还算与主业有很强的联系,从现状来看,这两个业务前景还都是可观可行的,放弃不太可能(转型这节骨眼上,世界上恐难再有福特壮士断腕坚决推行一个品牌战略的魄力,艾伦•穆拉利这样的CE0难找,福特家族这样好的东家也难找)。考虑主观以及客观因素,奇瑞当下做事情的专注程度确实难以学习福特完全在自主这一个方向,但它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做到不偏离主业,什么重卡、面包车、造船、港口、工业机器人、房地产、卖红酒、卖面粉这种行当还是早早放弃的好。将主要精力放在乘用车主业上才是正道,而且奇瑞自主、路虎捷豹合资、观致汽车这三项业务就已经够大够分散的了,要保证同时做好做大,就已经够超难的了。多品牌战略已经失败的奇瑞需要彻底反思花心的代价,尹同耀不是孙悟空拥有72般变化(更别说现实中根本没有孙悟空),专注与乘用车业务才能有更好的明天,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后果很严重。
二:做减法,学本田,理清产品规划,明确精品化路线
做减法,理清产品规划,走精品化路线这不是什么高深的策略,却是最有效的策略,当然这个想法也不是什么独家的建言,大家都明白,奇瑞自己也明白,而且从当前奇瑞对外发布的消息看,奇瑞已经在实施了,砍掉瑞麒、旗云事业部是最明显的实际行动。不过到现在为止奇瑞还只是处在消除多品牌战略的遗留问题的层面,对于产品线的梳理动作还是太慢了,看看上面奇瑞的产品线,不说让消费者晕菜,就是汽车媒体圈的记者和编辑们也是相当的晕菜,简直就是产品混乱,我得实话实说这是我多年来看到最混乱的产品线。所以我只能试着帮奇瑞做减法了。
首先所有的新A3、新风云前面的新字建议去掉,这样的命名本身就不科学,不利于强化车型名称,另外A3和风云两厢版本可以考虑高尔夫速腾这样的命名方式区别对待。目前来看旗云所有的产品都不和时宜,旗云3和奇瑞E5高度重叠,建议直接砍掉旗云3;旗云5和新东方之子也高度重叠,从旗云和东方之子最初的定位和层级看,这两款车型建议去掉新东方之子(东方之子应该命名更高级别的车型),保留旗云5但直接改名为旗云(未来的旗云应该直接回归当初精品家用车的定位,建议也不要把现有车型定位中型车了,我看定位大尺寸紧凑型轿车更实际也更显优势);剩下的旗云1根本就是那个不招人喜欢的QQ6的易容版,直接砍掉;旗云2则是老一代风云嘛,由于奇瑞已经推出了新风云2代,所以建议也直接砍掉。
瑞麒的产品线,我看瑞麒X1瑞麒M1是最为鸡肋的(这两款车型严重拉低了瑞麒的形象)建议直接停产,瑞麒G3瑞麒G5G6,个人建议放弃瑞麒G3(这个级别将由改款加长A3主攻),瑞麒G5直接改叫瑞麒(瑞麒将由品牌彻底变为一个车型,可以定位为运动时尚高性能中型车),瑞麒G6则改为东方之子,确立商务路线。至于瑞虎经典版和瑞虎精英版我看也只能保留一款,而且必须马上换代,威麟V5威麟X5建议威麟X5直接改为威麟系列,并且需要进行换代。威麟V5需要从新取个名字,换代的事情可以暂时搁置,短期和中期看MPV市场都不是重点,投入产出不划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1 11:27:46
三:坚定实施品质先行战略,借鉴大众迈腾改造思路再造奇瑞A3

对于奇瑞来说,做完做减法,理清产品规划,走精品化路线之后,最核心的就是怎么高效且成功的转型精品化路线,提升单个车型的竞争力。依我看重点有几个两个,第一就是明确实施品质先行战略,实际上从最初的发展一直到现在,奇瑞一直被质量故障缠身,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购买信心都受到严重的打击。对于奇瑞转型来说,必须学习比亚迪和长城的品质战略,化大气力解决精简后剩下的产品质量,改换零部件供应商的就换,未来车型开发涉及的零部件采购应该彻底放弃最低价原则,一定要以保证高品质为先,再考虑如何控制成本(这点上长城内部的反腐败值得学习),另外建议奇瑞学习比亚迪发布IQS品质承诺,定期举行品质进展发布会,让大家对奇瑞产品重拾信心。

