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自习、聂辉华
 人大经济论坛今天就满一周岁了。像一个新生儿,他滋润着当下独特的雨露,茁壮成长着,并且看上去前途无量。他会是所有监护人和亲朋好友的骄傲。与同类论坛相比,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身出名门,有一批精英为他的成长设计量身定做的发展战略,更有全国各地的热心人前来照应。有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相信“建设一个全国数一数二的高水平经济学论坛”的目标,指日可待。
 然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当杰斐逊怀着对国家强权的忧虑而将权力制衡的思想写进美国宪法时,这就奠定了美利坚强大的历史基础。那么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纪念日里,又该为人大经济论坛的未来奠定些什么呢?当我们为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时,是不是同时该为他的未来深谋远虑?
 为此原因,并感此必要,我们决定以私人名义写下我们对论坛的种种忧虑,并向全体用户公开。我们希望站务委员会认真考虑我们对论坛的评估和建议。我们的想法并不专门针对个人,而是分别对不同类别的用户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1、致普通用户(干什么?怎么提问?)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普通用户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能力。相当多的网友,仍然希望论坛成为一个资料下载基地,并且最好是没有任何成本的——他们甚至连一些起码的时间都不愿意投入。论坛管理人员(仅指版主)已经多次说明,由于存在暂时的技术瓶颈,没有限制的下载会导致论坛访问速度减慢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设限乃是次优策略。即便解决了技术问题,泛滥的资料上传仍将妨碍我们的深度讨论,而这是为很多资深网友所厌恶的,也是与人大经济论坛的宗旨背道而驰的。
 永远没有完美的制度,我们总是在探索中逐步改进的,未来是一个不完全契约。我们衷心希望所有用户能够明白并在实际行动中支持这些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与其无穷无尽地对此讦难,为什么不多花一点时间去做习题?
 所有被扣除分值的网友都希望管理人员尊重你们的权利,但是,当你们连起码的版规都没有时间阅读时,当你们罔顾其他网友的劳动而重复上传时,当你们不断地打着“道德”和“言论自由”的旗帜发布一些与学术无关的观点时,你们实际上也是在浪费其他网友的时间和精力。不客气地说,带着某种欣欣然的心态上传一些耳熟能详的资料(比如《通往奴役之路》),客观上是低估了其他人的智慧。为什么不这样想一想,如此普遍的资料,难道别人没有吗?
 作为师兄,我们还要特别劝诫低年级的网友。也许你们的确功力尚浅,但是凭借你们的能力,很多事情你们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当你在网上提问“谁知道公司治理的文献”时,为什么你不能先查一下有关资料?没有《新帕大辞典》,没有《中国期刊网》,不知SSRN.com或NBER.org或JSTOR.org,难道你们连google都懒得用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人提出一个现象,但是并没有概括出一个可以讨论的经济学问题。一个可以讨论的经济学问题,应该有基本的假设和问题。还有很多人,连基本的教科书都不愿意翻一下,就来提问题。如果是这样,计算别人告诉你该如何做答又如何能帮助你进步?(nie今日补充)
 多一份耐心,少一份依赖;多一点思考,少一些浮躁。这是我们对普通用户的建议,可以说倚老卖老吧。
 以下部分被nie删除。
 [此贴子已经被nie于2005-6-21 17:56:0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