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7869 86
2007-09-15
<P><BR>   <BR>作者:聂辉华 时间:2007-9-15 来源:白鲨在线_聂辉华官方网站_契约与组织理论学习平台 <BR>  <BR> </P>
<P>今年的教师节期间,国家领导人送给教师的节日礼物是一张“道德画饼”。对于贫困的教师来说,似乎没什么实惠。但根据望梅止渴的生物学原理,道德的勉励或可苟延残喘。气节顶不了三顿饭,但当碗粥喝还是可以的。毕竟,领导人日理万机,顾不上太具体的小事。但对一个教师而言,生活在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新三座大山压成推动力的新时代,每个月能到手的真金白银却是无比在乎的。</P>
<P>不过,很多老师却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工资。我发现自己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变化的,项目很多,但却不清楚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更谈不上事前预期到这种变化。我问一个老师知道否,对方说他不关心。我问为什么不关心自己的工资?他说因为太少了!如果一个组织的成员都不清楚自己工资的变动方式,或者技术地说不清楚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甚至压根不关心自己的收入,你还不能说这种薪酬机制设计是完全失败的,至少成功地证明了管理部门一如既往地在浪费纳税人的钱。</P>
<P>我是研究激励理论的,每年的秋季学期给研究生讲授《契约理论》。我总会问学生,什么样的工资水平对高校教师是最佳的?</P>
<P>首先,工资不能太高。高校是垄断部门,而且难以考核产出。第一方面,如果工资远远超过社会的平均收入,那么很多有关系没本事的人就会争相进入高校。根据“关系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潜规则,最后占据高校教师职位的一定全是高官和不良商人的关系户。第二方面,考虑到知识分子的苦力供给函数具有明显的弯曲特征,一旦收入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不那么听话了。别忘了伟人的教导,“知识分子是皮上的毛”。不听话?那就不给饭吃!第三方面,如果承认“教师是太阳低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利他主义。根据信号筛选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了抑制惟利是图者混入纯洁的教师队伍,也不能完全用金钱来酬报教师,应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手抓。</P>
<P>其次,教师工资不能太低。不妨极端地假设,如果中国人民大学明年招聘教师时实行零工资,情况会如何呢?我告诉你,应聘的博士仍然可以排到石景山区。这毫无悬念。因为目前博士仍然是供过于求(这跟上面提到的第二方面有关),人大对外至少还算一块金字招牌,所以来应聘的博士们相信只要能进人大,混个体面的日子应该不是异想天开。但是那些为了做学问而进行了巨额人力资本投资的博士却不会来,因为他们不愿意或者不善于或者不屑于以在外面进行毫无学术价值的“走穴”为代价,来牺牲学术研究。对比之下,越是善于在外面不务正业的博士,就越是能够忍受人大的0工资,就越是能够进入人大。换言之,如果报酬太低,那么人大的师资将会出现逆向淘汰的结果。不过不用为管理部门担心,因为这些部门的收入与科研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人大依旧是人大,它们不会被淘汰。不妨再进一步假设,假如人大支付负工资又如何呢?那就叫MBO。</P>
<P>因此,教师的工资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那么,最佳的工资水平应该如何决定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是委托人,要最大化谁的目标函数,要怎样约束教师,这是机制设计的关键。根据不同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当局的目标函数,我们便无法给出理论上的答案。也许,在当局看来,目前的工资就是最佳的均衡工资。从无法证伪的理性人假说出发,的确是这样。</P>
<P>我认为在讨论教师收入时,现有的舆论一直存在两个莫大的误区:其一是行业之间的差别掩盖了教师行业内部的差别;其二是名义工资和实际收入之间的差别扭曲了努力激励。但是这些道理在网上是说不清楚的,因为互联网络的主要功能是言论自由的替代品,而不是讲道理。我在修订版的《大陆高校:没有一流待遇,哪有一流水平?》(<a href="http://www.niehuihua.com/dispArticle.Asp?ID=347" target="_blank" >http://www.niehuihua.com/dispArticle.Asp?ID=347</A>)一文中已经振臂一呼,奈何迎来砖头一片。关于教师待遇问题,“凡能说的我都说了,那不可说的必须沉默”(维特根斯坦)。</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15 16:15:00

聂老师好文章!

意义很小的建议:“如果一个组织的成员都不清楚自己工资的变动方式,或者技术地说不清楚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甚至压根不关心自己的收入,你还不能说这种薪酬机制设计是完全失败的,至少成功地证明了管理部门一如既往地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这句话文理上有点不顺吧?

是否把“函数”一词去掉,且“你还不能说这种薪酬机制设计是完全失败的,至少成功地证明了管理部门一如既往地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好像前半句说的是“一个组织”的薪酬机制,后半句说的是教师的薪酬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5 17:59:00

当大学老师除了工资

还有更多可赚钱的机会

特别是披着名校教授的皮做走穴的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5 20:0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5 20:31:00
作为教师,我确实对工资不太关心了,因为它少的已经让人麻木了。如果说名校的教师还可以四处走穴,那么一般大学的老师该怎么办?青年教师又该怎么办?你不能不搞科研啊,但有几个能像聂老师那样?压力大,负担重。聂老师说的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5 20:43:00

个人认为,作为大学教师,可以有多种获得收入的机会。工资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如果工资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小,那么教师对收入的变动就越不关心。不知可否做这种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