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文集目录 1《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11月 122千字)
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再论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
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述与思考
论公民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实质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资源经济学若干前沿课题
就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谈一些感受
实验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建设的意义
---------------------------------------------
2《永远的徘徊》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6年5月 200千字)
不是“前言”的前言
乌托邦与传统—永远的徘徊
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
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二)
谈谈企业家精神
谈谈“能用数目字管理的”资本主义
“金融热”与中国之前途
“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发展
从开放金融市场说到“谁养活谁”
企业家精神,贪污腐化,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经济发展与合作秩序的扩展过程
香港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
中国改革过程的逻辑
“委托-代理”关系:国有和非国有的差别何在?
“胡鞍钢言之有理”吗?
漫谈政府规模、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中国深层次改革的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两难处境
从“公民社会”说开去
《自由谈》(之一)
《自由谈》(之二)
《自由谈》(之三)
谈谈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
“主义”与“科学”
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中译本序言
何谓“民主贪污”?--与张五常教授商榷
知识社会与知识分子
知识的经济学性质
就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谈一些感受
怀着乡愁,寻找家园
“不可说的,必须沉默”--从崔之元的批评引出的话
没有信仰的人生和没有立场的哲学—评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
游戏,意义,知识结构--不是“综合”的综合
私有制与国有企业股份化--读《经济学消息报》杂议
告别
------------------------------------------------------
3《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
"卢卡斯批判"以及批判的批判
游戏,意义,知识结构--不是"综合"的综合
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
制度成本,博弈均衡与知识结构
产权博弈
知识互补性,专业化与传统(第一部分)
知识社会与知识分子
知识的经济学性质
谈谈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
"主义"与"科学"
乌托邦与传统-永远的徘徊
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
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二)
漫谈"政府规模","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
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初论
"不可说的,必须沉默"--从崔之元的批评引出的话
没有信仰的人生和没有立场的哲学-评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
在历史中阐释,在阐释中创新-评"刘东-甘阳"之争
"连续性"假设的社会科学含义
结语
附录:纳什笔记
------------------------------
4《我思考的经济学》 (三联书店 1997年7月 145千字)
自序 为什么“边际效用递减”? 为什么“平均成本递增”? 为什么“供求分析”是经济学家看家本事? 从麦当劳餐纸说起 菜单成本,灵活生产,人力资本 生活中的道德风险 名牌里的“租” “入乡随俗”新解 “山长水阔无尺素”--从国际长途电话收费说起 “茅屋为秋风所破”--城市住房体制改革杂议 “生命诚可贵,制度价更高”--医疗体制改革杂议 教育体制改革的原则(初论) “经济”原考 为什么中国经济学家应当超越“交易费用”理论? 制度经济学关于世界的三个基本预设 应用经济学杂感(之一):“态度问题” 应用经济学杂感(之二):“提问”的问题 应用经济学杂感(之三):“概念问题” 讲故事的逻辑 实践高于理论 社会科学学术中心的三个必要条件 学术刊物审稿制度刍议 经济制度的真正涵义是什么? “效率”所要求的、、、、、、 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 谈“自由” 规则 一切利润归企业家! 我们这一代人的未来 试说“现代性问题”兼评刘晓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 面向综合的时代--兼评《复杂》 知识是怎样发生的? 通向“林中空地”--向您推荐《欧陆哲学读本》 演进,均衡,理性--写给寻找新经济学的人 “克隆”,互联网,平面化倾向及其他 棕榈树下的深思
------------------------------
5《回家的路:经济学家的思想轨迹》
序言
回家的路
无题或"房子"
静
叙事与"中国之迷"
中国经济的隐忧
"资本问题":缺钱还是缺人?
关于"事在人为"
启蒙与中国市场社会
"三联精神"的现代意义
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中译本序
自由的基础在于选择
有关道德的问题
金融深化与货币流通
财经与社会
金融危机与融资制度演变
积极货币和消极货币?
金融危机与转型期文化传统
高速增长、"市盈率"及其他
资本市场的"可计算性"与波动
"恩垂"的泡沫与均衡
收益递增与社会进步
为巴塞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中译本作的序
讲给大众的经济学
家庭
是理性选择还是制度演进?
穿越沼泽
贝蒂
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运动及其现代危机
返归古典?
