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时期经济泡沫现象
[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来源于土耳其,当时的荷兰贵族以在家里摆放郁金香为身份的象征,引发了荷兰的郁金香热,但是真正引发郁金香狂潮的是对郁金香的炒作,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资本市场的过度炒作。
正当这些异乡客尽情享用殖民者特权的时候,1629年从他们的故乡阿姆斯特丹传来了一个疯狂的消息,一支叫郁金香的花可以换取4吨小麦,一张床,4条牛,8只猪,12只羊。
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后,全球的资金向荷兰涌入,而当时的投资机会并不多,于是大量的资金进入交易市场进行炒作。1636年,郁金香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价格昂贵的郁金香在这里分成细股,股民可以买到几分之一的郁金香,于是几乎所有的荷兰人都投身到这场疯狂的郁金香买卖中,市场上的郁金香价格一路飙升,郁金香已经不是供人欣赏的鲜花,它几乎就是印钞机。
疯狂总是短暂的。一天一位大户在获利之后全数卖出了手中所有的郁金香,还有一位外国水手将一株价值3000美金的郁金香像吃鲱鱼一样吞进了肚子,最可怕的是从土耳其运来的大批郁金香已经登陆荷兰。
忽然之间,郁金香并不再那么稀罕,一瞬间郁金香的价格往下滑,六个星期内郁金香股价竟然下跌了90%,于是哀鸿遍野,财富梦破灭,此时不管ZF多么护盘都挽救不了,郁金香的价格持续探底,于是许多股市交割无法完成,最终荷兰ZF宣布这一事件为赌博事件,豁免交割,才结束了这一场疯狂的郁金香泡沫事
郁金香泡沫是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
受“郁金香泡沫”和其他因素影响,荷兰经济开始衰落。
而对于远离故乡的新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人来说,虽然没有亲身感受到郁金香的灾难,但是另一个危险却向他们逼近。1650年,英国人来到了北美大陆。
【南海泡沫】1711年一家名为南海的股份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南海公司成立之初,是为帮助ZF偿还巨额国债,南海公司共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ZF债券。作为回报,英国ZF给予南海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将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给了南海公司。当时,人人都知道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能把英格兰的加工商送上海岸,数以万计的“金砖银块”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1720年,南海公司向财政部提出“南海计划”,由南海公司接受王国的全部负债,而ZF承诺每年付息6%。作为报答,ZF永久性地把诸多商品的税收支付给南海公司,南太平洋的开发和贸易特许权也一并交给南海公司垄断经营。消息传开,南海股票犹如脱缰野马,一路狂飙。从1719年的126英镑涨到1720年6月的2000英镑。在南海公司股票价格扶摇直上的示范效应下,全英国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以及所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包括军人、家庭妇女、教士、法官等,还有牛顿都卷入了这股漩涡。“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牛顿后来写道。南海公司为什么要游说议会通过泡沫法案。但是泡沫法案的威力让南海公司也始料未及,英国股市开始狂泻,无数人倾家荡产。当年12月,南海公司股票回到128英镑。英国ZF通过的“泡沫法案”,虽遏制了泡沫的再次出现,保护股东及社会利益,但却对股份公司实行了封杀,为英国工业革命急需的资本积累堵塞了一条重要渠道。实际上,投机和投资从来都相伴而生,封杀了投机也就限制死了投资。 伦敦的“南海泡沫”就像当年的荷兰“郁金香泡沫”一样,给英国的金融市场带来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