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sy 发表于 2013-4-6 21:23 
反问:写的文章不多,就一定多是精品?文人能写出一定数量的文章,至少可以证明爱读书思考、文笔好。此人 ...
李白就很爱喝酒,哪个都不敢说他不是文人!
个人觉得,这是讨论,不能把爱喝酒等此类“性格”因素掺进去!
我觉得,你说的文人太泛了,它与学者也不能划等号。这是个大问题,我才疏学浅,自问驾驭不了。
仅从你的论据讲几点:
1、“文人能写出一定数量的文章,至少可以证明爱读书思考、文笔好。”——这是你自己的一种武断判断!未必正确。
实际上,“能写出一定数量文章”的人——在中国也可能是因为“关系网”厉害,背景深;也可能是善于复制。未必就是爱读书思考,文笔好。
有一些人一年写十几篇文章,但核心思想就是一二个,这对学术研究与社会有多大贡献?
再用时间来算一下,假如一个人一年写了15篇文章,那一年按360天算,假设这个人除了休息吃饭之外,非常勤奋,其它什么事情都不干。这个人超级有效率,每天睡觉吃饭仅花费6小时,一年就是360X6=2160小时,换算成天数就是90天,所以其拥有的有效天数=360天-90天=270天。
那每篇论文所耗费的时间=270天/15篇=18天。
再考虑如果写几篇篇幅大,如一万字以上的大文章,这样此人的效率就更不估量了!首先,要考虑这对于什么人是可能的?其次,这个人在18天内是如何勤奋,能将一个大问题考虑清楚?而且文笔特好,有能将研究过程表达清楚?不过即使这样,其产生的文章的效应真是不好估量。
2、有学者曾在顶级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也许是因为学术水平,也许是因为关系。但至少人家发过,说明其曾经拥有一定的水平,我辈首先要承认这个事实。说其它的对事情无补。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想,那就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那就是不管你成绩如何,也会有人这样质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