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3-4-23 08:15:45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8:31:25
张老师,您好,我想问的问题是:在中国历史上,恶性的通货膨胀大都引起很严重的后果,包括农民起义,朝代更迭。中国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货币超发,m2从2010年的60万亿到今年已经突破100万亿,这样子严重的货币超发为什么没有引起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国需要采取哪方面的改革才可以改变这种货币超发的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9:04:48
不错的机会,好好学习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9:12:52
张老师:
您好,问题1,您怎么看我们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全球黄金的中长期趋势
问题2,日元持续贬值对我国的影响和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9:15:54
张教授:
你好!请问研究古代的经济发展史对现在的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关系?如何体现的?
同时,您研究的金融政策理论目前在我国是否有用武之地?
针对我国经济目标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很多人所提的国进民退,中央ZF和地方ZF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股票市场的熊路漫漫,房地产的狂热泡沫等等,是否有解决办法?
谢谢老师热心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9:21:43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9:37:38
先佩服下资料狂人,每次有老师在线访问都能问出一大推有水平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9:47:21
张老师:
    您好!
    向您请教以下问题:
    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基本是按照西方金融市场移植加改进而成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的金融实践和理论,对现代中国金融市场是否还有指导价值?如果有的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0:07:28
张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关于我国的股票市场中为何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会出现偏差,并且哪些企业的市场价值会高一些呢?谢谢您的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0:08:05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3:14:59
中国人比较擅长借鉴,对于金融经济也一样。许多经济学家,在西方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的金融经济,发表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文章。可是脱离中国国情实际的理论,对中国的金融经济发展并无多大帮助。请问你对中国金融经济今后发展的研究,有什么看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3:37:29
张老师你好,我们知道现代货币是ZF信用的体现,但是现在却出现了像比特币一类不是以ZF信用作为担保的类货币的出现。这种类货币可能会取代现行货币体制成为世界通用的货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4:02:46
张教授您好!
    如果我们分析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结构,会看到棉纺织业是一个主导产业,而在这个主导产业中,城市的近代化纱厂用机器纺纱,这个机纺纱主要卖给农村的农民,农民再用它织成土布,有的就把土布拿来自己家庭用,有的就规模化生产土布(这就农村工业化了),再把土布卖给不织布的农村地区。这个结构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5:43:2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5:56:16
张教授您好,对于中国近代的长期落后的局面,现在在史学家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根源在于中国财政金融体系的紊乱。有学者认为,明朝时大量美洲白银的流入对中国产生的冲击非常大,使得中国一直没有建立起现代的财政体系,进而导致了整个国家能力的下降。请问您对这一观点持何种看法?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8:12:55
请教张老师几个问题:

1、中国古代由铜钱、银元和金元宝构成的货币结构是一种等级制货币吗?

2、铜钱、银元和金元宝之间的兑换是一个固定比率还是变动的值?

3、这三种货币实际流通量与古代经济周期有关联吗?比如银子,在盛世的流通量和改朝换代时期的流通量变动是否存在周期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8:52:26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4-22 08:35
坛友悦悦妮:
张教授您好,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就是理性人的假设,然而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中 ...
购买奢侈品完全可以在理性框架下得到解释  因为它可以给购买者带来社会身份 提高其满足感,是理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8:53:21
有个业余问题要问:
按照目前主流经济学理论,经济要保持增长,必须有适度的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货币要维持适度贬值.我的问题是,如果假定经济一直持续增长,那么货币岂不是得持续贬值?就算不能持续增长,偶尔的经济下降,几乎都会有ZF印钱救市,这样,货币也依然贬值,.....

那么,n年后,岂不是货币单位逐渐增大.比如现在货物标价,一般都只到角,分为最小单位的已经很少见了.....

这样的理解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8:58:03
longtom 发表于 2013-4-22 19:46
张老师,您好,我接触到的经济思想史方面的书一般讲的都是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有关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
没有学过经济学思维可能活跃,但分析经济学问题不可能比学过经济学的人深刻和清晰。何止如此,经济学研究高度分工,即使是微观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问题插不上嘴也很正常。什么都“懂”的“经济学家”好像只在中国才有,这些人99%本科生经济学层次的经济学不及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8:59:25
caixiaqing 发表于 2013-4-23 08:31
张老师,您好,我想问的问题是:在中国历史上,恶性的通货膨胀大都引起很严重的后果,包括农民起义,朝代更 ...
你去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教科书,能找到货币超发这个词的定义吗?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02:48
海豚之梦 发表于 2013-4-23 13:14
中国人比较擅长借鉴,对于金融经济也一样。许多经济学家,在西方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的金融经济 ...
什么时候你脑子里“可是脱离中国国情实际的理论,对中国的金融经济发展并无多大帮助”这样的想法没了,你也就进步了,只要这个想法在你脑海中还存在一天,你经济学就不可能入门,永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08:25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相互交流。由于个人研究领域和学力所限,对于现实经济问题不敢妄议,有些同学的提问就暂不回答了,请大家谅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11:08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4-22 08:34
坛友chuwei100200:
张老师:
您好,中国现在主要的金融理论基本都是由西方引入,我国传统的经济思想是否 ...
    同学您好!

