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16 0
2013-04-10
  中国再度爆发禽流感疫情,今天中国大陆几家在香港上市交易的航空公司H股股价均遭受重创。目前情况似乎比前几例禽流感疫情严重得多,但仍然无法与2003年春季爆发的非典(SARS)疫情相比较。

  正在进行的这次禽流感疫情可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投资者理所当然应该持谨慎态度。我们理解投资者可能难免会反应过度,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此类疫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而随之产生的被抑制需求可能会相当强劲,因此没有必要在金融市场上惊慌。

  疫情对增速预期构成下行风险

  到目前为止,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十四人据报告均位于中国东部地区,而在已死亡的六人当中,有四人位于中国的金融中心、拥有2,300万人口的上海。

  我们可以通过回顾中国2003年非典前后的经济数据,就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做一些初步的评估。

  简而言之,2003年的非典疫情导致中国一个季度的GDP增速下降了2个百分点。如果按年计算的话,其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如果正在进行的此次禽流感疫情进一步恶化,我们可能不得不将我们此前对中国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期从原先的8.1%下调至8.0%以下。

  2003年非典疫情给予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非典疫情最初于2002年11月份左右在中国南部地区突然出现,然后在2003年3月份得到广泛的关注。

  从2003年3月份至6月份,中国整个社会完全专注于抗击这种传染性非常强的呼吸系统疾病。

  总体而言,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然而并不持久的负面冲击。虽然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全面的打击,但也提振了诸如口罩和疫苗等某些产品的需求。

  *GDP:由于当时中国ZF领导层刚完成换届,投资增长明显加速,GDP同比增速因此而从2002年第四季度的8.1%攀升至2003年第一季度的10.8%,然后在2003年第二季度回落至7.9%——这主要是由于非典疫情造成的冲击性影响。

  然而,由于非典疫情在6月份得以控制,中国经济迅速出现反弹。GDP同比增速在2003年第三季度回升至9.6%,此后一直未跌破9%,直到2008年第四季度全世界遭到“经济大衰退”的冲击为止。

  * 工业产值:工业产值是按月统计并且报告的数据,因此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非典疫情所造成的冲击性影响。工业产值同比增速从2003年1-2月份的17.5%下滑至3月份的16.9%,并且在4、5月份进一步下滑至14.9%和13.7%。由于非典疫情在6月份得以控制,工业产值同比增速在6月份迅速回升至16.9%,并且自那以后趋于稳定。

  * 餐饮和住宿业:该行业受到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但其影响颇为短暂。该行业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速从2003年3月份的17%大幅下滑至4月份的4%,然后进一步下滑至5月份的-14%。随着非典疫情的消退,该行业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速在6月份微升至5%,然后在7月份进一步回升至14%。

  * 交通:非典疫情对交通行业造成的影响接近于其对餐饮和住宿业造成的影响。铁路客运量在2003年1-2月份同比增长9%之后,在3月份同比下滑5%。从4月份到6月份,铁路客运量分别同比下滑11%、61%和27%,但之后逐渐回升。航空运输行业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 住房销售:2003年,非典疫情对中国国内房地产销售所造成的影响几乎无法察觉。现在考虑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几乎是2003年时的10倍,此次新疫情对住房销售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其影响的规模应该有限。然而,非典疫情对香港房地产市场曾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香港的住房价格在2003年7月份下跌至最低点。

  * 金融市场:非典疫情对中国国内股市造成的影响颇为微弱。2003年2月底,中国A股指数为1,580,然后在3月26日下跌至低点1,523,此后便反弹回升。

  此外,非典疫情还对债券市场提供了一些支持,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03年第一季度的3%左右下降至5月中旬的低点2.64%。对于香港而言,非典疫情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恒生指数从2003年2月底的9,123下跌至4月中旬的低点8,331。

原文出处:http://www.xiaogans.cn/caijingxinwen/8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