关于自由的真知灼见
现代性问题
试说"后现代性"
"雅赋"
"逸名"
"大脚"、"新行星"、"地球城"
"叫卖"
"特利风"与"特利风拟"
"黛迩"奇迹
天然垄断与技术进步
"信息"略考及其它
锁入效应与"英雄史观"
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
"克隆"、互联网、平面化倾向及其它
面向综合的时代
探询"科学之终结"
发展的难题:回答《人与自然》丛书涉及的十大问题
有关"人"的故事
通向"林中空地"
反省过的人生
再谈"启蒙"
人生圆桌话题
为了瞬间的永恒
性与美感人生
用"脚"投票与"第五次浪潮"
走向"千年之变"
关于研究生制度的讨论
关于我们人类的下一个一千年
人文与人生
------------------------------
6《通向林中空地》
我的故事(代序)
不是"前言"的前言--《永远的徘徊》自序
《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自序
《我思考的经济学》自序
《梦幻与真实》自序
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制度经济学
经济制度的真正涵义是什么?
"效率"所要求的…
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
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二)
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从麦当劳餐纸说起
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
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述与思考
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运动及其现代危机
为什么中国经济学家应当超越"交易费用"理论?
"人"的经济学、道德哲学、知识社会学
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研究(第一部分)
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研究(第二部分)
市场社会的"道德基础"(通论)--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研究(第三部分)
为什么"边际效用递减"?
游戏 .意义.知识结构
"经济"原考
乌托邦与传统-永远的徘徊
讲故事的逻辑
"主义"与"科学"
知识社会与知识分子
在历史中阐释,在阐释中创新-评"刘东-甘阳"之争
制度经济学关于世界的三个基本预设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的重建
社会科学学术中心的三个必要条件
实践高于理论
关于出版《中国社会科学丛书》的设想
"连续性"假设的社会科学涵义
学术刊物审稿制度刍议
知识是怎样产生的?
演进,均衡,理性-写给寻找新经济学的人
面向综合的时代-兼评《复杂》
知识:互补性与本土性
试说"现代性"问题-兼评刘晓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中国》
试说"后现代性"-兼评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告别
未来
我们这一代人的未来
"克隆",互联网,平面化倾向及其他
棕榈树下的沉思(代后记)
------------------------------
7《走向边缘》
自序 第一部 弱者的声音--从英子的故事说起 背景:英子 天使之死 放弃意义的一代 生命的价值 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 背景:不满老板拖欠工资,董氏兄弟纵火未遂 诉说-与一个擦皮鞋男孩的对话 独白 没有禁忌的一代 笑的控制与控制的经济学 规模与霸权 相信市场 计生委的先生们,请相信市场 规则与灵魂 背景:高博士:我不应该是罪犯 内在价值与外在标准 人的价值、法治与程序正义
背景:446天
竞争、选择、精神自由 背景:她们写给"他"的信 真理与正义的前提是什么? 背景:轰炸事件后的中美经贸关系及其对策 知识产权,垄断利润,反暴力法案 背景:微软中国反盗版计划启动,要求北京亚都赔偿150万 迈向腐朽的傲慢与偏见 --从吴士宏眼中的"微软"看"微软"之命运
兴盛与危机 --评索罗斯《全球资本主义危机》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英雄史观 背景:俄罗斯金融危机:来自内部的解释 中国的野蛮化 背景:榕江一霸 道既裂,勿相与谋? --评西格尔的文章《中国何足恃?》 螳螂自语
第二部分
知识过程与人生感悟 和青年朋友谈自由 王小波的说与思 "主义"的自由,自由主义与信仰 社会选择,市场经济与自由 --从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引出的思考 道德哲学之"用" --从熊秉元先生的《到乌托邦之路》说起 信仰的效用 三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1996年8月与《光明日报》"学者访谈录"记者的谈话 哈耶克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 --《致命的自负》中译本序 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提纲)
面对"全球资本主义":中国向何处去? 文明社会的根基 --介绍佛格森《文明社会史论》 退出权,私有产权与自由 --评布坎南《财产是自由的保证》 佛格森《文明社会史论》中译本序 从冲突中求超越 --读邓正来《自由与秩序》 自由,秩序,原理-从哈耶克《自由宪章》中译本说起 个人主义与承认的政治 --评泰勒《承认的政治》一文 自由 --一段脚踏实地的叙说 竞争与秩序 --代《社会市场经济》中译本序 实践理性批判与批判实践理性 --评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政治,人格,道德 --一种字源学与生存论的阐述 关于中西哲学与文化的谈话 汪丁丁-成中英 启蒙死了,启蒙万岁! --评汪晖关于"中国问题"的叙说
在哲学与经济学之间 --汪丁丁先生专访 让心灵在所有方向上充分涌流 --访汪丁丁 知识,为信仰留余地-读布伯、哈贝马斯、阿伦特 "死亡"是选择的结果 --从彼得。辛格《重新思考生与死:我们传统伦理的崩溃》引出的思考 ------------------------------
8《直面现象》
自序
第一部分直面现象的经济学 中国经济的特质-中国经济学讲义(一) 改革是复杂的政治经济过程 附:关于国企战略性推迟 --访世界银行专家张春霖 中国90年代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涉及市场交换行为的三种道德立场 与吴敬殓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 谁来抓小偷? 附:从宏观改革到微观再造 怎样花钱?谁来花钱? 附:"新农村运动"与财政政策的指向 体制改革与市场启动 中国社会进入高风险时期?
