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做企业的战略是推崇构建型战略,反对分析型战略。
所谓分析型战略,其实就是目前主流的用一套逻辑和工具,一步一步导出一个必然行动方案的规划方法,在市场稳定,竞争格局清晰,产业成熟,信息对称的前提之下,这么做倒也可以。
但市场变化激烈,不确定性增强,竞争格局多变等等情况下再用分析型战略就显得机械,宿命和愚蠢了。
这时,一般我们用构建型战略,通过分析和把握规律,引导企业做吻合规律和趋势的选择,而不是适合的,引导把握规律基础上的价值最大化追求。
但实际中你往往遇到类似悖论:你给企业家讲的是构建型战略,他很认同,实际你发现,他就是做雨伞的,这么多竞争里面竞争过剩,他要杀出来,他就是做拖鞋的,他怎么杀出来。
所以你的内心应该裂解为两部分。
一个是已有产品,已有员工,就着现有的基础做分析型的发展。
二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孵化式,构建性培育。
但是现实生活中,构建型战略往往短期没效果,所以此时战略的现实工作的大头落在分析型上,你不能因此说这种做法很虚伪,说的跟做的不一样,这其实就是大智慧。
不能因为你主张的是构建型,所有一切都要推翻就构建。
其实企业一定是这样的-----现有产品,现在销得较好的产品,顾客比较接受的产品,必须稳扎稳打继续用分析型战略做下去,这是你的票仓,这是你的根据地,这块烂掉了你什么都没有,这部分不能大改大革。
但企业的未来,企业可以改变自己命运,上个台阶的产业,一个大的布局,需要用跳空出奇的构建型战略来做,不要太和现实紧密挂钩,这才是真谛。(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