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于2012年11月1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彭弘发表了题为《
期货伴随实体经济在风险中穿行》的演讲,其中指出美国首次金融演戏带给我们国家的启示是:面对风险是害怕风险还是不畏风险,是躲避风险还是挑战风险,是承受风险还是驾驭风险,归根到底反映出国家、民族的核心素质。
以下为演讲节录:
美国首次金融演习对我们的三点启示:
一是战略预警,美国是全球主导型国家,在拥有全球货币霸权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居安思危和居危思危,美国创造性的通过金融演习提前发现美元可能遭到攻击的金融安全风险,通过掌握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的交易行为获得全球信息优势。
二是战略协调,美国国防部举办军事演习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举办金融演习却是破天荒的,美国面临国家风险时能够把华尔街金融市场分析、股票、期货、期权、交易、市场风险管理的行家汇集到国防部,弥补军事策划者、物理学家的不足,展现了美国的战略协调能力。
三是战略指导,演习的目的是为了实战,金融演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金融霸权,美国通过金融演习制定新的国家政策、外交政策、金融政策,更好的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这场演习当中,其中有一个担任中国编队的负责人,这个人是华尔街比较有名的操盘手,在这个演习过程中,他反映了中国方面的政策太重大了,比较保守,他们分析认为
俄罗斯编队提出这些所谓的惊人主张符合俄
罗斯一千多年的国家传统,但是在中国如何对待这些问题的时候,没有什么创见,所以他说中国编队的演习当中表现得比较低调,几乎可以被忽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金融演习也确实真实反映了现在世界的现状。根据上述演习我们发现一个问题,面对风险是害怕风险还是不畏风险,是躲避风险还是挑战风险,是承受风险还是驾驭风险,归根到底反映出国家、民族的核心素质。前一段时间我曾经到国外去考察的时候,听到了当地讲一个故事,说中国在七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经那个舰队插过澳大利亚的角,可能在海边转了转就走了,当时说如果中国人当时有冒险精神的话,因为当时给哥伦布发现
新大陆早了大概一两百年。如果当时中国人有这种冒险精神的话,登陆澳大利亚,我们今天中国的资源将是什么情况。澳大利亚人可以不工作七百年,因为他有丰厚的物资资源。所以从我们平常的日常事务中也可以经常碰到这个现象,我是经常面临被别人质问的情况,说听说期货风险很大,我可以说无论是企业家还是金融家,至少95%说听说期货风险很大,我说是,期货是专门管理风险的。期货在北宋时期就有了期货萌芽,但是长达这么长时间中国并没有真正诞生期货,而是美国最先诞生的,确实是这个国家、民族如何看待风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