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05-5-29 11:09:00

3 实际上的确是供求均衡的时候也存在排队,我想这是版主要的答题角度。在新古典的分析方法中,一般只有价格和数量两个维度,一个时间维度往往被忽视。 供给满足需求的属性中除了数量这一维度之外,还应当有一个时间维。因为供给无法在同一时刻满足需求,只能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依次满足,这就是排队。最早排队的人应该具有MU高和时间成本低两种属性,(虽尝试把时间维加到传统的需求曲线上,把等待的时间和拥有消费商品权的早晚也包括在内,但并不成功)也是最先得到该商品的人。

4 就医院挂号来说,个人排队的时间支付,医院并没有得到,成为一种租金耗散了。一般认为,西方的预约制度效率要优于排队,因为患者只需要支付一个货币费用就可以了。但实际上,预约制度是有管理成本的,在我国患者众多的情况下,这部分成本要大于西方。医院也同时承担了一种风险,患者预约了不来怎么办?虽然在医院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排队似乎优于预约。但是,双方也存在着交易的可能性,可以由患者承担预约的成本,在原先的货币价格之外,再支付一个医院为管理预约的成本,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既减少租金的耗散。在非市场的制度下,存在的制度未必是效率最高的。

5 或医院拍卖挂号,或由独立第三方通过倒号的行为,实现货币需求和时间需求之间的一种转化。那就是最早消费商品的人应当具有时间成本最低或者MU最大属性中的一种,这种力量是将时间和货币的价值联通起来的有效力量。从理论上来说,应当减少租金耗散,应当是有效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9 11:28:00

突然想到,预约制度无法体现消费者的时间成本,而在排队制度下,因为货币支付是一样的,首先得到商品的人是愿意为此支付时间价格最高的消费者,而预约制度无法体现时间支付的意愿。从这一意义上说,也许排队也有其效率性。

这是我前面的考虑中欠缺的地方,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缺乏分析的必备工具和方法,逻辑推理的结果往往不能深入下去,这方面的培养只能通过多读文献来进行。只能继续努力了。

一年来对制度经济学的学习都是在制度版的指导下进行的,刚开始只能从网上下载些资料,到能够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做一些思考和分析。NIE版主的学识和权威是本版人气最旺的主要原因,当然也离不开助理们的辛勤工作,向你们致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9 11:29:00

谢谢楼上的评论,你指出了时间加入效用函数的重要性是对的,但是你对我的意图理解有偏差。

我说即便完全放开价格也不一定能够满足“需求”(不是欲望),是因为医疗产品的供给由于知识的高度稀缺性,它部分具有固定供给和垄断的性质,所以弹性非常低,所以医院才有租金。忽视供给的固定性质,抽象地讨论“均衡下一定能够满足需求”没有意义,因为这里没有足够的竞争性。你当然可以竞争开医院,但是你能通过竞争获得专业知识吗?往深处讨论,这涉及人口的异质性分布问题,以后再论。

既然你第五点指出了存在改进效率的空间,那么问题是为什么这些措施没有被采纳呢?这才是我的问题。我认为要理解排队,必须超越新古典一般均衡范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9 13:28:00

我的理解是,挂号排队的原因并不单一:由信息的不完全性导致的排队不是租制耗散,而是既定信息约束下的次优;而价格管制下的排队是租耗。

在我国,医院排队的原因可能还是以后者为主。

对于前者导致的排队来说,预约是否一定优于排队,我看也是未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9 18:21:00

回复

以下是引用张三李四在2005-5-29 13:28:44的发言:

我的理解是,挂号排队的原因并不单一:由信息的不完全性导致的排队不是租制耗散,而是既定信息约束下的次优;而价格管制下的排队是租耗。

在我国,医院排队的原因可能还是以后者为主。

对于前者导致的排队来说,预约是否一定优于排队,我看也是未必的。

张兄将排队的原因加以区分是非常必要的,我在顶楼没有说明。 我认为,目前的讨论没有有力地解释为什么前一种排队的有效性;后一种排队的租耗,我认为也没有理论上预测的那么严重。两者的原因都是因为大家可能忽略了医院对于工作人员的监督成本。更深层次地,应该解释为什么医院不根据挂号数量来确定窗口工作人员的报酬?这样部分地促使工作人员调度挂号,提高挂号效率。

