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2615 18
2013-04-17

--------------------------------------------------------------------------------
本人最近关注产业效率评价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实证研究,发此贴意在集思广益,希望本帖能达到如下效果:

   1、有本研究经验或对本专题有想法者能表述自己观点

   2、有相关资料者可共享资料



本人将对部分观点及资料提供者给予论坛币奖励  20币起

   注:骗取金币者绕道

          2013年4月23日截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17 22:16: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8 11:03:15
sunpj031 发表于 2013-4-17 22:16
顶起   我先整理一下资料  做过一点这方面的 研究
好的  多谢了  我是最近才做这个专题的  本来思路还算清晰的  看了些国内文献思维反而混乱了   貌似国内大多数文献都没有理清产业效率这个概念  只是套用模型   所以决定自己花点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8 21:18:00
个人觉得这样的交流很利于我们相互之间共同学习进步的  为什么没多少人愿意参与呢   人大论坛不该只发挥其图书馆的作用  最好能发挥研讨会的功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7 18:35:06
效率、产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个人认为这个题目是一个很大的题目,理由是:效率即劳动生产率,产业效率与产业结构有关,比如传统高耗能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农业产业效率的提升需要创新、技术提升与转型。产业效率还与经济体制和市场化程度有关,落后低效产业中如果大的企业集团存在由于政府的就业政策考虑有很高的退出门坎,比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势必要减少劳动力从而向社会增加失业人口,失业人口的增加会增大政府的社会压力从而加重社会负担和成本。这是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就是说产业效率的提升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的提升。宏观经济经济体制也对产业效率有巨大的限制或者推动作用。比如说农业,在目前双轨制即计划与市场机制并存的条件下,产业效率提升左右为难。计划经济成分部分发挥作用,市场机制不完整。剩余劳动力能够转移到新的就业领域和产业的退出机制形成是提升产业效率的体制机制条件。产业内生产要素的良好流动性的形成是提升产业效率的体制机制条件。产业内的同业竞争是提升产业效率的市场条件。这方面请参考《走向繁荣的战选择》(作者:厉以宁 孟晓苏 李源潮  李克强 )。产业内的微观经济体的具体竞争战略请参考迈克•波特的竞争战略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竞争优势有关。这方面迈克•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有精彩的讨论即区域经济发展的钻石模型。请参考。本人正在撰写《村及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型》的论文,也涉及到区域发展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大。越研究越觉的自己渺小知识贫乏。我们可与就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型进行交流彼此的看法。此外,建议参考、《市场驱动战略:价值创造过程》(美国)乔治·达依。我感兴趣的微观经济体是竞争战略,而这需要理解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
        我有一事相求,我需要厉以宁写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电子PDF版。我认为《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我论坛币没有,希望能有几个论坛币下载《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电子PDF版,我找了很多地方找不到。先谢谢,能奖励我点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7 18:40:21
关于《 村及村区域发展战略探》讨本人写了一部分讨序言,请指正:
                                                               村及村区域发展战略探讨序言

                                                                               战略意图

       由于历史、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农村和农业成为贫困与竞争乏力、经济发展缓慢相对集中区域与低利润产业集群。党的十八大把解决农村问题与发展现代农业放到了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以解决和推进。中共中央2013年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种以不同产业相互促进、为相关产业提供产品和市场的战略安排,驱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构造出有力的钻石形态:创造和推动不同产业间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驱动产业进步。在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河北省委省政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强决心和工作部署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举全省之力实施两大主题发展战略:一是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以两大增长极的区位、规模、外部经济优势辐射并拉动河北腹地的经济增长;二是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特别是抓好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以求重点突破。加强基层建设年10件实事的推进和落实极大的改善了帮扶农村水、电、路、讯、公共文化服务等基础设施。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加快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这个突出问题日益凸显出它的紧迫性和战略价值。对于具体的村乡区域,改善与提升现有生产能力与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成为共识。通过具体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创造利润与市场竞争优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塑造核心竞争力?如何在与各种市场竞争力量的对抗中胜出并创造优势?如何创造农村区域竞争优势赢得竞赛进而为农村带来富裕为产业带来繁荣?竞争战略的实用价值在于它能系统的对于环境的威胁与机会、组织的优势与劣势做出基本的判断,引导组织在与影响市场主要力量的缠斗中,制定并实施适应市场的竞争战略,从而占据优势的市场地位,实现战略意图:1、生产同样的产品我们的成本低于竞争对手;2、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带来的利益和价值超越竞争对手;3、使用组织的有形、无形资产进行创新为市场提供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创造新的优异顾客价值。只有创造了优异顾客价值,才能带来村民收入的增加,为村民带来利益。

