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意志银行:金砖四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
| ——龙将超过美洲豹、虎和熊 |
2009-3-16
经济和金融评论通常都聚焦于金砖四国(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外汇储备量,而BRIC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往往很少被人们注意。虽然BRIC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仍相对较低,但其FDI潜力是可观的。由于其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巨额的外部盈余和战略性激励政策,这些使得迄今为止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潜力最大。目前的危机是否会使得中国进一步实现其巨大潜力,这是值得我们观察研究的。
BRIC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经济体。2007年,BRIC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额总计达到13%左右(以市场汇率计算),或达到20%(以购买力平价计算)。BRIC也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金融主体。2007年,BRIC的国外资产总计超过4.1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5%!虽然BRIC的国外资产加起来仍远小于美国的大约17万亿美元,但其国外资产增长的中期前景仍然看好,尽管目前全球资本流动处于波动态势。
对BRIC的外汇储备的评论通常多于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评论,政治上敏感的投资项目除外。这并不奇怪。尽管其国外资产大量增长,BRIC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仍保持相对较小。2007年,BRIC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仅占3.3%的份额(5100亿美元),流量占比稍微高一点,为4.5%(900亿美元),这远远低于BRIC国家经济所占的份额。正确地来看待这些数字,BRIC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加起来要小于意大利。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的1%到2003年至2007年间的4%,BRIC在全球流量中所占的份额已有显著提高。虽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小于俄罗斯,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并大幅增长。
首先,中国的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其较大规模的外部盈余可能会支持其国外资产的大量积累。在经常账户方面,中国的盈余将远远大于其他BRIC国家(这些国家在未来几年内不会有任何盈余)。在资本账户方面,中国将接收更大规模的股权资本流入(包括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受益于庞大的债务流入,在中期产生持续的资本账户盈余(部分由于对资本外流的限制较为严格),此盈余的一部分将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循环。
其次,中国的“追赶”潜力是巨大的。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在GDP和国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都很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只占GDP的3%,而巴西和俄罗斯的该比率分别为10%和20% 。所持有的国外资产的类型也主要是储备资产,币种是美元,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要小于巴西和俄罗斯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较低,部分原因是由于分母规模的迅速增加(以美元计算的GDP,国外资产),另一部分原因是(历史上)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严格限制。因此,在未来几年内人均收入的迅速增长应当有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诚然,所有这些指标都非常粗糙,但他们确实表明了中国的追赶潜力。
第三,ZF在最近几年已放松了对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条例,并已简化了官方程序。作为其“走出去”和“国家领军企业(national champions)”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ZF为中国寻求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了各种支持。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目前的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更加有利于(或至少限制远远减少)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应有助于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更广泛的战略目标应该支持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经济增长中资源密集度非常高,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对大宗商品的依赖程度已大大增加。ZF可能尤其会通过限制商业风险并提供财政激励措施,来有力地支持谋求获得自然资源资产的中国企业 “走出去”。 诚然,巴西、印度和俄罗斯ZF也面临着需要用战略性激励措施来支持对外直接投资,但他们对大宗商品的依赖程度较中国要低(很多)。
考虑到其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大量的外部盈余和战略性激励政策,在金砖四国中,目前中国FDI的潜力最大。假设(这只是一个假设),中国企业面临着和其他BRIC国家同等程度的微观经济激励机制(如市场、效率,资产寻求),从现在起,不出几年中国的FDI就可能已超出其他金砖国家FDI的总和。在未来十年中,中国当然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者之一。针对最近发达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公司价值出现下降,以及中国本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观察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上述局面将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作者:马库斯·耶格(Markus Jaeger);来源:德意志银行 2009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