我一直期待前一点能够被大家注意到,但是令人失望。大家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讨论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医院作为一个组织的内部关系,这毕竟不是制度经济学版面的意图。我是制度版的版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0 17:25:00

应该看到医院排队挂号与排队买东西是不一样的:号是有限的,去晚了就没有了。甚至即使你早上五点钟到医院排队,到八点挂号时,可能你依然没有挂上号。这种排队挂号与巴塞外尔分析的购物排队不一样。

因此,这种排队实际上与医院增加工作人员没有关系。或者说,医院把挂号时间提前,就像一些医院所做的那样,同样没有解决问题,只是让病人更早去医院:如果非要用巴老头的分析方法,那就是病人在货币和起早之间重新分配效用了。但我认为这种分析已经没有实质性意义了,更解决不了问题。

当然现在还有一些医院使用实名制、网上挂号等,对部分人的无谓挂号(花了排队时间挂不上号)问题有所缓解,但挂号问题依然严重。

如果大家真的关心现实问题,事实上病人的时间浪费并不仅仅是排队挂号的时间,等候就诊的时间比挂号的时间更长,但看病的时间却太短了:病人经常为排号、候诊花上三、四个小时,甚至更长,而医生用五分钟就把病人打发了。结果是病人怀着不安的心情,又不得不到另一个可能是更好的医院,经历一次同样的、甚至更为残酷的磨难!这些才是真正的所谓医疗体制中的浪费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3:18:00

在医疗体系完全扭曲的情况下,价格信号是不起作用的,因此偶不清楚如何核算所谓的成本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6 13:09: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6 06:19:00
楼上的问得有趣,租金会消散就是因为是无主的租金。超市结帐时的排队是无管制下出现的,有谁来研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1 15:46:00

不是租金消散,因为医院里发生的排队为短时期内的供求波动导致,如果调整价格或者调整服务的人数,交易费用均大于让病人自发排队.在权利厘定清楚的前提下,由交易费用引起的非价格准则的出现不是租金消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4 20:33:00

同意34楼的观点。即使没有价格管制,可能也存在排队挂号,而且它是有效率的。(1)根据Milgrom,如果没有财富效应,那么医院对病人的时间成本进行精确定价就是无效率的,此时有效的制度安排只是医院把票卖给病人。由于医生少病人多,所以需要发展一种总费用最低的制度进行数量配置。(2)医院对票进行拍卖,会增加其设计拍卖机制的成本。根据数量在各个窗口间配置挂号顾客,近年来随技术发展一些大医院已经出现了。号贩子的出现,对上述情况是一个帕累托改进。(3)为什么病人不到要价低排队少的小医院,而愿意到大医院挨宰。我认为答案是,大医院、很多人到医院排队,本身是传递了这个医院质量优良的信号。(4)为什么大医院设置很多不必要的检查、药物对病人“捆绑销售”,这是由于医院为避免医疗事故纠纷和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诈的道德风险行为。(5)我认为预约制不可能有效率,因为预约医生不是圣女贞德,如果有很多病人都找他看病同样设计配置过量需求的问题,怕还要排队。要他向病人推荐合适的医院,十有八九怕要毛遂自荐。而大医院由于自身的规模、专业化经济,解决这类问题更有优势,比如设置多个挂号窗口、安装在挂号窗口间配置挂号病人的自动机器,按价格专业设置多个不同科室等等。更重要地,病人凭什么去推断私人医生的质量呢,它反而增大了病人的搜寻成本。我推断,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一些政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一个拙劣的公共政策。禁止病人到医院就医的自由选择,推行一个政府推行的病人、私人医生的匹配计划,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寻租问题。这和我们毛主席摧毁地方的“资产阶级医疗权威”然后大兴赤脚医生有什么本质区别呢。(6)尽管自由市场经济产生的排队制度,会带来租值消散(非生产寻利),但是它和价格管制下的排队下的低效率完全不同,后者是Friedman, Barzel, Cheung分析的关键,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同意前者无效率。比如,美国人民在1970年代排队买石油,就是美国政府搞价格管制引起的。什么成本推动、油价影响经济全是胡说八道,驳斥这类谬论的反例是美国只进口一半的石油,但是石油完全依靠进口的日本、前西德就没有排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4 23:44:00

