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一个帖子,提醒国内学者和学生们注意警惕在国内活跃的一些学术贩子和国际会议皮条客。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339536-1-1.html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鉴别,避免吃亏上当,特总结出这些人的一些特点,大家不妨拿一些实例好好对照一下,是否学术贩子,一辨即知。
为了更好地骗人,这些国际学术贩子、论文皮条客的共同特点是:
1、拉起虎皮当大旗。削尖了脑袋也要钻营,拼命想和一些著名机构扯上关系,哪怕是生拉硬扯的、不着边际的关系。拼命想结识一些名人,和名人合影,好让人误会他的社会关系和影响力(和一些公司、赢利机构在公司大厅里挂上和领导握手的照片一个德性),可实际上在北美,这些名人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和这些名人面对面、合影和聊几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除了别有用心的人,没有人把这些当回事。
2、频繁走穴赶场,利用国内一些人的心理需求,巧立名目揽财骗钱。典型的就是以各种名目,在海外设立针对国内某些人群的培训班;到国内主办各种名头的国际会议,然后大肆搜刮会议费、论文版面费、赞助费等等;扮孙子到处求人,钻营出一些协办某些被EI、SCI检索的学术期刊的special issue的机会,然后立刻回国贩卖,发call for papers,然后坐收渔利等等。
3、走上层路线,利用国内某些学术领导(如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等等)出国研修的机会,死缠烂打,软磨硬泡,最后称兄道弟,等这些人一回国,利用这些人的关系申请联合基金、国际合作课题、申报(青年)千人、举办会议讲座收专家费等等,丑恶伎俩,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