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265 6
2013-04-03
悬赏 15 个论坛币 已解决
用统计局的名义GDP和实际GDP数据,可以计算得到中国的通货膨胀能达到10%以上,但是中国并没有因此导致物价疯狂上涨(虽然CPI不算低,但至少也不高),请问中国这些超发的货币都去哪儿了??中国是否真的存在货币超发的现象?另外,我们宏观老师告诉我们的每年的M2增速=GDP+CPI+1~2个百分点,这个公式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最佳答案

yax09091021 查看完整内容

首先,我对第一句话有疑问,用统计局的数据能算出中国的通胀率达到10%以上?统计局名义GDP增长7.8%,总不能实际GDP负增长吧,这不可能!你们老师给出这个公式的意思是:由于M*V=P*Y,这说明,V的年变化率为负的1~2个百分点,即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是逐年减慢的。结合货币市场的均衡:M/P=L(Y,i),有: Y/L(Y,i)=V,这基本可解释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资本的积累比劳动力快,结果导致资本的利用价格(即利率 i ,注:这里指抛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3 00:45:53
首先,我对第一句话有疑问,用统计局的数据能算出中国的通胀率达到10%以上?统计局名义GDP增长7.8%,总不能实际GDP负增长吧,这不可能!你们老师给出这个公式的意思是:由于M*V=P*Y,这说明,V的年变化率为负的1~2个百分点,即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是逐年减慢的。结合货币市场的均衡:M/P=L(Y,i),有:
Y/L(Y,i)=V,这基本可解释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资本的积累比劳动力快,结果导致资本的利用价格(即利率 i ,注:这里指抛开利率管制的名义利率)越来越低,导致 L(Y,i) 越来越大,V 越来越小。我估计是这个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3 01:33:26
我也不知道答案哈。
据我的理解,LZ所说的gdp平减指数,求得通货膨胀的做法在学界是不妥的。有相关的争论文章。流行的作法是用CPI,因为菲利普斯曲线等中的通货膨胀是根据人们的预期形成的,而人们的预期很大程度上与CPI相关,人们对GDP平减并无切身的体验。
还有,中国政府公布的CPI的准确性是受到普遍怀疑的。在实证模型中采用是逼不得已,但观念上不应该接受吧?
那个公式很简单吧,搞清其中概念自然理解。
我自己的一点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3 01:34:16
回复被系统吃了,算了,酱油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3 01:34:56
yax09091021 发表于 2013-4-3 01:18
首先,我对第一句话有疑问,用统计局的数据能算出中国的通胀率达到10%以上?统计局名义GDP增长7.8%,总不能 ...
一般经济增长数据给的都是实际的,去除了通胀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3 23:40:14
如果货币不超发,物价和资产价格都不会上涨,如果涨肯定是超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