附:三种经济金融体系及金融危机
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案例教材
--为《引爆1998》作跋 星星闪烁 --为胡舒立《新金融时代》序 直面现象的中国经济学 --评林毅夫等著《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 博弈,信誉,投资规模 附:强制性信息披露是证券监管方向 货币的价值 附:门德尔的世界与中国 回顾"金融革命" 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制度含义 竞争,资本市场,以及玩股票的信息经济学 道.琼斯 指数走势技术预测 从香港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论及我们道德的一天天衰弱
中国企业家的困惑 --与《中国企业家》记者李转良的谈话 社会博弈与产权安排 --一个详细的说明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 再谈经济学方法论 --与《光明日报》理论部记者的谈话 制度分析基础 --一个反复思考的概论
第二部分 新时代的曙光 新时代的曙光 --网络经济(之一)
"机会"的价值 再谈"机会"的价值 --网络股票投资分析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网络经济(之二) 观念与资本的结合 --网络经济(之三) 时间持存理性 --兼评普列高津《确定性终结》 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 知识,经济,自由 --"知识经济"批判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
------------------------------
9《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汪丁丁论网络经济》
自序-可以写在前面或后面的话
新时代的曙光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观念与资本的结合 后工业时代经济一体化的最终议题-自由移民 网络经济的三个经济学原理 机会的价值(之一) 机会的价值(之二)--网络股票投资分析 纳斯达克:2500点还是7500点 新经济的三类风险 股票市场、监督机制、产权安排 旧制度是怎样在新经济中复制自身的? 新经济的制度特征是什么? 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 中国改革的逻辑 法制乎?法制乎? 网上作品的定价问题 新经济的企业文化: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 知识、经济、自由-"知识经济"批判 知识过程与人生感悟 知识,为信仰留余地-读布伯、哈贝马斯、阿伦特
螳螂自语
------------------------------
10《记住"未来":经济学家的知识社会学》
话语的力量(代序) 第一部分 知识的积累 知识与信仰 新经济提出的经济理论问题 探索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经济学 新经济与新教育方式 "注意力"的经济学描述 新经济的人力资本定价问题 新经济的劳动定价问题 分工与选择
第二部分 知识的创造
走向"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学方法论 观念创新与符号交往的经济学 网络产生递增收益的两条根本途径 新观念的生产过程 网络经济的三个经济学原理 再谈"新经济"的老经济学原理 试析网络股泡沫 "互联网革命"结束了吗? 再谈"观念与资本的结合" 人际交往、观念创新与研发风险
第三部分 知识的制度
新经济的资本定价问题 激励股票期权与企业扩张过程 股票市场、监督机制、产权安排 个性化服务的定价问题 产权是社会博弈的结果
奴隶是怎样获得自由的? 新经济的制度特征是什么?
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 新经济的企业文化: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竞争、不完全竞争、市场准入政策 危险来自何方? 如何抑制普遍的腐败? 也谈"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监管 舆论评价与金融监管 效率镜子与新闻独立
第四部分 知识的腐败与启蒙 文凭的价格 生活、职称、逆淘汰及其他 再谈"启蒙" 农民的觉醒 关于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医疗服务的经济学 选择死亡 性、性关系与社会发展 无家的感觉 历史、生命、体验
第五部分 知识的历史
知识动力学与文化传统变革的三类契机 从读书的"捷径"说到叔本华的认识论 语言的经济学分析 "释梦"百年(上) "释梦"百年(下) 经济的文明化影响与文明的冲突 经济的"文明化影响" 大国之道 在历史的边缘 ------------------------------
11《永远徘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3月 279千字)
作者自序--不是“前言”的前言
乌托邦与传统—永远的徘徊
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
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二)
谈谈企业家精神
谈谈“能用数目字管理的”资本主义
“金融热”与中国之前途
“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发展 附:知识产权,垄断利润,反暴利法案 附:网上作品的定价问题 从开放金融市场说到“谁养活谁”
企业家精神,贪污腐化,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经济发展与合作秩序的扩展过程
香港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
中国改革过程的逻辑
论香港之命运
“委托-代理”关系:国有和非国有的差别何在?