    首先我们要陈述两个事实:第一如同学所说,中国现在的主要金融理论基本都是由西方引入,这个观点基本是正确的。更确切地说,西方金融理论最迟在20世纪初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如果算上对银行等西方金融制度的介绍,则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之前),并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展。1949年至1978年,我们的金融理论是以苏联为圭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当然,从地域上来看,这也算西方理论。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需要重新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理论,开始在大学教育中开设货币银行学等课程,资本市场开放之后,西方前沿的投资理论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引入到国内,形成了今天的金融理论架构。
   
    第二个事实是,在历史上,中国的货币理论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对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功能、货币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所用等认识都是十分先进的。货币数量论和货币管理政策更是古代中国货币理论与实践的精华,对西方产生过重大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传统的经济思想已经通过这种曲折蜿蜒的方式注入到了现代金融理论中。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彭信威先生、陈志武教授等学者都认为中国古代的金融业始终是不发达的,从而金融理论与货币理论相比,也就缺乏可圈可点之处。

    其次,一般而言,理论多分为道与器两个层面。我个人以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对于现代的贡献,更多体现在道的层面上,比如赵靖先生归纳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三大教条为:重本抑末、贵义贱利、黜奢崇俭。最后一条“黜奢崇俭”是中国古代金融业不发达的思想意识原因,也是中国古代理财行为的基本准则,它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扩张性信用模式有着不同的立场。在近几次的金融危机中,中国金融体系受到的直接影响要远远地小于西方国家,除了我们实行较为严格的金融管制之外,中国人较高的储蓄倾向和偏保守的投资心态都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未来金融理论的发展,可能要更注重制度和文化因素的约束。这是中国传统的贡献所在。
   
    从器的层面上看,如前所述,中国古代金融业并不十分发达,即使是后来显赫数百年的山西票号,也和古代金属货币制度有极密切的关系。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体系和货币制度不断受到外来冲击,票号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日渐消散,最终不敌西方现代银行制度。总体上来说,传统金融业恐怕很难有什么具体的做法可以供今天借鉴(晋商比较例外)。但是还要说明,进入20世纪之后,一批接受过西方金融观念熏陶甚至正规学术训练的中国人创立了相当数量的现代商业银行,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周作民的金城银行都是出色的代表,他们在各自的经营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智慧和有效的制度,很值得今天的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等机构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13:17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4-22 08:35
坛友yilumi:
张教授您好,到现在为止,融资鸿沟仍然是钳制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源 ...
同学您好!

      严格地说,我从事的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领域,对现实问题缺乏深入理解,不敢妄言。去年十八大会后接受中国青年网的采访时谈到过这个问题,我愿意再次阐述一下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目前中国还处于比较明显的“金融抑制”阶段,ZF对金融活动的干预对经济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资金从来源上都可分为国资、民资和外资三类,但是资金来源和企业性质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理论上每种性质的企业都可以利用不同来源的资金。然而在“金融抑制”环境下,ZF对于提供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有较为严格的管制,市场准入也存在对民营资本的歧视现象。同时,出于宏观经济调控和资金安全的考虑,ZF更愿意将资金输入到国有性质的企业行业当中。这样在资金供给上,民营企业受到的约束是双重的,融资鸿沟在所难免。

      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民间资本有过多次辉煌的时期。司马迁早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提到了对待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个论断直到今天仍未过时。“鼓励”也好,“引导”也好,相对于民间资本,ZF还是处在“主导”的地位。在司马迁看来,这固然有不错的效果,但还是属于次优的选择。最佳的状态是,ZF在与民间资本的博弈中,姿态再放高一些,管制再少一些。做到这样,不用“鼓励”也能看到活跃的结果。通俗地说,“持股比例受限”、“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不是靠“鼓励”能解决的,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来源于自身充分的流动性。当然,这需要ZF有充足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不仅建立在国家财力的雄厚基础上,也要建立在对宏观经济调控科学决策的丰富经验上面。应该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两点条件我们国家都已经具备了。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十八大报告也提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这段表述中实际上有两对矛盾对立统一关系:一是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改革”和“创新”,基本思路还是逐步消除金融抑制,向金融自由化渐进。而“监管”和“维护”,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金融自由。报告中有关金融体制改革的表述,体现出中央对于这些关系的谨慎态度。这样看来,国家在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所要采取的措施不会过于激烈,金融改革仍然是在市场拉力和ZF回力两个方向的博弈中前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14:17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4-22 08:35
坛友悦悦妮:
张教授您好,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就是理性人的假设,然而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中 ...
同学您好!

