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价格攀升至自2005年汇改以来的最高位。截至北京时间11点21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即时报价为7.5251,盘中一度触及7.5238的历史低位。
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一方面原因是由于中国通货膨胀上行风险较大。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指数在近四个月以来首度上扬,同比增长2.6%,而这一指标在7月时为同比增长2.4%。作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先行指标,一直以来,PPI均与CPI表现脱节,此次PPI首度与CPI表现出相同趋势,或将意味着本月的CPI将在上月基础上出现一定增幅。事实上,市场间普遍猜测8月CPI将在5.8%—6.5%之间。由于经济转向过热的数据时有出现,市场目前调高了对中国政府加快本币升值的预期。
另外一方面,受次级抵押信贷危机影响,美元近期表现极度缺乏信心。雪上加霜的是,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4000人,该数据为2003年8月以来首见下滑。这一数据或证明,次贷风险向实体经济蔓延已经初现影响,并进一步引发投资人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另外,受数据影响,美元兑换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贸易加权指数也一度下跌至79.826的低点,为自1992年9月以来的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