“胡鞍钢言之有理”吗?
漫谈政府规模、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
中国深层次改革的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两难处境
从“公民社会”说开去
“自由谈”(之一):开场白
“自由谈”(之二):生意经
“自由谈”(之三):从仓储批发市场说开去
谈谈“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
“主义”与“科学”
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中译本序言
知识社会与知识分子
知识的经济学性质
就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谈一些感受 附:什么样的消费需求向下倾斜? 附:有没有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 附:再谈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 附:两种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 附:社会科学里的“定律”与“定理” 附:经济学家应当怎样把握数学?
怀着乡愁,寻找家园
“不可说的,必须沉默”--从崔之元的批评引出的话
没有信仰的人生和没有立场的哲学—评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
游戏,意义,知识结构--不是“综合”的综合
私有制与国有企业股份化--读《经济学消息报》杂议
告别
“跋”
------------------------------
11《风的颜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3月 321千字)
第一部分 蓝 色
世纪之交,义利之辨
我们仍然要寻找新经济学解释
中国人的投资选择
为普通人写的经济学(之一至之十一)(开场白)
新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观念细化与人力资本重组过程中的价值创造
个性化经济的价值决定(之一至之九)
企业并购的知识经济学原理(之一至之九)
也谈电信竞争的基本方式
与《杭州日报》记者的谈话
企业规模与企业家能力
平滑代理人败德风险的有效途径依然是市场竞争
从噪声污染和产权界定说道科斯定理的应用界限
两种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家应当怎样把握数学?
社会科学里的“定律”与“定理”
第二部分 绿 色
走向生物技术时代的伦理学
生物技术的时代--新“新经济”
探索解决医患纠纷的合理机制
从人类精子库引出的话题
关于宽带网时代知识状况的几点看法
关于成立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设想
关于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机构设想
关于“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2~2006年研究专题的设想
“制度分析基础”八十篇阅读文章的主题索引
民主社会的困境与希望
“信仰”的经济学
概念格,互补性,塔尔斯基不动点定理
第三部分 红 色
西方化的中国社会疾病
民办教育天然具有道德合法性
反思中国人的艾滋病
转型期养老问题--复杂、紧迫、高风险
法难
性、性关系与社会发展
第四部分 黑 色
寻找“原罪”
预期腐败与制度崩溃
直面“劳动与资本”矛盾
反毒品的经济学分析
文明的意义与意义的冲突
全世界文明联合起来!--悼念2001年9月11日惨案的牺牲者们
第五部分 白 色
“大熊”何时到?
道.琼指数的“第四浪”调整
纳斯达克的中期调整:2001年8月~2004年8月
美国科技股中期调整:2000年10月~2001年10月
国企海外上市公司市盈率严重偏低说明了什么?
略谈会计制度的演变
“国民待遇”的两个基本条件
乡村金融的复杂性
什么样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有没有相上倾斜的需求曲线?
对文凭的需求
生活,职称,逆淘汰及其他
------------------------------
13《幽灵自述》 实验作品系列之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6月 137千字)
库克船长之死
飞越天山
网络幽灵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北京的咖啡
莱茵河谷
大厨安吉亚
食,究天人之际
贝蒂
宁宁
无家的感觉
独白
阿姆斯特丹
螳螂自语
穿越沼泽
布鲁塞尔
在历史的边缘
杜依斯堡
“入乡随俗”新解
游汉诺威
放弃了意义的一代
天使之死
------------------------------
14《制度分析基础》 --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
按语 第一讲 导论--从现代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开始 第二讲 叙事、教材、思的路径 第三讲 方法、意义以及现代经济学不打算面对的经济现象 第四讲 康德《逻辑学》--导论 第五讲 康德《逻辑学》--康德思想体系概观 第六讲 康德《逻辑学》--正文 第七讲 社会科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第八讲 从制度经济学到知识理论 第九讲 生命、市场、均衡:知识论、代数格、文化现象及其他 结语 附录 “制度分析基础”八十篇阅读文章的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