       战略意图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会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并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组织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实现战略意图进行;组织所有工作安排,都要为形成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因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实现战略意图的前提条件。竞争战略理论作为战略分析工具不仅为组织的战略意图服务:它可以对我们的现行战略进行检查,它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咨询帮助。更为重要的是优秀的竞争战略理论成功的跨越了理论和实践的鸿沟变成了一个夺取竞争优势的利器,对市场竞争实践给予有力的指引。轻视竞争战略的观点是愚蠢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战略意图要求对现行战略进行检查:事实上我们很多村和乡的经济管理只有管理没有战略。说到这一点可能很难让人认同,可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如何呢?频繁出现的战略失误证明是在以管理替代战略没有方向,管理效率的提高无法取代战略,违背了正确战略初衷和意图,管理效率有可能担当竞争优势的杀手角色。制定优秀的的战略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反复沟通:自上而下的战略制定过程侧重于建立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竞争优势;自下而上的战略制定过程侧重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优势。优秀战略的形成要同时达到以上二者的最佳适应性。实施正确战略需要组织核心领导者和关键实施者对竞争战略的高度认同、大多数组织成员的理解支持与在活动中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组织成员相信:本战略的实施能为组织成员带来最大的战略利益。关于战略实施,大量失败的战略例子告诉我们的是:如果战略不能改变组织的方向使之沿着战略的方向运行,那么这个战略就没有价值,即使这是由战略天才们制定的最佳适应性战略也是如此。战略实施最大的阻力来自组织内部,类似这种声音:现实一点吧,目标定的太高,我们做不到,现在就挺好。强有力的战略组织实施者需要勇气、智慧、领导艺术,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强决心推进战略落实进程,如果你确信本战略是达成上面和下面会反复谈到的战略意图最佳路径的话。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艰苦的市场缠斗,是通向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我们再次强调战略意图。战略意图是指生产同样的产品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战略意图还包括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带来的利益和价值超越竞争对手;也包括使用组织的有形、无形资产进行创新为市场提供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创造新的优异顾客价值。

      战略意图是如此重要,以致成为我们制定竞争战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最终目标。

      高于战略意图的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为获得与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要提升组织无形资产-创造互动的文化,培育和形成组织核心价值观,该核心价值观对组织形成竞争优势有巨大的驱动作用。这种组织拥有优秀的领导人,长期核心价值观成为组织成员的信念和灵魂:有点象教徒对宗教的崇拜又不完全是。这种长期核心价值观强有力的推动着组织成员马不停蹄的创新,不断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不断刷新创造优异顾客价值的历史记录。海尔公司以非常快的速度不断推出新的高质量产品,并以有口皆碑的优质售后服务保持竞争优势;3M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性的解决未解决的问题;著名的药品生产企业墨克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保持和提高人类生活。对抗“鸵鸟”文化对组织副作用的良药大约是请组织成员观看中国女排夺取“五连冠”比赛画面:中国女排在与竞争对手对抗中所展示的高超取胜艺术。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大约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或者是更直接的职能概括: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组织核心价值观可能是一种竞争优势也可能不是,但它是组织的灵魂。战略意图明确的表达出追逐和创造利润与价值,而组织核心价值观更加光彩夺目的照耀未来而远远高于战略意图。它就象早晨喷薄的日出,充满着创造未来的生机和活力。有很多人工作的目的并不仅仅为赚钱,他们还为自己的理想、社会责任、他(她)人的幸福而工作,这个组织最忠诚的成员变成了组织的志愿者。

        我们后面会反复谈到战略意图,实现战略意图是我们的核心目标。

      竞争战略的实施充满了参与村及村区域市场或更大市场范围(很可能是这样)竞争各方力量的活力对抗或合作因而异彩纷呈。我们需要特别说明任何类型竞争战略的实施,都是要符合现有价值规范、道德准则、政府政策规范,比如说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我们之所以需要对竞争战略使用范围加以约束使之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运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实现战略意图的竞争战略对利润的追逐很可能越过市场边界触碰道德或政府政策法规底线,那样就违背了战略意图的初衷: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以为客户带来利益和价值为标准。就是说,竞争战略的实施要遵守市场游戏规则,不做类似挂牛头卖马肉损害消费者利益和健康的勾当谋求市场利益。

