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经济学的图形只是直观的说明问题的需要,图形背后是有原因的。
以价格下降为例,对于三种商品来说,替代效应都为正。正常商品收入效应也为正,所以总效应为正。劣质商品和吉芬商品收入效应为负,对于劣质商品来说总效应为正,而对于吉芬商品来说负的收入效应很大以至于总效应发生逆转变为负值。
三种商品收入效应的正负取值源于对三种商品的定义,另外吉芬商品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属于劣质商品,二是必须在总开支中份额足够大,才能够使总效应逆转。
看楼主的题目下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你真要质疑什么呐。
你说的那个图只是一种可能,有这种类型的偏好,产生了特殊商品的需求。另外,在此之前,吉芬商品也是需求规律的违反。借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说明。
希望有机会学点学说史。
以下是引用Justin在2004-10-28 7:11:31的发言: 再说明白点就是说,只是用图形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客观存在吉芬商品,而不是先有图,然后经过数学推导和计算而得出一个吉芬商品。经济学的理论必须要立足于现实,否则咱们的模型再美妙也是无用的。:)这个和学不学经济学历史无关,虽然学学说史是有帮助的。
理论的推倒是基于假设,而不是现实,概念决定了你所关注的东西。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有关积分物品的情况,那么你可以看一看Barzel的一篇论文,请不要妄下论断。
承认假设的重要性,但假设的目的就是简化模型。当然看论文是很好的建议,但现实生活中咱们能找到吉芬商品,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