第二当然是完成产品改造,这个工作必须一第一条品质保证为先决条件,为了让奇瑞更快更省的完成改造,个人建议奇瑞学习大众迈腾的改造法。熟悉奇瑞的人都明白,A3是奇瑞投入相当巨大打造的一款产品,产品性能还是奇瑞最佳的,不过这款产品却由于轴距过短而遭遇市场尴尬,现实的绝佳案例是大众对迈腾的改造,国产的迈腾B7实际上只是对迈腾B6进行了两项大改动,一个是加长轴距,一个是改变前脸和尾部设计,将新家族元素融入进去。对于奇瑞来说,A3这款产品是绝对不能也不应该放弃的,只需要对A3进行与迈腾改造一样的手术,将轴距拉长至2650mm,改变前大灯、尾灯和中网设计,当然A3的内饰精致度也是需要同时改善的,A3就可以完成华丽的转身,变成一款时尚、高性能的高端家用轿车。

在内饰设计方面,这不是A3一款车的问题,奇瑞要做的就是提升全系产品的内饰设计感和精致度。E5的改款或者换代要做的工作就是彻底解决C柱不协调问题,只需要将产品造型改的更为协调流畅,这款产品也就会有更好的前程。只有旗云(旗云5)建议该车大众朗逸风格,凭借尺寸优势不火也不行。其他产品需要换代的都需要较大手术,不换代的则是奇瑞面临的共通问题,提高可靠性,提升内饰精致度。

四:放弃车型字母数字化命名,除了QQ,奇瑞其余车型应全部启用中文命名

对于奇瑞的战略转型,我个人建议借助这次转型机会,放弃车型字母数字化命名。全系数字化或字母命名的的确有利于梳理产品线,但是这个策略并不适合普通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更是如此。比如在全球市场来说品牌全部采用数字化和字母命名的基本是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等高端品牌,对于这些高端品牌来说,品牌是第一位的,车型名称是第二位的,因为人们很容易从品牌LOGO就获知产品的档次,国人聊天只需要说你开的是奔驰、宝马、奥迪就足够显示身份和档次了,而不需要特别强调车型名称,但是对于普通品牌来说车型名称是必须的,因为捷达和辉腾是完全两回事,威驰和皇冠也完全是两回事,档次和身份的差别太大了,不用忌讳,中国人对于自己身份地位确实是相当在乎的,作为汽车厂商也必须适应中国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诉求。

全球市场采用全数字化和字母命名的普通汽车品牌就只有PSA标致-雪铁龙了,但它现在活得并不好,危机重重,而今日PSA的困境与其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发展不顺利也有莫大的关联。作为最早两个进入中国市场合资的两个国际品牌,PSA在华发展一直不顺利,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个人深以为与PSA车型的数字化和字母化命名也有着巨大关系,因为在品牌不算强势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需要从车型名称中清晰的了解车型的档次,而数字或者字母定位产品档次并不符合国人的文化诉求。207、307、308、408、508对于中国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根本无法显示档次地位嘛,而且它这种命名还在持续变化,在国内营销上根本不利于车型名气的打造!因为就没有文字的内涵和魅力,其实也不用多说,雪铁龙采用中文名的世嘉比标致同级产品卖的好,就足够说明问题。

对于奇瑞这样定位大众化路线的汽车品牌来说,根本不适合学习定位高端品牌的车型命名规则(内部代号倒是适合采用,因为这样利于内部梳理),当然更不该学活的并不好的PSA。学习大多数大众化品牌的具体名称命名才是正确且理性的选择,在中国环境下,所谓的具体名称命名自然不会是英文名或者德文名,自然是本土的中文名称才是最佳选择。车型的中文命名,在营销上可以更好的实现车型之间的差异定位,并持续强化车型定位,打造车型知名度。例如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就成功打造了捷达、桑塔纳、宝来、高尔夫、速腾、帕萨特、迈腾等车型名称,而且这种车型名称已经有着清晰的产品档次,有了这样的累积,产品换代档次宣传就比较省事了,例如速腾减配倒退后,它也依然维持着高端紧凑型的形象,因为速腾这个名称已经有了清晰的车型档次联想。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采用中文名称命名可以不受品牌形象的太多干扰,比如车主可以说我买的是皇冠而不必说丰田皇冠,但说C6就往往需要称雪铁龙C6 ,这两者的心理差别很大,因为说了雪铁龙了,对方一般不会追问档次地位等等却容易将车型档次理解错误,但只说皇冠知情的自然明白档次,如果对方不了解皇冠,车主或者旁人可以借机强调是丰田的高端车型,这样车主的身份和地位就得到了有效保证。总而言之,采用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定位于大众化的自主品牌车型命名为中文名更务实更有益。

总结:对于奇瑞来说,个人坚持认为一:放弃多品牌还不够,奇瑞做事情需要彻底的专注;二:做减法,学本田,理清产品规划,明确精品化路线;三:坚定实施品质先行战略,借鉴大众迈腾改造思路再造奇瑞A3这三项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至于第四项:放弃车型字母数字化命名,车型应全部启用中文命名,这一项不仅是奇瑞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自主品牌要思考的问题——学习海外高端品牌的经验用于大众化品牌身上是否恰当,而且有没有思考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