       如果确定我们的竞争领域是与农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将进入具体竞争战略制定程序,战略意图没有变化。

       确定了参与竞争领域后,我们首先应当去看看该领域的平均资金收益率与长期国债收益率相比如何:如果长期资金收益率显著的低于长期国债收益率参与该竞争领域的价值就不大,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战略摆脱的问题。

       村及村区域农民或村民有三低:一是组织化程度低,二是科学文化水平低;三是集体观念低。一家一户经营是普遍现象。这种人群组织结构与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高度组织化与分工协作要求相差甚远,为竞争战略实施设置了巨大的的组织障碍和壁垒。一个10人的小组,有3个人自行其事,不遵守组织活动分工规则,这个组织的效率就消失了。一个个人主义泛滥和大量组织成员自行其是的组织能有效实施竞争战略几乎是天方夜谭。一家一户经营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成本,而且是“鸵鸟”文化滋生蔓延的最佳土壤。一支训练有素有素的军队战斗力如何最关键的是它的指挥员能迅速的把战略战术意图转换成各个作战单元的作战行动。形成组织竞争优势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创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创建农村组织优势的途径。组织优势有所谓战略中心型组织、学习中心型组织。利益驱动型的组织和组织成员是最不具有效率的组织结构。创造了组织的核心价值观,长期核心价值观成为组织成员的信念和灵魂的组织是实施竞争战略理想组织。我不相信和主张个人崇拜,但象李云龙、巴顿这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几乎是天生的领导人,他们能发现战略,并能以钢铁般的意志推动战略实施,创造并夺取竞争优势。为实施竞争战略,跨越体制机制障碍,我们有必要讨论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集体所有制下的个人承包制的缺陷和不足,由承包制向租赁股份制实施战略转型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以市场导向为主导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环境、对于村及村区域发展战略的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研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没有效率,在发展低水平徘徊,谈不到公平。由于走向建立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主导的目标模式道路的不确定性和曲折复杂性,我们很难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经济发展要求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与我们所要建立的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主的目标模式是一致的。构造有利于微观经济体发展的宏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与体制机制是我们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我们下面谈到的对付六种市场竞争力量、三种基本市场竞争战略、市场价值链竞争战略、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以及激动人心的产品创新驱动战略都需要组织和它的关键实施者围绕战略意图应对竞争力量和市场变化以实现提升市场地位夺取未来竞争优势的梦想。

       市场竞争取胜的道路充满荆棘,现在看看怎样对付六种市场竞争力量,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第一部分完)

主要参考文献

1、《竞争战略》(美国)迈克尔·波特

2、《竞争优势》(美国)迈克尔·波特

3、《什么是战略》(美国)杰克·特劳特

4、《战略是一种革命》(美国)加里·哈默尔

5、《为未来而竞争》(美国)加里·哈默尔

6、《战略规划的衰落与兴起》(加拿大)亨利·明茨博格

7、《战略意图》(美国)加里·哈默尔

8、《时间:竞争优势的新一轮资源》(美国)乔治·斯托克

9、《市场驱动战略:价值创造过程》(美国)乔治·达依

10、《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大纲》中国人民大学 徐二明

11、《战略中心型组织》(美国)罗伯特·卡普兰 戴维·诺顿

12、《战略地图开发指南》 (中国)苟志民

13、《信息如何带来优势》(美国)迈克尔·波特

14、《企业家如何策划运行战略》(美国)阿玛·布海德

15、《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加里·哈默尔 普拉哈拉德

16、《要建立公司的预见能力》(美国)詹姆斯 C·柯林斯  杰利 I ·波拉斯

17、《创造公司优势》(美国)戴维 J ·科利斯  加西亚 A·蒙哥马利

18、《竞争力如何形成战略》(美国)迈克尔·波特

19、《定位》(美国)阿尔·里斯  杰克·特劳特

20、《竞争对手分析论纲概要》Bao Changhuo Xie Xinzhou Li Yan

21、《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中国)厉以宁 孟晓苏 李源潮 李克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