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起源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这之后三十年的发展中,共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市场转型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代工跟随阶段。
图:中国电子产业发展历程

市场化转型:自1978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对我国的电子产业的性质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即把当时生产军工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转变成以生产军工产品与民用产品相结合的电子信息产业,让电子信息产业积极的满足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经济进一步活泼起来,同时积极支持引进国外的先进的高新技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加入国际市场的大力合作中,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又加快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步伐,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试点,率先完成改制:实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优先发展我国的消费类电子信息产业,正式在这段时期,我国的彩电业基本实现了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一条龙的水平,并且在彩电业的带动下,我国的消费类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的迅猛。与此同时,我国对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开始逐步广泛应用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这个阶段的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消费类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了它的第一次经济的飞跃。
规模化发展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积极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向信息时代迈进,经过努力,能够使我们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而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是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的。为此,我国有关ZF部门为了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特对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例如,金系列工程(包括金关、金税以及金卡)以及909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也改变了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长期从事单一产品的加工制造的现状,开始逐步向软硬件开发制造以及应用和信息服务业诸业一起发展的转变阶段,这个时期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伟大转型成就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历史的跨越,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传统的制造业开始逐步迈进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行列
代工跟随阶段:2000年至今,在这个期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要继续做大产业规模,通过代工进入全球电子产业链分工体系,同时也要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紧紧跟随国际一流企业,产业的发展从重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方向转变。
总体来看,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总共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从体制的转变到规模的壮大到研发实力的增强,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电子产业主要特点
产业大而不强: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186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0.7%。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重点支柱产业,我国嫣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电子产业大国,在看到巨大的体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还主要出于代工和劳动力密集的生产加工阶段,还未成为一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强国,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像韩国三星电子那样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两头在外,缺乏市场主导权:由于产业技术实力较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众多领域都存在来料加工的两头在外现象,即原材料和市场在外,生产加工过程在内的现状,导致国内企业对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渠道零售商价格谈判能力不强,上游环节的价格传导到制造业环节后就也无法继续传导,表现为能源、原材料等上游资源性产品价格节节上升,而制造品价格无法上升,导致制造环节的利润被不断压缩。
缺乏研发、创新能力:由于技术引进风险小,我国本土电子信息企业大多把资金花在技术引进上,而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相对较少;外资企业更是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直接从本国“买”技术。比之下,韩国的电子企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专利战略的形势,每年在本土之外大量申请专利,从而打破先行者的垄断。以韩国三星电子为例,其每年在华获专利超过1000件,且98.8%是发明专利,居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之前列。而我国电子企业整体缺乏此方面的意识和资金的鼓励。
中国电子产业发展概述: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