      诚然,几乎所有经典的西方经济学都是以理性人假设为出发点,如果失去了这个假设,至少微观经济学的大厦会轰然倒塌。但至少目前看来,非理性因素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并不是颠覆性的,而是促使西方经济学家们尽力从各个领域突破完善,比如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神经元经济学、非线性经济学等前沿交叉学科,都在不同角度解释非理性行为。有些仍然是以理性人假设基础,有些是对这个假设提出了质疑。不过,效用函数、供求关系等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要素依然支配着这些前沿学科的研究范式。所以我们还不能认为西方经济学面临崩溃。相反,西方经济学正在以更包容的视角和更多元的研究工具不断向前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19:02
张老师您好,我看到您有不少论文是英文的。请问做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看外国文献非常有必要吗?外国当代学者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是否具有权威性与真实性?是否有参考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20:13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4-22 08:35
坛友tangaibing:
中国是几千年文化的大国,为何我们没有经典的经济学家?例如商鞅,王安石等我们的封建经 ...
      同学您好!

      第一个问题,钱穆先生一言以蔽之:“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民国以来,中国学术界分门别类,务为专家,与中国传统通人通儒之学大相违异。”中国现在的学科体系分类,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之后的变化结果。中国传统的士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学术标的,凡有利于此之学问,无不涉猎。或许有人会说,这样不符合分工原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尤其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应当知道,中国古人并不像现代人这样功利,他们所做的一切,是要完整地理解人生、社会和自然。在西方科学家中,一棵树是建房的木料或提供热量的燃料,但在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眼中,一棵树是一首诗,甚至是一个世界。

      第二个问题,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中国不仅有经济危机,而且也存在经济周期。只不过,中国古代的经济危机很少像今天这样表现为货币金融或者进出口贸易,而是以农业饥荒和人口问题显现出来。拙作“中国古代经济周期理论及其政策启示”(《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8期)对此略有论述。

     第三个问题,我倾向于认为经济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经济学可能有普遍的定理,比如供求原理。但是它不存在普遍的真理。与自然科学相比,经济学几乎不可能在所有假设条件一致的现实情况下重复获得相同的结果。所有的经济学理论和思想自产生以来就在争论,直到今天尚无定论。某一个学派的理论在某个年代对某个国家和地区适用,但是任何一个条件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这个理论不再发挥作用。西方经济学以理性人为基本前提,但是它不可能保证每个人在每一秒钟都是理性的。一旦非理性出现在某个关键的节点,比如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会对世界产生极端的改变。而人类历史上,这种极端的非理性是始终存在也将继续存在的。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意义,一是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现实,二是以统计学的大数原则对某些现象做出预测。对于第一点意义无可非议,而第二点,也许和地震局的作用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28:35
eltonyrk 发表于 2013-4-23 19:19
张老师您好,我看到您有不少论文是英文的。请问做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看外国文献非常有必要吗?外国当代学 ...
    同学您好!

    答案是肯定的。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无论外文文献还是中文文献,都是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理论上,凡是能看懂的文字都要进行文献检索。否则就有可能走弯路甚至做无用功。

    第二,西方学者由于历史原因,获得的某些史料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如敦煌文献和圆明园散佚的古籍。利用这些史料的研究对我们而言是很好的补充。

    第三,比较功利地说,现代经济学的话语权在西方。如果不了解外国学者研究的套路和规范,就难以融入其中,也就难以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

    第四,相对而言,西方学术环境更自由,在研究视角、方法、理论等方面都更加多元化。而国内,如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些经典研究,仍然是基于阶级分析法的理论支撑。了解西方文献对我们拓展视野极有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28:59
midi51 发表于 2013-4-23 18:58
没有学过经济学思维可能活跃,但分析经济学问题不可能比学过经济学的人深刻和清晰。何止如此,经济学研究 ...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专攻一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19:31:46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4-22 08:37
坛友大师坑:
研究中国近代的金融史,晋商票号的发展是绕不开的,它是民间资本利用最早的雏形,我想请教一 ...
      同学您好!

      山西票号要说是民间资本利用最早的雏形还不是十分严谨,民间资本的历史可见拙作:“民间资本的历史与属性”(《中国金融家》,2012年第9期)。有关晋商和山西票号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我的同事周建波教授是国内研究晋商的权威学者之一,著有《成败晋商》一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可供参考。总体而言,民间资本融资问题在今天确实十分突出,如农民贷款难、城市工商个体户贷款难、大学生上学贷款难、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喊了很多年了,就是解决不了,成为社会的痼疾,而为低收入阶层提供资金支持这个问题早在数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就被晋商成功地解决了,这对当前的金融民间化很有启迪。(光华 武长岐教授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