可否这样考虑:即使医院能够增加挂号的窗口,也不可能将潜在的租金实现,因为医院的医生有限。医生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已经是固定的了。

除非改革整个体制,否则单个医院通过增加窗口的办法不能够将租金实现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3 14:24:00

这些讨论确实很有见地。正巧我找到一个与之相关的制度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每天早上4点钟就有人开始在口腔医院的门口排队挂号(此口腔医院在当地异常火爆,基本上是病患在医院没开门的情况下自己组织排一次队,等6点钟医院挂号室开门后再换用医院的号,而且其间很少有替人排队收费的现象)甚至有人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排队,为了维护排队的秩序,采用自发的发号方式。问题:1在参与排队的人中,什么人最有积极性组织排队?2排队秩序为什么很少进行交易?3为什么中间要进行一到两次换号?4人们为什么会遵守这一自发的秩序?
此为观察所得真实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09:28:00

这个版的贴子好像都蛮老了。

就单纯医院排队而言,倒并不与“垄断”挂钩,而且个人认为,排队倒是医院摆脱“低效率”的一种方式,否则,要准确的识别谁的个人时间成本更高,这部分成本实在很大,而且恐怕对社会福利也没有任何的增进。因为只要是希望识别谁的个人成本更高,必然要对个人的信息进行收集。这个过程顺利的话,也要消耗大量成本,更何况,人人都希望先看病以降低自己的成本,必然充满了说谎者,收集到大量假信息,只能导致更加无效。

一种降低个人说谎率的有效方式是由政府建立公众的资料库,以维持社会福利。但是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如何比较个人成本的大小?这种将“公平与否”纳入到衡量体系的方式,只会增加交易成本。

把医院单纯就看作是一个组织,个人的时间成本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医院的外部成本。医院仅追求自身的利益才能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如果非得要求医院关注社会福利,只能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更多。(本段只就排队与社会福利而言)

就外部成本的内在化手段而言,希望医院纳入外部成本,就必须由政府和社会对此作出相应的准备,比如说补贴或者税收等等。同时,也必须承担由此导致的个人就医成本增加之类的问题。

因此,排队不完全是医院造成的,并不见得就是低效率,也没垄断,并不存在租金耗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4 23:04:00

  思路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各种内外生交易费用权衡折中原理,版主说得对,就是比较不同制度的成本与收益,看哪个净收益大。由于机会成本的概念,因此,在考虑一个制度的成本时,另一个制度的收益就应当算作这个制度的机会成本。我们这里假设其它条件既定不变,也不考虑急诊等情况,不考虑特权阶层人员看病不排队等情况,不考虑医生的朋友等有关系的人,随意插队等情况,只考虑普通的挂号排队。

  就普通挂号排队而言,如果说它存在着租值耗散,即是指没有按照不同病人的病情的轻重缓急(这里排除急诊以后的病情程度区分),病人的时间价值等择优考虑,从而似乎没有使得社会总利益达到最大化。这种租值耗散是一种内生交易费用,即与帕累托最优的差距,即一种效率损失。

  但是如果照顾到时间价值等情况,那么就必须对每个病人的时间价值等进行测定,这样所耗费的外生交易成本更高。因此,即使存在着排队的租值耗散即内生交易费用,但是由于其能够避免更高的测量时间价值等的外生交易费用,因而仍然是值得的。

  各种内外生交易费用权衡折中原理,见本人所发表的《各种内外生交易费用权衡折中原理》,已发在了人大经济论坛上面了。

  如果考虑更多的情形,分析思路也是一样的,即各种内外生交易费用权衡折中原理,这个原理在杨小凯的经济学原理里面写得很清楚了。如果大家对于杨小凯的经济学原理比较熟悉,那么就会把类似的问题当成十分简单的练习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